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案例視角的需求誘致型工資集體談判形成機制研究
[Abstract]:Demand-induced collective wage bargaining is initiated by employees from the bottom up, which can solve the labor conflicts better than the top-down "formal" wage collective bargaining. It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wage collective bargaining mechanism in China in the future. The key 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mand-induced wage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wage collective bargaining formation mechanism initiated from bottom to top in Chinese contex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emand-induced wage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cludes 20 factors, including labor, management, third party of government, social power of the fourth party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demand-induced collective bargaining of wages is initiated by the labor side, formed by the compromise of the management,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third party of the government, the promotion of the fourth party of society, and so on.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3BGL112) 教育部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15YJAZH096) 湖南省社會科學重大招標計劃資助項目(16ZDA16)
【分類號】:F249.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泱;;集體談判離我們有多遠[J];現(xiàn)代商業(yè);2009年08期
2 舒國燕;段溢波;;美國教師集體談判:緣由、特征及啟迪[J];學習月刊;2011年24期
3 ;英國的集體談判[J];當代工會;1994年06期
4 張安順;;試論建立集體談判制度[J];工會論壇;1995年01期
5 同童;;國外集體談判的立法與實踐[J];當代工會;1997年01期
6 柴振榮;西班牙1995年集體談判的特點[J];管理科學文摘;1998年12期
7 王向前;論集體談判的若干問題[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8 張愛民;;建立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的思考[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9 季慶;;試論集體談判制度在中國產生和發(fā)展的特殊性[J];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溫瑋;鄧歡;;淺析非集體談判工資制在我國企業(yè)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電力教育;2006年S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建錄;;中外集體談判與集體合同制度比較研究[A];京津冀和諧勞動關系論壇暨河北省法學會勞動法學研究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段毅;;對建立中國特色的集體談判制度的分析[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陳玉萍;朱世龍;;淺談解決勞資糾紛化解社會矛盾之集體談判[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林平;;集體談判的戰(zhàn)略劣勢:DVD專利費高昂的可能原因探究[A];中國工業(yè)經濟研究與開發(fā)促進會2005年會暨“產業(yè)組織與政府規(guī)制”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姜列青;集體談判制度的由來、談判的主體和籌備[N];工人日報;2005年
2 梁忻;集體談判將成為雇主法律義務[N];中國企業(yè)報;2007年
3 宮?;運用集體談判建立和諧勞動關系[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6年
4 滑翔;百家企業(yè)集體談判即將開始[N];深圳特區(qū)報;2008年
5 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 王晶;集體談判制度建構與勞動三權[N];工人日報;2011年
6 宜冰 樂水;行業(yè)談判:中國集體談判的發(fā)展方向[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7 王洋;工資集體協(xié)商與工資集體談判的異同[N];工人日報;2012年
8 宮?;運用集體談判協(xié)調勞資關系[N];工人日報;2005年
9 大連市委黨校 宮?;運用集體談判協(xié)調社會利益關系[N];經濟參考報;2005年
10 中共大連市委黨校教授 宮?;運用集體談判構建和諧社會[N];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陽帆;西方國家公共部門集體談判制度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肖渭川;論我國集體談判結構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3 王學璐;美國教師集體談判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4 王浩東;我國集體談判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5 王赫;美國集體談判制度的確立(1933-1947)[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6 葉登宇;文化視角下的集體談判特點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7 范奇祺;日本“春斗”的嬗變與啟示[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8 胡曉瑩;政府引導下英國集體談判制的發(fā)展(1896-1914)[D];南京大學;2015年
9 夏雪珂;政府在集體談判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廣東財經大學;2015年
10 鄭娟;基于馬克思工資理論完善我國工資集體談判制度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3096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230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