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動”走向“行動”——幼兒教師應(yīng)堅持教學反思的實踐路向
[Abstract]:Teaching refle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preschool teachers. However, in practice, the alienation between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results in "not thinking" and "thinking but not opposing", which leads to the loss of its due value and efficacy. Only by moving from "heart" to "action" and sticking to the practical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flection, can kindergarten teachers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reflec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61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加霞,申繼亮;國外教學反思內(nèi)涵研究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衛(wèi)東;教師繼續(xù)教育的模式與方法體系構(gòu)建[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0年10期
2 陳庭;教學反思在地理案例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3年02期
3 常志英,任瑞仙;基于信息素養(yǎng)的教師反思能力培養(yǎng)[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年02期
4 馬鳳龍;劉洪蕾;;透析教學反思[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年06期
5 龐淑芳;;培養(yǎng)教師反思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年07期
6 黎瓊鋒;;價值關(guān)懷:一種課堂教學改革的路向[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Z2期
7 孫穎蓀;;《網(wǎng)頁制作技術(shù)》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以建構(gòu)主義為指導[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劉加霞,申繼亮;國外教學反思內(nèi)涵研究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9 范兆雄;論美國課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10 黃清,靳玉樂;女性主義課程研究方法論評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徐惠良;;構(gòu)建初中數(shù)學教與學反思機制的實踐與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王曉巍;;中學化學教學反思的思考與實踐[A];湖北省中學化學“兩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文件和論文集[C];2007年
3 繆建平;;引領(lǐng)教師進入“反思性教學”狀態(tài)[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4 周如俊;;校長要變教學反思“苦差”為教師成長的“追求”[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家成;關(guān)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5 劉清華;教師知識的模型建構(gòu)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三福;教學的語用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柯森;基礎(chǔ)教育課程標準及其實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鄧友超;論教育的理解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曉軍;校本課程價值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2 陳金龍;西北貧困地區(qū)小學校本師資培訓研究與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焦煒;課程行動研究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楊玉東;國家數(shù)學課程改革中教師培訓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楊龍海;中小學環(huán)境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鄧友超;走向主體間意義的教師主體性——教育工具的一個目標[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7 歐群慧;論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可能——一項個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8 劉衛(wèi)華;反省與心理健康之關(guān)系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呂麗艷;教育世界中的意義遮蔽與澄明[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蔡傳明;我國中學骨干體育教師的時代特征與成才因素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慶仁;;黑格爾《邏輯學》矛盾發(fā)展思想初探[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04期
2 張世英;《黑格爾辭典》試寫條目(選登)[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6期
3 甘其勛;《結(jié)婚現(xiàn)場會》的主題[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4年06期
4 大江;;讀書三法[J];人民教育;1984年10期
5 ;《黑格爾辭典》試寫條目選載[二][J];學術(shù)月刊;1984年06期
6 張桂岳;;試論理性思維的功能[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4年03期
7 墨非韻;關(guān)于年齡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反思[J];社會科學;1985年11期
8 胡作玄;;對科學的反思——評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胡作玄[J];讀書;1985年07期
9 吳楚;;反思的歷史和對歷史的反思及其它——章開沅中國近代史論文讀后[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05期
10 任仲倫;;在反思中開拓創(chuàng)新——當前文學評論新拓展[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樓偉平;樓凌林;;小學生心理障礙個案分析及治療教育的實踐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蓋地;;美國公司會計欺詐案件及其反思[A];轉(zhuǎn)型經(jīng)濟下的會計與財務(wù)問題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3年
3 韓剛;;《圍城》多層意蘊管窺[A];陜西省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2004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蘭卓;鄭清賢;;自然保護區(qū)旅游資源開發(fā)的反思[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shè)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二冊)[C];2004年
5 劉自武;吳冬平;;淺談山洪風險管理——“6.10沙蘭鎮(zhèn)山洪災(zāi)害”的反思[A];中國水利學會2005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水旱災(zāi)害風險管理[C];2005年
6 李東風;趙永紅;;達州“7.8”洪災(zāi)及反思[A];中國水利學會2005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水旱災(zāi)害風險管理[C];2005年
7 倪婕;桑標;;防御性悲觀研究述評[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吳慶麟;;顧后瞻前話未來:百年變革的教育心理學給我們提供哪些啟示[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黃建華;;讓合作學習因“真實”而精彩[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10 丁娜乃;;對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反思[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作者單位:省經(jīng)濟信息中心 葉曉明;安徽城市化發(fā)展反思[N];安徽日報;2000年
2 杜雪巍 涂立明;羅忠福:反思民企[N];北京科技報;2000年
3 徐冰;好在歷史是存在的[N];中國保險報;2000年
4 林戎 張華;企業(yè)發(fā)展須有“平臺”[N];中國機電日報;2000年
5 臺桂花;打開心靈之門[N];中國環(huán)境報;2000年
6 記者 龐瑞鋒/文;盤點今日風險投資[N];財經(jīng)時報;2000年
7 交通部部長 黃鎮(zhèn)東;對水運安全生產(chǎn)工作的反思[N];中國交通報;2000年
8 俞吾金;對“創(chuàng)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裴澤生;假日旅游的反思[N];中國旅游報;2000年
10 陳禮t,
本文編號:23520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235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