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論視域中的幼兒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18 04:12
本文關鍵詞:生命論視域中的幼兒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 生命 創(chuàng)造欲望 愛
【摘要】:現(xiàn)代幼兒教育呼喚人性的回歸,關注幼兒的體驗與生活,彰顯幼兒的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強調(diào)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生命論認為,生命是生長;生命是心靈釋放;生命是創(chuàng)造的綿延。為此,幼兒教育應該激活幼兒的身體能量,讓幼兒自由生長;尊重幼兒的自由生活,讓幼兒心靈自然釋放;保護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讓幼兒智慧多元發(fā)展。從對生命論及其與幼兒教育的關系出發(fā),以長沙市為個案,對長沙市五區(qū)五所幼兒園的幼兒家長、幼兒教師、幼兒園學生及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和社會公眾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并結合文獻分析和開放式訪談,揭示了我國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在身體方面,幼兒自由生長能量有待進一步激發(fā);在心靈方面,幼兒心靈釋放空間有待進一步營造;在智慧方面,幼兒創(chuàng)造欲望有待進一步保護。以上問題的原因為:幼兒教育小學化趨勢、重灌輸輕引導、教師權威意識、社會學歷主義壓力等因素,扼殺了幼兒生命的自然生長,阻礙了幼兒心靈的自由釋放,遮蔽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的綿延。針對以上問題,本研究從野蠻身體、釋放心靈、呵護創(chuàng)造等三個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 生命 創(chuàng)造欲望 愛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61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附表索引9-10
- 第1章 導論10-17
- 1.1 問題提出10-11
- 1.1.1 現(xiàn)代幼兒教育的趨勢10
- 1.1.2 成功幼兒教育的需求10-11
- 1.1.3 教育自身的本質(zhì)要求11
- 1.2 研究意義11
- 1.2.1 理論意義11
- 1.2.2 實踐價值11
- 1.3 文獻綜述11-16
- 1.3.1 生命理論相關研究12-13
- 1.3.2 生命論之于教育意義研究13-14
- 1.3.3 我國幼兒教育問題研究14
- 1.3.4 我國幼兒教育存在問題的對策研究14-16
- 1.4 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方法16-17
- 1.4.1 研究內(nèi)容16
- 1.4.2 研究方法16-17
- 第2章 生命本質(zhì)與幼兒教育17-26
- 2.1 生命的起源及特征17-19
- 2.1.1 生命的起源17-18
- 2.1.2 生命的特征18-19
- 2.2 生命的本質(zhì)及其對幼兒教育的要求19-26
- 2.2.1 生命是生長,幼兒教育在于激活幼兒的身體能量19-20
- 2.2.2 生命是心靈釋放,幼兒教育在于使幼兒自由生活20-23
- 2.2.3 生命是創(chuàng)造,幼兒教育在于保護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23-26
- 第3章 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以長沙為個案的調(diào)查26-35
- 3.1 調(diào)查設計26-27
- 3.1.1 編制問卷26
- 3.1.2 選擇樣本26-27
- 3.1.3 實施調(diào)查27
- 3.1.4 分析結果27
- 3.2 調(diào)查分析27-35
- 3.2.1 身體方面:幼兒自由生長能量有待進一步激活27-29
- 3.2.2 心靈方面:幼兒心靈釋放空間有待進一步營造29-32
- 3.2.3 智慧方面:幼兒好奇創(chuàng)造欲望有待進一步保護32-35
- 第4章 幼兒教育問題的對策思考35-42
- 4.1 野蠻身體35-37
- 4.1.1 關注不同幼兒自然特征35-36
- 4.1.2 尊重幼兒自由生長的主體地位36
- 4.1.3 開展多樣性身體教育36-37
- 4.2 釋放心靈37-40
- 4.2.1 開展珍愛生命活動37-38
- 4.2.2 給予幼兒平等自由的愛38-40
- 4.2.3 關注幼兒感受,傾聽幼兒心聲40
- 4.3 呵護創(chuàng)造40-42
- 4.3.1 創(chuàng)設自由環(huán)境,激發(fā)求知欲望40-41
- 4.3.2 改變教育思維,保護好奇心理41
- 4.3.3 關注創(chuàng)造訴求,分享創(chuàng)新快樂41-42
- 結論42-44
- 參考文獻44-47
- 致謝47-49
- 附錄一 幼兒學校教育調(diào)查問卷(家長卷)49-54
- 附錄二 幼兒學校教育調(diào)查問卷(教師卷)54-59
- 附錄三 幼兒學校教育調(diào)查問卷(教育管理人員和社會公眾卷)59-63
- 附錄四 幼兒學校教育幼兒訪問提綱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勇;;論柏格森生命哲學的核心思想[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1期
2 唐松林;李科;;角色神圣與符號暴力:傳統(tǒng)教師隱喻的倫理悖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年04期
3 唐松林;聶英棟;;用生命哲學照亮教師:教師是什么[J];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4 唐松林;魏珊;;聚焦生命: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傳統(tǒng)模型的反思與超越[J];教師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5 劉愛云;淺析4~5歲幼兒的家庭教育[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李家成;;學校變革者需要怎樣的思維方式[J];河北教育(綜合版);2006年06期
7 李強華;狄爾泰歷史哲學中的“生命”、“理解”和“意義”概念解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07期
8 劉濟良;教育與人的生命[J];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李延平;;生命本體觀照下的教育[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10 呂蘋;;浙江省農(nóng)村幼兒教育發(fā)展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本文編號:5559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55597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