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銳;芻議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1999年01期
2 宋智靈;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之我見[J];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17期
3 厲彩萍 ,王義珍;指導家長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J];山東教育;2002年Z3期
4 康德瑛;我是怎樣抓幼兒品德教育的(下)[J];幼兒教育;1990年12期
5 史秋榮;淺談幼兒獨立性格的培養(yǎng)[J];學前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6 姚偉,李建群;實施素質教育要從幼兒抓起[J];吉林教育科學;2000年04期
7 張芬!230001;培養(yǎng)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原則與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8 劉家英;談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J];貴州教育;2002年09期
9 鐘超群;如何發(fā)展幼兒繪畫的創(chuàng)造力[J];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10 殷亞琴;開展體育活動 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J];廣西教育;2003年3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顧蓓麗;;科學活動中幼兒問題意識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A];科學素質培養(yǎng)的實踐和探索[C];2009年
2 王桂枝;;努力探索 勇于實踐 搞好珠算式心算教學[A];中國珠算協(xié)會學術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盧麗娜;;應用創(chuàng)新教育 開發(fā)幼兒智力[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4 王莉娜;;幼兒文明教育淺談[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吉林卷)[C];2010年
5 趙曉曼;;戶外活動引發(fā)的反思[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6 周瑋;;區(qū)域活動中材料投放與幼兒主動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7 李秀俊;;幼兒早期數學開發(fā)之淺見[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8 周云;;利用音樂活動 開發(fā)幼兒模仿智力[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9 徐萬萍;;挖掘各種生活資源,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A];整合科普資源 優(yōu)化科教環(huán)境——第十五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論文匯編[C];2007年
10 殷文璐;;讓幼兒的想象現于筆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珠海市機關托兒所 陳燕英;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N];珠海特區(qū)報;2008年
2 記者 崔曉玲;4方面培養(yǎng)幼兒決策力[N];昆明日報;2009年
3 海安縣教育局 姜如萍;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動態(tài)支持策略[N];江蘇教育報;2009年
4 西藏軍區(qū)幼兒園教師 王虹;讓同情心伴隨幼兒成長[N];西藏日報(漢);2010年
5 湖南省兒童醫(yī)院康復一科 胡繼紅;幼兒看電視應以分鐘計[N];健康報;2009年
6 市鳳泉區(qū)幼兒園 周光娟;淺談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N];新鄉(xiāng)日報;2011年
7 周口市實驗幼兒園 孫秀英;謙讓教育在幼兒生活中的實施[N];周口日報;2011年
8 馬淑媛 城區(qū)鳳臺幼兒園教師;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朗讀興趣[N];太行日報;2010年
9 紹興市東風幼兒園 沈穎;淺談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N];紹興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許杰;暑期幼兒家教“喊渴”[N];煙臺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凌;幼兒能力自我知覺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張旭;漢語幼兒心理理論與語言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海英;智慧的翹翹板[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胡克祖;3~6歲幼兒好奇心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5 田野;多元文化與幼兒教育——澳門幼兒課程發(fā)展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王江洋;幼兒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預期性、發(fā)展性及差異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坤;幼兒反事實思維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劉國艷;中國12~36月齡幼兒情緒社會性發(fā)展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張萱;早期維生素A缺乏對智力發(fā)育及突觸可塑性相關信號傳導通路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余珍有;教師的交際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靜;幼兒同伴沖突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麗君;幼兒同伴沖突的教育價值及對策初探[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傅敏敏;關于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肖瓊華;幼兒移情影響因素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隋悅英;城市幼兒園幼兒的焦慮問題及輔導策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龍紅芝;幼兒同伴關系干預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熊昕;昆明市1~3歲幼兒骨密度影響因素分析[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8 毛志宏;幼兒“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與同伴接納、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9 苗雪紅;回族幼兒同伴交往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李明;3~5歲幼兒創(chuàng)造性人格類型傾向的特征及與多元智能關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400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274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