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哲學視域下的生長性教育時間觀及其啟示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江蘇省2010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一般項目“異化與回歸:中國兒童教育批判”(編號J:CX10B-084R) 南京師范大學2010年度優(yōu)秀博士研究生論文培育一般項目“異化與回歸:中國兒童教育批判”(編號:2010bs0022) 安徽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小幼教師差異教學效能感研究”(編號J:G0610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61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法奇;灌輸式教育:從懷疑、批判到否定——20世紀西方教育的最大變化[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劉雨;;現(xiàn)代作家的故鄉(xiāng)記憶與文學的精神還鄉(xiāng)[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3 劉慶昌;教育的意義探尋[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李長偉;再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本然統(tǒng)一[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年05期
5 毛萍;西方教育理念的演變[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吳明海;試釋英國公學的課程設置[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7 賀祖斌;高等教育演化的新趨勢:生態(tài)化[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吳先伍;過去永恒真實——論柏格森的過去本體論[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9 李長偉,桑愛友;淺解實踐哲學與教育學之緣——兼論教育學的生存困境[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年09期
10 梁紅;人生價值觀:大學生素質形成的“心理過濾器”[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吳先伍;現(xiàn)代性的追求與批評[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周穎;閱讀之旅:從主體性到修辭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于國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7 姜宇輝;審美經(jīng)驗與身體意象[D];復旦大學;2004年
8 白新歡;弗洛伊德無意識理論的哲學闡釋[D];復旦大學;2004年
9 李朝東;論教育啟蒙與公民人格建構[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劉慶昌;論教育思維[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冬青;幼兒園生成課程及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徐冬雪;“視、聽、做”一體化的嬰幼兒語言習得環(huán)境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莉;童話心理分析及其在幼兒心理教育中的運用[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王喜海;對當前幼兒教師課程觀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隋悅英;城市幼兒園幼兒的焦慮問題及輔導策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鐘昱;美國小班化教育探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輝;與人互動的材料表情[D];西北大學;2004年
8 牟忠彥;生命教育觀若干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覃江梅;幼兒園師幼言語交往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雪艷;幼兒園故事創(chuàng)編活動的探索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楊寧,薛常明;論基于童年文化特征的幼兒教育[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2 楊寧;跨學科視野下的早期教育——一種人類學、進化生物學和發(fā)展心理學的觀點[J];學前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3 鄢超云;師幼互動中的等待問題初探[J];學前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4 趙興民;;兒童游戲與兒童自我效能感的發(fā)展[J];學前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吳國盛;;走向時間研究[J];哲學動態(tài);1990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董素芳;結構游戲材料投放方式對兒童結構游戲行為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瑤;;生命哲學視野下對兒童死亡教育的反思[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本文編號:25349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253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