產業(yè)外部性對地區(qū)經濟轉型發(fā)展的影響——以浙江省為例
本文選題:MAR外部性 切入點:Jacobs外部性 出處:《浙江學刊》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在研究產業(yè)外部性與地區(qū)經濟轉型發(fā)展的關系機理的基礎上,采用浙江省2005-2014年制造業(yè)數據,分析了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對浙江省經濟轉型發(fā)展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MAR外部性對地區(qū)經濟績效的影響處于"N"型后半段,對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方面并不總是起促進作用;Jacobs外部性對經濟績效的影響隨著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由顯著的負向影響轉為顯著的正向影響,對產業(yè)結構的影響在產業(yè)周期的不同階段是不同的。最后,從產業(yè)集聚角度提出了加大資本技術投入、調整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完善外商投資政策、加強政府服務型職能、引進培育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等建議。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ernality of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adopts the manufacturing data of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4.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AR externality and Jacobs externality o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influence of MAR externality on 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is in the second half of "N" type. The influence of Jacobs externality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is not always promoted by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is changed into th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The influence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industrial cycle. Finally, from the angle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 paper proposes to increase the capital technical input,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erfect the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an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service function.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compound talents and other suggestions.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yè)再地方化與我國中西部地區(qū)轉型發(fā)展:機理與路徑”(41571112)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產業(yè)集聚的企業(yè)根植性、空間外部性與地區(qū)轉型發(fā)展”(LY16D010002)
【分類號】:F1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明志;;國防費對國民經濟的外部性分析[J];商業(yè)經濟;2007年05期
2 孫立堅;;2012:重點要應對外部性沖擊[J];大經貿;2011年12期
3 王愛民;;產業(yè)轉移對環(huán)境影響的實證分析[J];江蘇商論;2013年04期
4 張黎娜;夏海勇;;人力資本的外部性與城際收入差距——基于中國35個大中城市面板數據的分析[J];城市問題;2014年01期
5 李子木,張小蒂;一個基于外部性的產業(yè)區(qū)變遷理論假說[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年10期
6 王長松;李亞奇;;外部性視角下青海省產業(yè)結構選擇[J];青海金融;2014年07期
7 王曉碩;;地理和政策視角下的動態(tài)外部性與集聚經濟——基于中國省級行業(yè)面板數據[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8 徐天祥,田紅;發(fā)展外部性:區(qū)位競爭優(yōu)勢戰(zhàn)略定位的研究基礎——以濟南市為例[J];經濟地理;2004年06期
9 牛欣;陳向東;;行業(yè)創(chuàng)新空間關聯(lián)及三維外部性的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1年07期
10 鈔鵬;白銀元;江海波;左丹;張雪妮;梁媛;;外部性視角下的湖泊利用與經濟發(fā)展——以武漢市為例[J];中國市場;2013年3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林惠花;武國勝;;汀江流域開發(fā)的外部性特征及其內化思路[A];中國土地資源態(tài)勢與持續(xù)利用研究[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國務院參事 全國工商聯(lián)副主席 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 《閩商報》高級顧問 林毅夫;如何挖掘中國的“增長潛力”?[N];閩商報;2014年
2 姚洋;市場的局限[N];21世紀經濟報道;2003年
3 資源安全指數網首席戰(zhàn)略分析師 宋健坤;調整不能拋棄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N];上海證券報;2012年
4 見習記者 馬凌;亞洲需要“重塑資本主義”[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年
5 本報記者 季曉莉;林毅夫:產業(yè)升級方向政府需擦亮眼睛[N];中國經濟導報;2009年
6 主持人 夏斌 ;發(fā)展平臺經濟有什么好處[N];解放日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喜霞;中國經濟增長的空間外部性溢出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夢卜;專業(yè)化、多樣化外部性對西部地區(qū)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943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9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