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噪音交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09 21:51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資本資產(chǎn)定價模型(CAPM)和有效市場假說(EMH)為代表的標準金融理論面臨著理論與實踐上的重大挑戰(zhàn),隨著認知心理學中個體行為偏差的研究引入金融經(jīng)濟學以及信息經(jīng)濟學的發(fā)展,行為金融學派應運而生并不斷地發(fā)展壯大。與標準金融理論不同的是,行為金融學建立在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兩個假設基礎之上,構建了一套能夠正確反映投資者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運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來討論投資者實際上是如何決策的,證券市場上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因而對于證券市場的異,F(xiàn)象具有更強的解釋力。行為金融學的發(fā)展大體上遵循兩條路線,一是研究行為心理學在金融市場上的直接運用;二是研究非理性行為對市場總體行為的影響,在這一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噪音交易理論。 作為一個兼具新興和轉軌雙重特征的資本市場,中國股市具有典型的非有效和非理性特征,大量與公司基本面無關的信息主導著市場。許多研究者通過大量的實證分析證明中國股市投資者普遍存在著“代表性偏差”、“羊群效應”、“追漲殺跌”等表現(xiàn)特點;除了投資者行為存在偏差之外,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甚至于政府的行為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非理性的偏差,這些微觀主體的行為會對投資者行為結果產(chǎn)...
【文章頁數(shù)】:29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0 導言
0.1 選題背景及意義
0.2 文獻綜述
0.3 本文研究的難點與創(chuàng)新
0.4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0.5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與結構安排
0.6 本文的不足之處和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1 噪音交易研究的理論基礎
1.1 馬克思主義關于股票價格和股市效率的論述
1.1.1 股票價格的論述及評論
1.1.2 股市效率的論述及評論
1.2 行為金融學關于噪音交易的理論概述
1.3 股市噪音交易分析框架
1.3.1 噪音的本質(zhì)
1.3.2 噪音交易的內(nèi)涵及其二重性
1.3.3 噪音交易者、噪音交易者風險及其行為機制
1.3.4 噪音交易產(chǎn)生的一般原因分析
1.3.5 對噪音交易理論的簡要評論
2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的特殊表現(xiàn)
2.1 中國股市發(fā)展態(tài)勢
2.1.1 中國股市的規(guī)模特點
2.1.2 中國股市的結構特點
2.1.3 中國股市深入發(fā)展的困境
2.2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的表現(xiàn)程度
2.2.1 噪音交易的特殊類型
2.2.2 噪音交易活躍程度的統(tǒng)計特征
2.2.3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活躍程度的經(jīng)驗分析
2.3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者的現(xiàn)狀
2.3.1 噪音交易者的特殊構成
2.3.2 噪音交易者的生存狀況
3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形成的內(nèi)部機理:主體行為偏差
3.1 投資者行為偏差
3.1.1 羊群行為
3.1.2 內(nèi)幕交易
3.1.3 市場操縱
3.1.4 過度投機
3.1.5 短期行為
3.1.6 投資者行為偏差的實證檢驗
3.2 上市公司行為偏差
3.2.1 過度融資
3.2.2 并購重組
3.2.3 關聯(lián)交易
3.2.4 信息披露
3.2.5 股利分配
3.3 中介機構行為偏差
3.3.1 證券公司
3.3.2 其他中介機構
3.4 政府行為偏差
4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形成的外部機理:市場制度約束
4.1 制度約束導致制度性噪音的形成
4.1.1 制度安排影響信息排列方式和信息呈現(xiàn)背景
4.1.2 制度安排影響認知和行為方式
4.1.3 轉型期制度性噪音的產(chǎn)生
4.2 轉型期股票市場的制度約束
4.2.1 市場分割制度與A、B股合并
4.2.2 股權分置制度與股改后的新挑戰(zhàn)
4.2.3 做空制度與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的推出
4.2.4 信息披露制度與“三公”原則
4.2.5 退市制度與投資者風險偏好轉變
4.2.6 市場開放制度與投資者行為進化
5 噪音交易對股票價格機制的影響
5.1 噪音交易影響股票定價機制
5.1.1 噪音交易下的資產(chǎn)定價理論
5.1.2 中國股票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
5.1.3 噪音交易對 IPO抑價的解釋
5.1.4 噪音交易對封閉式基金折價的解釋
5.2 噪音交易引起股價過度波動
5.2.1 噪音交易導致股價過度波動的理論探討
5.2.2 噪音交易引起中國股價過度波動的實證分析
6 噪音交易對股票市場效率的影響
6.1 噪音交易與股市效率
6.1.1 噪音交易影響證券市場效率的理論分析
6.1.2 中國股市低效率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
6.1.3 噪音交易影響中國股市效率的實證分析
6.2 噪音交易與股市泡沫
6.2.1 股市泡沫的界定和分類
6.2.2 噪音交易與非理性泡沫的形成
6.2.3 中國股票市場非理性泡沫分析
6.3 噪音交易與股市風險
6.3.1 噪音交易者風險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基于投資者行為的股市風險
