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畫特征及其在美術教學中的指導
本文選題:美術教學 + 兒童繪畫; 參考:《遼寧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摘要】:正 一、從兒童生理發(fā)育看其美術活動的特征 兒童繪畫發(fā)展可劃分三個階段:1.涂鴉期(2~3歲左右);2.象征期(3~4歲左右);3.略圖期(4~6歲左右)。 上述三個階段兒童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完善,大腦皮質抑制能力還比較差,小肌肉運動的暫時聯(lián)系正日趨協(xié)調,因此兒童手的運動還不能服從他們自己的意志,所以兒童的美術作品表現(xiàn)出明顯的稚拙性、粗糙性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不斷的練習,這些特點會逐漸減弱的。
[Abstract]:Firs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ildren's 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children's painting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1. In the Opium period, he was about 3 years old. The symbolic period is about 4 years old. The outline period is about 6 years ol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rvous system of children in the three stages mentioned above is not perfect, the inhibition abil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is still relatively poor, and the temporary connection of the small muscle movem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armonious, so the children's hand movements are not yet subject to their own will. Therefore, children's works of art show obvious childish, rough characteristics. As you get older and practice, these characteristics fade away.
【作者單位】: 中國醫(yī)科大學第二臨床院幼兒園
【分類號】:G6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旭光;兒童繪畫藝術的制作過程[J];學前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2 劉春穎;兒童繪畫特征及其在美術教學中的指導[J];遼寧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3 張黎明;兒童繪畫的特征及其教學[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5期
4 王大根;兒童繪畫—言語發(fā)展相關論[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4期
5 陳淑逸,劉洋江;兒童繪畫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的現(xiàn)狀及思考[J];山東教育;2000年28期
6 吳文娟;兒童美術教育初探[J];陜西教育;2004年12期
7 陳志新;兒童畫教學淺議[J];青海教育;1998年03期
8 翟迪;繪畫是兒童學習的另一種語言[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9 郭偉新;自由想象在兒童繪畫中的體現(xiàn)[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2年04期
10 錢慧;;對5歲~6歲兒童卡通畫創(chuàng)作的解讀[J];早期教育(美術版);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一萍;;兒童是新時代的創(chuàng)造者——淺談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A];首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2年
2 覃思;;趣味性 探索性 創(chuàng)造性——廣西部分地區(qū)學齡前兒童音樂教學方法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3 張潔明;;用文學藝術作品提高兒童的素質[A];宋慶齡與二十世紀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0年
4 李守民;;學習行知思想 培養(yǎng)早慧兒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會刊[C];1987年
5 王冰;;正確認識影響兒童外語學習的因素,提高兒童外語教學質量[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6 羅麗芳;;親子共讀,點亮兒童心靈世界的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7 左靜;;兒童記憶特征統(tǒng)計分析的英語教學研究[A];江蘇省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八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周冰;王曉梅;;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手工藝品與現(xiàn)代兒童繪畫融合應用研究——中國教師獎勵基金會、中教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院“十一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9 胡清華;;寓言故事兒童繪畫作品選登[A];湖北省以德治國與群眾文化理論研討會專輯[C];2001年
10 李衛(wèi)紅;;淺談兒歌的意義與教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專欄記者:廖文輝 本期策劃:王保純 汪大勇;如何看待兒童誦讀經(jīng)典現(xiàn)象[N];光明日報;2004年
2 浙江省紹興縣柯巖中心小學阮社分校 茅惠祥;給狗狗洗個澡[N];美術報;2004年
3 楊塋丹;玩是兒童交往重要手段[N];保健時報;2004年
4 余洋;美國兒童的夏令營[N];中國旅游報;2000年
5 哈里·斯皮德;西方小孩愛讀什么[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6 王泉根;“成人化”剝奪了童年的滋味[N];文匯報;2004年
7 石為華;問一下:兒童所能學習的是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福建廈門英才學校小學部 曹銘智;兒童如何在電腦上畫畫[N];美術報;2003年
9 記者 王思海;河北161名來京求診兒童不是群體鉛中毒[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10 魯潔 吳慧珠 李季湄 本報記者 陳曉蓓;讓品德培養(yǎng)回歸生活[N];中國教育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鄢超云;樸素物理理論與兒童科學教育——促進理論與證據(jù)的協(xié)調[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兒的倫理視界[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嚴仲連;在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之間[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新立;教育人類學視野下的彝族兒童民間游戲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5 張金梅;幼兒園戲劇綜合活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7 易曉明;尋找失落的藝術精神[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8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成剛;腦科學視野中的兒童早期教育[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2 鄭偉;游戲精神與兒童寫作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3 袁美英;5~7歲兒童沉浮概念的發(fā)展[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楊曉柳;抓住兒童繪畫特點 發(fā)掘兒童繪畫潛質[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金華;論滿族音樂在學前音樂教育中的教學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呂正欣;兒童入學準備發(fā)展水平對其學校適應狀況的預測[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陳佳;兒童英語教學全身反應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5年
8 劉洋;兒童與音樂的對話[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永鳳;瑞吉歐幼兒教育法述評[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資利萍;0—6歲兒童家庭音樂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960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960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