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學位授權審核改革理念
[Abstract]:Graduate degree authorization aud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Service demand, improve quality" is the reform idea of graduate degree authorization audit system in China now and in a period of time to come.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degree authorization aud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ervice demand, improve qualit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blind application, increasing the scale of subject points, etc., which lead to waste of resources and quality crisis. In this study, 38 out of 68 academic committee members of the State Council were interviewed in a semi-structured way,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qualitative analysis software Nvivo8.0.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ademic degree committee members of the State Council agree with the concept of "service demand, improve quality", especially "improve quality" as the center of reform,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ssurance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f degree authorization audit.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and layout, perfec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devolve power to provincial level office, adjust the subject catalogue and regularize the degree authorization audit, and so on. However, whether to achieve regional balance in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whether quality assuranc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ird party assessment", who should be delegated authority and what powers should be delegated, whether the scale of graduate development should be expanded, and whether to face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There are some controversies on how to adjust the subject catalogue and whether the audit of degree authorization should be regularized. The modern degree authorization audit system should strike a proper balance between external demand and internal quality. Graduate degree authorization audit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op-level design, construct a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lear boundaries, cooperation among the state, province (city) and universities, optimize the structure and scientific layout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authorization points.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of regional graduate education's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o innovat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linkage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to embody its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rule of law, authority and normality, and to promote the high level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我國社會需求變化與學位授予體系發(fā)展前瞻研究”(15JZD041)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2015年度課題“學位授權審核辦法改革方案研究”(A2-2015Y0605-001)
【分類號】:G6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我校首次舉行研究生學位著裝授予儀式[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鄭勁松;;研究生學位評審檔案的管理與規(guī)范[J];蘭臺世界;2008年08期
3 劉新紅;樊潔;賈建國;張建;;建立研究生學位培養(yǎng)點評估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年28期
4 肖千紅;唐國華;;淺議高校研究生學位檔案的管理[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年29期
5 楊衛(wèi)東;略論研究生學位授權審核改革的組織因素[J];中國高等教育;2000年09期
6 李清;陳峰君;;試析高校研究生學位檔案的管理[J];蘭臺世界;2006年24期
7 霍明虹;;加強研究生學位質(zhì)量管理的幾點措施[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02期
8 李慶章;;中美研究生學位教育比較研究[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7年03期
9 武夷山;;提倡以學術為志業(yè)[J];科技導報;2008年07期
10 岳愛武;邱新法;;中國早期研究生學位制度的發(fā)展軌跡及其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應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對策[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2 靳貴珍;;美國研究生教育的歷史發(fā)展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賈云鵬;劉青秀;;我國研究生教育資源地域分布特點評析——基于省際視角的考察[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賈云鵬;;我國研究生教育資源地域配置變遷探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蔣希成;謝寧;張洋;田旭升;;中醫(yī)藥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討[A];第四屆中醫(yī)藥繼續(xù)教育高峰論壇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繼續(xù)教育分會換屆選舉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龔國芳;張海軍;;從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趨勢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A];中國煤炭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文集[C];2001年
7 米銀俊;黃慧民;;21世紀研究生教育發(fā)展思考[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8 李碧虹;;研究生教育的供需與培養(yǎng)質(zhì)量[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王賢;;風險投資資本組合理論對個人研究生教育投資的啟示[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徐敬建;;改革開放30年來甘肅研究生教育規(guī)模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關系分析[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沈新 特約記者 馬勝偉;撤銷兩名已畢業(yè)研究生學位[N];解放軍報;2013年
2 劉莉莉;法大學開“小丑”專業(yè),畢業(yè)將獲研究生學位[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3 本報特約記者 張路;重申研究生學位與論文直接掛鉤[N];工人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徐梅;研究生教育快速發(fā)展[N];貴州日報;2004年
5 湖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2003級碩士研究生 曾興無;探究中國的研究生教育[N];中國服飾報;2005年
6 符得團;堅持科學發(fā)展 優(yōu)化研究生教育結(jié)構(gòu)[N];光明日報;2006年
7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周葉中;科學發(fā)展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報;2008年
8 胡樂樂;研究生教育是時候該改革了[N];光明日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鄧暉;四問研究生教育的理想生態(tài)[N];光明日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黨朝暉 通訊員 吳秀霞;研究生教育在于崇尚學術[N];陜西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質(zhì)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4 許碩;治理理論視域下我國科研機構(gòu)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羅堯成;我國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世彬;中國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7 羅長富;研究生教育服務質(zhì)量管理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6年
8 查遠莉;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萬明;我國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10 彭莉君;我國高校研究生教育資源配置現(xiàn)狀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瑾琳;我國研究生學位授權質(zhì)量保證體系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2 孫楊;中國早期研究生教育(1902-1935)[D];蘇州大學;2008年
3 沈慧;研究生教育個人投資決策分析[D];天津大學;2007年
4 洪書生;新制度經(jīng)濟學視野下我國研究生教育制度變遷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雪;我國研究生教育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決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永偉;研究生教育目標的理性定位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7 郭菲菲;河北省研究生教育結(jié)構(gòu)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09年
8 劉騰;民國時期研究生教育的歷史考察與思考[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9 鄭浩;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fā)展歷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梁玲;建立我國研究生教育大基地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369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236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