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與浪漫:幼兒教育賴以發(fā)展的基石
本文關鍵詞:尊重與浪漫:幼兒教育賴以發(fā)展的基石
【摘要】:幼兒教育要從尊重人的存在出發(fā),幼兒學習應以浪漫起步,這是幼兒教育賴以發(fā)展的基石。對幼兒教育來說,尊重生命與浪漫學習,像禽鳥兩翼,分則兩傷,合則共贏。厘清了幼兒教育的核心取向和實然定位,就能順達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徑向。
【作者單位】: 浙江省嵊州市開發(fā)區(qū)幼兒園;
【關鍵詞】: 幼兒教育 尊重 浪漫
【分類號】:G612
【正文快照】: 英國教育家懷特海認為,所有學習都有三個階段組成:浪漫階段、精確階段和綜合階段,這三個階段是相輔相成、不斷重復、交疊循環(huán)的。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即0-6歲的兒童教育,包括0-3歲的早期教育和3-6歲的幼兒教育,也是懷特海提出的學習“浪漫階段”。幼兒教育只有這般“找尋到屬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紅;;樂學境界:追尋語文教學的根[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年Z2期
2 朱文輝;;遮蔽與澄明:有效教學的生成性意蘊[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8期
3 楊日飛;;論“兒童本位”的意蘊及其教育規(guī)定性[J];教育學術月刊;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紅玲;;教育要從尊重出發(fā) 學習應以浪漫起步——對基礎教育基本理念的另一種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52期
2 郭少英;朱成科;;生成性: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旨趣[J];遼寧教育;2014年05期
3 莫麗娟;王玉梅;周序;;亂花漸欲迷人眼——關于有效教學的爭論[J];課程教學研究;2015年04期
4 周序;;反思與澄清:也談教學的“預設”與“生成”——兼與朱文輝同志商榷[J];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3期
5 吳菊鳳;;高職數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1年02期
6 鄭朝予;;質疑與反思: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再認識[J];當代教育科學;2012年14期
7 冀蒙;朱文輝;;生成性教學:何為與為何——兼對鄭朝予博士的回應[J];當代教育科學;2013年14期
8 朱文輝;;有效教學的迷失與重返[J];現代教育論叢;2011年02期
9 商美芳;;生活性格:思想政治課的課魂[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年04期
10 王卉;;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高效教學——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探討[J];中國教師;2012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許文鑫;中學體育課堂有效互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孔志杰;從祛魅到返魅:語文教學的轉變[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2 吳睿珍;大學課堂生成性教學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3 田燕芳;有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4 王婉;淺析中國弱勢兒童題材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5 米高磊;生成性網絡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策略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嘯;;教育人學內涵探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1期
2 張廣君;;論教學功能的當代取向——兼論當代中國教學文化的應然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3 劉旭東;;從知識的教育學到實踐的教育學[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4 楊日飛;;“工藝學”教育及其批判[J];教育導刊;2011年05期
5 許杰;論我國現行教育價值取向與學生的學習負擔[J];教育科學;2003年01期
6 余文森;;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評論;2006年06期
7 郭思樂;;從仿生到靠生:基礎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J];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8 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9 崔允■;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年06期
10 徐冬梅;;讓母語教育回到兒童本位[J];人民教育;2006年2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成尚榮;[N];中國教育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準勝;呼喚和諧的兒童本位觀—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D];吉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建勛;“羅森塔爾效應”的啟示[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2 孫永明;羅森塔爾效應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鎮(zhèn)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3 李莉;羅森塔爾效應的應用[J];太原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2期
4 李紅彥;小評語與羅森塔爾效應[J];教學與管理;2003年29期
5 王見明;三種心理效應及其引發(fā)的思考[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王彩琴;;“羅森塔爾效應”和語言學習效率的關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18期
7 劉曉玲;;羅森塔爾效應與中專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紡織教育;2006年01期
8 朱捷;;從對羅森塔爾效應的質疑中談對學生自控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9 陳琳;;在教學中運用羅森塔爾效應[J];理論學習;2007年11期
10 董力燕;王燕;;從“羅森塔爾效應”看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多重角色[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陳玲;;積極期待——羅森塔爾效應產生的關鍵[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許強;;“期待”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C];2013年
3 彭雯,
本文編號:6640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66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