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的理論基礎(chǔ)分析
本文選題:早期閱讀教學 + 理論基礎(chǔ)。 參考:《外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摘要】:自20世紀末以來,美國語言教育界通過反思全語言和拼音教學的論爭提出了"均衡"、"融合"、"個性化"的閱讀教學,對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的理念進行了改革與重構(gòu)。行為主義心理學、心理語言學、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和圖式理論對美國不同時期的兒童早期閱讀教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jù)。從未來的發(fā)展看,閱讀教學模式和理論基礎(chǔ)的整合是早期閱讀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American language education circles have put forward the "balanced", "fusion" and "individualized" reading teaching by reflecting on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the whole language and pinyin teaching, which has reformed and reconstructed the concept of early reading teaching for children. Behaviorism psychology psycholinguistics Dewey's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schema theory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early reading teaching of children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e integration of reading teaching mode and theoretical basis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early reading teaching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613.2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啟祥,張齊生,彭鎮(zhèn)華;不同顏色地板的視覺特性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2 崔劍霞,吳艷紅,劉艷芳;短時記憶容量的重新思考[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3 王斌;噪聲與認知干擾對反應時的影響及反應時與人格維度的關(guān)系[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4 張力為;諾貝爾獎、心理學、運動心理學[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5 王斌;反應時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現(xiàn)狀[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張學民,舒華,張亞旭;實驗心理學理論與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06期
7 斯白露,高文,盧漢清,曾煒,段立娟;基于感興趣區(qū)域的圖像檢索方法[J];高技術(shù)通訊;2003年05期
8 謝國棟;實驗心理學的反思[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9 李文石,曹勇,陳劍華,郭亮;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儀測謊的人腦功能定位研究[J];測控技術(shù);2004年04期
10 楊麗,徐辰,楊文革;抑郁癥與焦慮癥的視聽反應時間對照研究[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4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少華;不同認知任務中人格特質(zhì)對信息加工的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永瑞;不同注意類型高水平運動員注意瞬脫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3 王斌;手球運動情境中直覺決策的實驗研究與運動直覺理論的初步建構(gòu)[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4 宋志剛;基于煩惱率模型的工程結(jié)構(gòu)振動舒適度設計新理論[D];浙江大學;2003年
5 鄭柯;基于駕駛員心理生理反應的高速公路線形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6 唐建軍;眼動·視網(wǎng)膜·知覺影像[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4年
7 張樹平;建筑火災中人的行為反應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8 劉志華;視覺特征捆綁的認知及神經(jīng)機制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王亞南;加工速度、工作記憶與思維發(fā)展[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遲立忠;運動人群與非運動人群注意特征比較及注意機制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林;三種認知語言觀與外語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2 孫曉敏;心腦關(guān)系的哲學探討[D];西北大學;2001年
3 卿素蘭;中學英語素質(zhì)教育三維促進學習模式的構(gòu)建與實驗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1年
4 吳彥文;主題信息合理性、語境意義偏向性對漢語句子歧義消解的實驗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5 靳宏;幼兒通道轉(zhuǎn)換效應的內(nèi)隱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
6 趙冬梅;篇章閱讀中回指推理的影響因素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陳偉娜;語篇閱讀的整體目標推理機制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鳳四海;時間知覺閾限的雙腦不對稱性及一種新的閾限測定方法[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廖彥罡;對環(huán)境主導注意型運動員注意機制的初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10 李強;預期水平與語篇加工深度對預期推理生成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根靜;;《幼兒園創(chuàng)造性課程》評介[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1年06期
2 沈倩;;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的教學嘗試[J];才智;2011年19期
3 謝輝;;體育舞蹈園本化的實踐與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年04期
4 陳國民;;學!皩υ挕惫芾砟J絒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1年01期
5 劉秀峰;;兒童讀經(jīng)是否引發(fā)兒童教育觀之辯——與劉曉東先生商榷[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07期
6 伊麗莎白·伍德;汪天水;;論早期教育中的游戲與教學[J];幼兒教育;2011年15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麗麗;;以養(yǎng)生促進幼兒教師的身體健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2 馮曉珍;;積極的珠心算啟智教學活動[A];珠算珠心算對學習和工作的作用[C];2005年
3 王美秋;;讓愛心在《綱要》精神的引導下科學演繹——在江蘇省揚州市“新世紀園長論壇”上的演講[A];中小學課程改革與考試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文剛;早教更應重視性格的培養(yǎng)[N];海南日報;2009年
2 通訊員 門紅瑞;莎車進一步完善農(nóng)村學前雙語幼兒園管理[N];喀什日報(漢);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麗莉;皮亞杰建構(gòu)主義理論在我國幼兒園課程中運用的可行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地容;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資利萍;0—6歲兒童家庭音樂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任志楠;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園本課程研究發(fā)展的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永杰;幼兒合作學習準備階段與實施階段的指導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宋建亞;幼兒游戲教育干預方法、手段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6 李海紅;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幼兒園課程設計[D];河北大學;2005年
7 嚴為鳳;實踐、反思/團隊支持—學前音樂教學游戲化模型的推廣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8 劉永華;運用檔案袋法評價小班幼兒繪畫的行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袁增欣;幼師“講故事”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919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79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