6.3.2 噪音交易與投資者行為風險的產(chǎn)生
6.3.3 投資者行為風險在股票市場風險結構中的地位
7 中國股市嗓音交易的矯正
7.1 持續(xù)制度創(chuàng)新
7.1.1 “后股權分置時代”的產(chǎn)權制度改革
7.1.2 做空制度與風險規(guī)避機制的完善
7.1.3 信息公開與公平信息披露
7.1.4 混合型做市商制度的引入
7.1.5 不完全退市制度的市場化
7.1.6 市場開放制度的進一步深化
7.2 培育理性市場主體
7.2.1 糾正投資者的行為偏差
7.2.2 糾正上市公司行為偏差
7.2.3 糾正中介機構行為偏差
7.3 規(guī)范政府監(jiān)管行為
7.3.1 轉軌期政府職能的拓展和角色定位
7.3.2 行政力量的過度介入與監(jiān)管不規(guī)范
7.3.3 轉變監(jiān)管方式、提高監(jiān)管效率
附錄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758355
【文章頁數(shù)】:29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0 導言
0.1 選題背景及意義
0.2 文獻綜述
0.3 本文研究的難點與創(chuàng)新
0.4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0.5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與結構安排
0.6 本文的不足之處和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1 噪音交易研究的理論基礎
1.1 馬克思主義關于股票價格和股市效率的論述
1.1.1 股票價格的論述及評論
1.1.2 股市效率的論述及評論
1.2 行為金融學關于噪音交易的理論概述
1.3 股市噪音交易分析框架
1.3.1 噪音的本質(zhì)
1.3.2 噪音交易的內(nèi)涵及其二重性
1.3.3 噪音交易者、噪音交易者風險及其行為機制
1.3.4 噪音交易產(chǎn)生的一般原因分析
1.3.5 對噪音交易理論的簡要評論
2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的特殊表現(xiàn)
2.1 中國股市發(fā)展態(tài)勢
2.1.1 中國股市的規(guī)模特點
2.1.2 中國股市的結構特點
2.1.3 中國股市深入發(fā)展的困境
2.2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的表現(xiàn)程度
2.2.1 噪音交易的特殊類型
2.2.2 噪音交易活躍程度的統(tǒng)計特征
2.2.3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活躍程度的經(jīng)驗分析
2.3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者的現(xiàn)狀
2.3.1 噪音交易者的特殊構成
2.3.2 噪音交易者的生存狀況
3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形成的內(nèi)部機理:主體行為偏差
3.1 投資者行為偏差
3.1.1 羊群行為
3.1.2 內(nèi)幕交易
3.1.3 市場操縱
3.1.4 過度投機
3.1.5 短期行為
3.1.6 投資者行為偏差的實證檢驗
3.2 上市公司行為偏差
3.2.1 過度融資
3.2.2 并購重組
3.2.3 關聯(lián)交易
3.2.4 信息披露
3.2.5 股利分配
3.3 中介機構行為偏差
3.3.1 證券公司
3.3.2 其他中介機構
3.4 政府行為偏差
4 中國股市噪音交易形成的外部機理:市場制度約束
4.1 制度約束導致制度性噪音的形成
4.1.1 制度安排影響信息排列方式和信息呈現(xiàn)背景
4.1.2 制度安排影響認知和行為方式
4.1.3 轉型期制度性噪音的產(chǎn)生
4.2 轉型期股票市場的制度約束
4.2.1 市場分割制度與A、B股合并
4.2.2 股權分置制度與股改后的新挑戰(zhàn)
4.2.3 做空制度與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的推出
4.2.4 信息披露制度與“三公”原則
4.2.5 退市制度與投資者風險偏好轉變
4.2.6 市場開放制度與投資者行為進化
5 噪音交易對股票價格機制的影響
5.1 噪音交易影響股票定價機制
5.1.1 噪音交易下的資產(chǎn)定價理論
5.1.2 中國股票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
5.1.3 噪音交易對 IPO抑價的解釋
5.1.4 噪音交易對封閉式基金折價的解釋
5.2 噪音交易引起股價過度波動
5.2.1 噪音交易導致股價過度波動的理論探討
5.2.2 噪音交易引起中國股價過度波動的實證分析
6 噪音交易對股票市場效率的影響
6.1 噪音交易與股市效率
6.1.1 噪音交易影響證券市場效率的理論分析
6.1.2 中國股市低效率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
6.1.3 噪音交易影響中國股市效率的實證分析
6.2 噪音交易與股市泡沫
6.2.1 股市泡沫的界定和分類
6.2.2 噪音交易與非理性泡沫的形成
6.2.3 中國股票市場非理性泡沫分析
6.3 噪音交易與股市風險
6.3.1 噪音交易者風險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基于投資者行為的股市風險
6.3.2 噪音交易與投資者行為風險的產(chǎn)生
6.3.3 投資者行為風險在股票市場風險結構中的地位
7 中國股市嗓音交易的矯正
7.1 持續(xù)制度創(chuàng)新
7.1.1 “后股權分置時代”的產(chǎn)權制度改革
7.1.2 做空制度與風險規(guī)避機制的完善
7.1.3 信息公開與公平信息披露
7.1.4 混合型做市商制度的引入
7.1.5 不完全退市制度的市場化
7.1.6 市場開放制度的進一步深化
7.2 培育理性市場主體
7.2.1 糾正投資者的行為偏差
7.2.2 糾正上市公司行為偏差
7.2.3 糾正中介機構行為偏差
7.3 規(guī)范政府監(jiān)管行為
7.3.1 轉軌期政府職能的拓展和角色定位
7.3.2 行政力量的過度介入與監(jiān)管不規(guī)范
7.3.3 轉變監(jiān)管方式、提高監(jiān)管效率
附錄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7583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37583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