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國居民家庭資產選擇偏好的房價泡沫測定
本文關鍵詞:基于我國居民家庭資產選擇偏好的房價泡沫測定
【摘要】:我國居民特殊的資產偏好決定了當前我國資產市場的發(fā)展狀況及資產價格體系,在資產價格形成的研究中忽略資產選擇偏好因素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本文按實物資產與金融資產的兩分法,分別選擇房產和股票資產作為實物資產與金融資產的代表,依據(jù)偏好顯示性判斷理論探討了我國居民家庭房產與股票資產的偏好特征,構建我國居民家庭在房產與股票資產選擇中的無差異曲線,推導了含資產選擇偏好的房產市場與股票市場需求函數(shù),并專門就我國房地產市場均衡價格水平的決定進行了規(guī)范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34個大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相關數(shù)據(jù)對我國房產價格泡沫進行了實證分析與測算,同時考察了7個典型城市的房產價格泡沫度,最后針對我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作者單位】: 天津財經大學中國經濟統(tǒng)計研究中心;
【關鍵詞】: 資產偏好 無差異曲線 房價泡沫 泡沫度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我國居民家庭資產選擇偏好的資產價格體系及其統(tǒng)計監(jiān)測研究”(15BTJ002)
【分類號】:F299.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 1998年,我國實行了住房體制改革,結束了長期實施的住房實物分配制度,明確了住房分配貨幣化的目標,由此開啟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新局面,此后房地產業(yè)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并逐漸成為我國經濟中的支柱產業(yè)。據(jù)統(tǒng)計資料顯示,(1)在我國住房體制改革之后,房地產開發(fā)投資額由20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艷琴;于紅霞;白彥壯;;房價泡沫中的地方因素及應對措施[J];統(tǒng)計與決策;2007年06期
2 李乾元;;要擠掉房價泡沫[J];中國人大;2009年03期
3 單克強;朱嘉春;;論我國經濟對房價泡沫的依賴性及治理對策[J];經濟論壇;2013年04期
4 楊麗媼;二線城市凸現(xiàn)房價泡沫[J];西部論叢;2005年07期
5 陸新之;“房屋泡沫”猛于“房價泡沫”[J];中華建設;2005年06期
6 苑德宇;宋小寧;;中國區(qū)域房價泡沫測度及空間傳染性研究——基于2001~2005年35個大中城市面板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7 時寒冰;;“小陽春”露出人造尾巴[J];西部論叢;2009年06期
8 楊少鋒;;房價泡沫誰禍首?[J];上海經濟;2010年03期
9 鄧清波;;擠壓房價泡沫必須加強“細節(jié)管理”[J];學習月刊;2011年01期
10 劉曉忠;;房價泡沫下經濟發(fā)展瓶頸顯現(xiàn)[J];經濟研究參考;2011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苑德宇;林致遠;宋小寧;;我國地區(qū)間房價泡沫的差異性與傳染性[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lián)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彭海城;;房價泡沫、宏觀經濟與政策[A];2011年全國電子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首席記者 羅恒;35城房價泡沫29.5% 重慶泡沫不到10%[N];重慶商報;2010年
2 宏觀經濟金融學者 宗濤;中國房價泡沫幾何[N];東方早報;2012年
3 黃有光;房價泡沫“幻覺”一二三[N];東方早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肖正華;房價泡沫外溢須警惕[N];中國建設報;2013年
5 李斌;利用房價泡沫實現(xiàn)人生新機會[N];證券時報;2013年
6 本報駐香港特約撰稿人 舒時;香港房價泡沫邊緣的老外們[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7 ;危機的不平衡創(chuàng)造“后危機 房價泡沫”[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年
8 記者 于祥明;大中城市房價泡沫近三成 調控仍須“給力”[N];上海證券報;2010年
9 記者 李文龍;經濟增速減緩會否導致房價泡沫破裂[N];金融時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張?zhí)┬?設定土地溢價率上限難扼房價泡沫[N];中國證券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海濤;中國住房價格水平與波動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原浩;中國房價泡沫的度量、成因與前景分析[D];浙江財經大學;2015年
2 肖利芬;我國主要城市房價泡沫測度[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3 梁巍;廈門房價泡沫及其成因的實證研究和政策分析[D];廈門大學;2008年
4 張帆;我國區(qū)域房價泡沫測度及傳染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018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80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