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性反思
本文關鍵詞: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尷尬與反思,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6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代價是新課程改革內在;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新課程改革的代價?又如何最大限度;在當前發(fā)展與代價兩者難以兼顧的情況下,新課程改革;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現在各種/課改0措施不斷出臺,;關于衡量新課程改革教育效益的標志,肖川先生提出了;筆者認為肖先生的觀點是合理的,但可再補充三點:;第一,課程的編制、課程的實施和課程的評價三者是否;第二,整個社
6浙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6年代價是新課程改革內在的、必然的構成。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努力通過付出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從而促進基礎教育的發(fā)展。
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新課程改革的代價?又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效益?至關重要的是增進課程改革決策的科學性。當前尤其要注意改革決策中的權力分配問題。從理論上講,決策的權力越分散,其科學性就越強,反之亦然。反觀當前新課程改革中的權力主義、形式主義、主觀主義等現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改革決策中權力過于集中、缺乏民眾參與的結果。因此,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中,應努力強調決策中的民主集中制,重視民眾參與新課程改革決策的重要性,提高所有改革參與者與改革相關者的知情權、參與權、表決權和監(jiān)督權。
在當前發(fā)展與代價兩者難以兼顧的情況下,新課程改革應以發(fā)展為主導,堅持適度的代價付出。應千方百計降低改革代價,使改革實現代價最小、效益最大化。但是,教育界受著經濟界有關/規(guī)模愈大,單位產品成本就愈低0的/規(guī)模效益0理論影響,認為學校的規(guī)模越大、班額越大,效益越高。公正地說,這種教育效益觀對改變教育發(fā)展水平較低時期個別、零星辦學而導致的效益低下的狀況確有明顯作用。但必須看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教育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這種效益觀也必須相應予以改變。教育的效益是人的質量而非經濟利潤。因此,在教育領域照搬經濟領域的規(guī);碚摬⒉灰欢墚a生規(guī)模效益。當代發(fā)達國家的教育效益觀有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強調公民接受義務教育在權利和機會上的平等,強調讓每個學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強調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發(fā)展個性。采用小班化教學能更容易讓學生充分享受教育資源,增加受教育的機會,提高每個個體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能在更深的意義上提高教育效益。有鑒于此,我們對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效益0問題進行再認識已顯得尤為必要。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現在各種/課改0措施不斷出臺,而某些脫離社會、學校、師生現實的改革由于種種弊端而朝令夕改。這種/改革0的成本最終是由學生承擔的,學生事實上成為課改的/實驗品0。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教育的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新課程改革必須而且應該十分關注教育效益問題。
關于衡量新課程改革教育效益的標志,肖川先生提出了5個指標:(1)教育追求是否體現了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宗旨;(2)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方式是否發(fā)生了真正的變化,學習是不是積極主動,學習過程是不是充滿了快樂和成功的體驗;(3)師生關系是不是發(fā)生了變化,是否變得平等、和諧、融洽了;(4)學生學習的內容是否真正體現了人類的基本經驗和核心價值,是否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5)是否真正形成了高效的學習型組織和創(chuàng)造了優(yōu)良的學校文化[4]。
筆者認為肖先生的觀點是合理的,但可再補充三點:
第一,課程的編制、課程的實施和課程的評價三者是否真正整合協(xié)調。
第二,整個社會的各行各業(yè)是否真正關注學生、教師、學校以及課程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第三,新課程改革的各種投入和整體產出是否效益最佳。
參考文獻:
[1]岳增學,朱成廣.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尷尬與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04(21):32-34.
[2]靳玉樂,艾興.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是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5-05-28(2).
[3]姜伯駒.新課標讓數學課失去了什么[N].光明日報,2005-03-16(3).
[4]肖川.衡量課程改革是否成功的標志[J].人民教育,2005(5):10.(下轉第29頁)
第6期 牛學文:試論/綜合性學習0課堂教學模式 29
OntheClassroomTeachingModeof
ComprehensiveLearning
NIUXuewen
(TeachingResearchOffice,theEducationalDepartmentofZhejiangProvince,Hangzhou310012,China)
Abstract:Comprehensivelearningisaprocessthatisundertheguidanceoftheobjectivesoflearningandteaching,andthroughwaysofinitiative,cooperationandexploration,studentscombineknowledgerelatedtotheteachingmaterialswithpracticalproblemstodeveloptheircomprehensiveabilityandupliftcomprehensivequality.Basedontheresearchofcomprehensivelearningclassroomteachingmode,thecurriculumreformandteachingreality,andthetheoryof/peoplefirst0,initiallybuiltisanewclassroomteachingmodeintheformof/oneobjective,twobehaviors,threelinksandfourparts0andsomecomparativelysystematicimplementalstrategiesofthismode.
Keywords:juniormiddleschoolsociety;comprehensivelearning;teachingmode
(上接第6頁)
LogicalReflectionsontheReformof
BasicEducationCourses
WANGChao
(SchoolofEducationScienceandManagement,ZhejiangEducationInstitute,Hangzhou310012,China)
Abstract:Withthedeepeningofnewcurriculumreform,graduallysomedeeply-rootedproblemshavecomeup.Itisnecessarytogivelogicalreflectionsonthenewcurriculumreform,suchasitstheoreticalbasis,valuesorientation,thinkingmode,andeducationbenefitstryingtoaffordsomerevelationtothedeepeningofnewcurriculumreform.
Keywords:basiceducation;curriculumreform;logicalreflections;theoreticalbasis;va-l
uesorientation;thinkingmode;educationbenefits
下載地址:72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性反思_汪潮.Doc
【】最新搜索
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性反思_汪潮
90壓強復習題_圖文
三億文庫
漿砌條石排水溝整治辦法
http:/10.249.1.170/
云平臺虛擬機搭建
2011年,中國人()出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副總裁
國慶后檢測題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分析
人民防空的概述
本文關鍵詞: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尷尬與反思,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44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7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