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qū)兒童繪本資源開發(fā)研究
本文關鍵詞:民族地區(qū)兒童繪本資源開發(fā)研究 出處:《西南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寧夏回族 兒童 繪本 繪本資源開發(fā)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當今我國基礎教育中,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習任務正被納入到正常的教學目標中。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這方面沒有明確的要求,但從《綱要》的表述中,我們仍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幼兒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必要性:“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激發(fā)幼兒愛祖國的情感”。因此,我們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教育,對培養(yǎng)幼兒優(yōu)良的品格尤其重要。本文以繪本閱讀為主題,回族文化為背景,兒童的興趣愛好為前提,進行家園合作共同開發(fā)具有回族特色的兒童繪本資源。研究的基本思路:通過對課程資源、繪本資源開發(fā)和回族文化的相關文獻研究的梳理,發(fā)現(xiàn)我國近年來比較重視兒童繪本閱讀的研究,但繪本資源相對缺乏,更多的是引進國外的繪本材料,國內的適合兒童閱讀的經典繪本為數(shù)不多。本研究試圖從民族文化學的角度,挖掘適合兒童閱讀的繪本資源,發(fā)揚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起到一定拋磚引玉的作用。全文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緒論,主要探討了研究的理論背景,研究意義、概念的界定及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進行了寧夏回族歷史文化中早期教育的價值闡釋;第三部分理論基礎探討;第四、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點,通過兒童繪本資源開發(fā)的設計和民族地區(qū)兒童繪本資源開發(fā)的實踐進行展開;第六部分是成效與建議及其研究者的反思。研究的結果表明:開發(fā)具有回族特色的兒童繪本資源,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在幼兒園教育中,提升了兒童的閱讀、表達及動手操作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高了幼兒園閱讀特色水平,同時對有效開展家園合作,發(fā)揮家長在育兒教育方面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民族地區(qū)兒童繪本資源開發(fā)的理論體系;探索一些民族文化繪本資源開發(fā)的具體方式方法,為其他民族地區(qū)的同行提供具有實踐意義、可操作性的經驗。不足之處是在開展研究過程中,對民族文化的精髓把握的不夠,以至于運用到幼兒教育中有些牽強。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1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世榮;;西北回族文化困境論[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馬凱;張進平;;談回族文化的歷史貢獻[J];成功(教育);2012年01期
3 侯淑紅;;河南省回族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初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4 軍;《試論回族文化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J];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01期
5 李燕晨;試論回族文化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J];寧夏社會科學;1988年02期
6 ;《回族文學與回族文化》出版[J];回族研究;1991年01期
7 白崇人;回族歷史和回族文化斷想[J];回族研究;1991年04期
8 范玉梅;從風俗習慣看回族文化特點[J];回族研究;1991年04期
9 黃庭輝;論回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外結合型文化[J];云南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10 哈正利;試論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J];回族研究;199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鋒;;當代回族文化的走向:在民族性和開放性之間[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蘇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tǒng)領回族文化研究工作[N];民主協(xié)商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魏萍;盤活整合回族文化資源[N];寧夏日報;2010年
3 記者 張曉芳 凌雁;毛如柏情系寧夏回族文化產業(yè)和余熱發(fā)電項目建設[N];寧夏日報;2012年
4 銀川市委黨校課題組 楊霞 執(zhí)筆;繁榮回族文化 助力經濟建設[N];寧夏日報;2012年
5 伊人;國家“九五”重點圖書《回族文化史》出版發(fā)行[N];云南日報;2000年
6 徐方聞;“四大工程”傳承與保護回族文化[N];西部時報;2007年
7 柳恩深;為民族“立言” 為昨天存照[N];包頭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鄭崢 高莉;傳承,讓回族文化吐芬芳[N];寧夏日報;2011年
9 金貴;發(fā)揮回族文化在構建和諧寧夏中的積極作用[N];寧夏日報;2006年
10 記者 房名名;馬平:搶救回族傳統(tǒng)文化必須抓緊時間實施[N];寧夏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丁菊霞;成長危機與發(fā)展向度[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龔黔蘭;信仰與美——回族文化的審美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文龍;民族地區(qū)兒童繪本資源開發(fā)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2 馬佳;山東青州回族文化變遷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8年
3 侯淑紅;河南省回族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4 康遠涵;天津市天穆鎮(zhèn)回族文化的變遷[D];云南大學;2015年
5 納雪沙;權變中的固守:文化哲學視域下的回族文化[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6 王琳;山西陽泉回族文化變遷研究[D];湖北民族學院;2014年
7 鄒昕;《寧夏回族文化圖史》翻譯(節(jié)譯)實踐報告[D];寧夏大學;2014年
8 崔娟娟;《寧夏回族文化圖史》(節(jié)選)翻譯實踐報告[D];寧夏大學;2014年
9 許靜珂;人類學視角下的回族文化產業(yè)研究[D];寧夏大學;2013年
10 馬穎;滇中納古鎮(zhèn)回族文化及其多元教育下的女性角色沖突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528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35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