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物多樣性資產價值評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20 05:51
【摘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持續(xù)利用問題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生物多樣性價值評估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xù)利用的基礎,許多專家學者已對其理論和評估方法進行了許多的探討和研究。本文是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基于促進森林生物多樣性的有效保護和利用及森林生物多樣性資產化管理的目的,以復雜系統(tǒng)的綜合集成研究為原則,采取規(guī)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資產價值層次上,把利益相關者理論、參與式理論、自組織理論等引入到森林生物多樣性資產價值的分類、評估研究以及保護機制的構建過程中,并對具體區(qū)域進行案例研究。 森林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除了政府之外,如果沒有社會力量的參與,沒有價值觀念的滋養(yǎng),沒有社區(qū)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沒有與相關利益群體建立內在的有機聯(lián)系,保護就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基于此,本文首先依據資產的確認條件,結合森林生物多樣性的特征,確立了森林生物多樣性的資產屬性;借用利益相關者理論,從資產價值的層次上,將森林生物多樣性與各類主要利益相關者群體的價值理念及其利益趨向結合起來進行價值分類,并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利益相關者—保護機構的角度,把森林生物多樣性資產價值分為森林生物資產類價值、森林生態(tài)資產類價值和森林社會資產類價值;在價值分類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包含三個評價標準、13個評價指標、41個動態(tài)監(jiān)測指標及其計量方法的評估指標體系,為進一步的價值評估提供依據。 本文總結了目前世界各國主要采用的三類價值評估方法,即市場價格法、替代市場法和模擬市場法(假想市場法),,認為針對森林生物多樣性資產的不同價值需要采用不同的計量評估方法。為提高評估的效率和評估結果的準確性與可信度,本文在綜述了國內外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tǒng)研究和應用進展的基礎上,嘗試設計了基于專家知識的智能型森林生物多樣性資產價值評估專家輔助系統(tǒng)(ESEFBA)。該系統(tǒng)主要包括基于知識的問題處理系統(tǒng)、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及其管理系統(tǒng)、模型庫及其管理系統(tǒng)以及系統(tǒng)接口等基本模塊,可以為用戶提供評估指標的基礎監(jiān)測數據和計量方法、完成整個評估過程以及評估結果的分析等方面的專家支持。 在價值分類及相關評估方法研究的基礎上,應用利益相關者理論、參與式理論、自組織理論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構建一個能兼顧各類利益相關群體利益、合理開發(fā)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農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F307.2;F224
本文編號:2634233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農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F307.2;F224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立寧;生物資產評估理論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342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26342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