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動態(tài)特征和教師心態(tài)
本文選題:幼兒園 切入點:課程改革 出處:《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6期
【摘要】:課程改革呈階段性地出現(xiàn)新問題并提出新要求,這一動態(tài)特征給廣大教師帶來的是不確定性,面對改革的變化她們感到被動與無奈。但改革是長期的,不確定性也是必然的,只有增強專業(yè)自主性,才能改變教師的這種心態(tài),而提供適度的專業(yè)自主空間,則是對教師最大的專業(yè)支持。
[Abstract]:The curriculum reform presents new problems and demands in stages. This dynamic feature brings uncertainty to the teachers, and they feel passive and helpless in the face of the changes of the reform.However, the reform is long-term, uncertainty is inevitable, only by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autonomy, can teachers change this mentality, and to provide moderate professional autonomy space is the biggest professional support for teachers.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
【分類號】:G6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紅軍,何建軍;論高師歷史本科課程體系的改革[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2 陳冰鳴;發(fā)散性提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3 徐向平,李永濤;高職教育改革與國際經(jīng)驗借鑒[J];北京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4 于曉東;開發(fā)體育隱性課程,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5 孫全洪;關于中小學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構建的理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6 李書泉;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7 周學榮,譚明義;高校體育大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8 陸作生,伍少利;體育課程的編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9 樓蘭萍;關于體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性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10期
10 于翠蘭;關于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課程建設的再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龍揚志;;詩歌的“去編審”時代[A];現(xiàn)當代詩歌:中韓學者對話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袁愛玲;學前創(chuàng)造教育課程及其理論構建[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張胤;數(shù)字化之道與課程建構[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郭長江;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變革的文化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楊頡;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郭虹;中國動畫傳播狀況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董玉琦;信息教育課程設計原理:要因與取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趙彥芳;作為倫理學的美學:從康德到?耓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李慶宗;在理性與價值之間[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書貴;實踐性道德主體的建構與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2 高闖;科技活動課程理論與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3 薛孝宏;論教學交往——理論的探究與現(xiàn)實的思考[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熊青玲;普通物理實驗課程標準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黃愛鋒;面向21世紀我國體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體育教育專業(yè)本科課程發(fā)展的歷史回顧、展望及改革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施莉明;注重職教特色 構建新時期開放型德育課程體系[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7 鄧友超;走向主體間意義的教師主體性——教育工具的一個目標[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8 李潔;廣西普通高中課程:現(xiàn)狀及發(fā)展路向探索[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9 羅新兵;高中數(shù)學課程彈性化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10 趙大川;普通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構建與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以課題引領實踐 大膽推進課程改革 深入開展幼兒素質(zhì)教育——鄭州市汝河新區(qū)第一幼兒園[J];環(huán)境教育;2005年09期
2 唐酉遲;;幼兒園主題式課程改革[J];教育科研論壇;2003年09期
3 華愛華;;論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動態(tài)特征和教師心態(tài)[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6期
4 童瑤琴;;淺談推進幼兒園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幾點做法[J];新課程(教師);2010年07期
5 黃人頌;;對課程改革的設想[J];學前課程研究;2009年04期
6 陳海蓮;;淺談對幼兒園園本教研的認識[J];成功(教育);2008年09期
7 李敏誼;馮景;;流行背后的誤用與背離——反思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中運用多元智力理論的一些誤區(qū)[J];學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8 廈門市第十幼兒園課題研究組 ,鄒穎;主題探究活動中幼兒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9 沈亞琴;;珍視來自于孩子中的生成活動[J];考試周刊;2009年01期
10 趙寄石;;幼兒園綜合教育第二個十年研究的回顧[J];幼兒教育;2002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陸妹;;以鄉(xiāng)土體育文化為載體 探索課程園本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2 王春苗;;寧為安全操碎心,不讓意外傷孩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3 韓英;;淺談如何增強農(nóng)村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4 秦蓉;;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5 許彩霞;;探索幼兒園環(huán)保教育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6 郭莉;;淺談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7 孫曉榮;;教師心理健康與促進幼兒身心健康之我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8 昌文梅;;你會更加風采[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9 王芳;;利用農(nóng)村家庭資源,,增強幼兒的科學素質(zhì)[A];整合科普資源 優(yōu)化科教環(huán)境——第十五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論文匯編[C];2007年
10 李晶;;淺談德育在語言教學中的滲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徐州市子房山小學 陳紅艷;促使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與課程改革同步遞進[N];大眾科技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周波;全市鄉(xiāng)鎮(zhèn)都將建“標準幼兒園”[N];成都日報;2008年
3 策劃 首席記者 張國巍邋采寫 記者 王琳 劉暢 吳迪迪;小孩子怎樣長成“小大人”[N];鞍山日報 ;2008年
4 ;爭開小學課程幼兒園制造苦惱童年?[N];重慶商報;2005年
5 盧文潔;幼兒園小朋友也要學奧數(shù)?[N];廣州日報;2004年
6 通訊員 霍玫瑰;市幼兒園做好防暑降溫及衛(wèi)生防疫工作[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7年
7 本報記者 朱冊;特色幼教綻新花[N];大理日報(漢);2006年
8 初霞;哈市擬對幼兒園收費標準作較大調(diào)整[N];哈爾濱日報;2006年
9 記者 祁鵬娜 宋嬌 實習生 齊廣君;有幼兒園迎合家長"搶"小學內(nèi)容[N];石家莊日報;2006年
10 佘崢;幼兒園保育費每年可少交一個月[N];廈門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雁;一個農(nóng)村家庭式幼兒園園長辦園經(jīng)歷的敘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兒的倫理視界[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方鈞君;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資幼兒教育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永英;幼兒教師兒童學習觀變革之路探尋[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金梅;幼兒園戲劇綜合活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季云飛;幼兒教師實踐邏輯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葉小紅;幼兒自控能力發(fā)展與培養(yǎng)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柳倩;農(nóng)村學前兒童入學認知準備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喜海;論回歸童年的兒童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邱學青;邊緣兒童游戲治療的生態(tài)學取向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瓊霞;新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理性反思[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段霞;園長課程領導的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于冬青;幼兒園生成課程及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黃瑾;社會建構理論視野中的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康靜;蘭州市幼兒園一日生活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孫慧;蘭州市軍隊幼兒園精神文化現(xiàn)狀與思考[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亞娟;藝術欣賞過程中兒童的情感體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劉建華;幼兒園武術活動中師生互動現(xiàn)狀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9 邵小佩;重慶市主城區(qū)幼兒園表演游戲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劉瑜;關于幼兒環(huán)境意識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7101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71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