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廠商創(chuàng)牌博弈與角色轉換模式分析
本文關鍵詞: 代工生產(chǎn) 外包 自創(chuàng)品牌 企業(yè)博弈 出處:《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代工—外包關系已經(jīng)成為許多行業(yè)的價值鏈連接方式,而在代工—外包關系中,主要集中在發(fā)展中經(jīng)濟體的代工廠商如何實現(xiàn)經(jīng)由代工生產(chǎn)(OEM)向自創(chuàng)品牌(OBM)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通過構建和分析代工廠商創(chuàng)牌博弈模型得出代工廠商創(chuàng)牌博弈成功的主要因素。闡明代工與品牌之間的動態(tài)轉換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代工廠商由代工生產(chǎn)向品牌運營轉換的三種模式,即分拆模式、并購模式和自我發(fā)展模式。
[Abstract]:The contract industry-outsourcing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the value chain connection in many industries, and in the contract industry-outsourcing relationship. How do contract manufacturers, mainly focused on developing economies, achieve the transition from OEM to OBMM) through contract manufacturing??? More and more academic atten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contract manufacturers' brand creation game model,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success of contract manufacturers' brand creation game are obtained, and the dynamic transform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t manufacturers and brands is clarifi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ree modes of contract manufacturers' transformation from contract production to brand operation are put forward, that is, the mode of separation, the mode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d the mode of self-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jīng)大學財經(jīng)研究院;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國際經(jīng)濟研究院;
【分類號】:F273.2;F224.32
【正文快照】: 品牌并成長為品牌廠商的過程伴隨著代工企業(yè)沖引言破生產(chǎn)網(wǎng)絡中原有核心企業(yè)(往往是跨國公司)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和全球價值鏈的發(fā)展,的控制,在核心技術、品牌運營、銷售渠道等方面代工生產(chǎn)或外包(1)承接活動越來越受到發(fā)展中經(jīng)形成自己的優(yōu)勢,擺脫對核心企業(yè)的依賴,進而影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中立”的芯原,領先的設計代工廠商[J];中國集成電路;2004年12期
2 ;代工廠商公布財報 業(yè)績喜憂參半[J];中國集成電路;2008年02期
3 千里;;2003年全球十大晶園代工廠商排名榜中芯國際增幅高達640%[J];半導體信息;2004年03期
4 夏海洋;黃培清;;產(chǎn)能預定合同下代工廠商的產(chǎn)能擴充與轉包策略[J];系統(tǒng)管理學報;2010年01期
5 鄭暢;;全球純MEMS代工廠商榜單分析報告[J];半導體信息;2013年04期
6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陳斯杰邋(中國臺北);迫于成本壓力NB代工廠商集體漲價 惠普、Acer為保市場份額無奈妥協(xié)[N];中國計算機報;2008年
2 易云;日本便利店成長四“激素”[N];中華合作時報;2010年
3 探長;OEM的餡餅誰來撿?[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高麗華;世界工廠:我們有幾塊短板?[N];計算機世界;2002年
5 ;尋覓新世界[N];電腦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王小慶 于寅虎;透視ARM模式[N];中國電子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高驥遠;電腦暑期大戰(zhàn)暗蓄市場洗牌[N];通信信息報;2006年
8 張軼騫 李志軍;價格戰(zhàn):國產(chǎn)筆記本的宿命?[N];經(jīng)濟觀察報;2006年
9 文/包冉;東風西風[N];計算機世界;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汪泓;二維競爭結構下代工廠商核心競爭力的構建[D];蘇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4766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147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