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研究生教育與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的關(guān)系及啟示
本文選題:法國 + 研究生教育改革。 參考:《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20期
【摘要】:研究生教育與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研究生教育應主動將自身納入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的一部分。在研究法國研究生教育為適應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改革基礎上,分析了法國研究生教育與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間的相互促進作用。借鑒法國的經(jīng)驗,研究生教育應該成為加強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各行為主體聯(lián)系與合作的基點,研究生教育既是知識、技術(shù)、人才創(chuàng)新的基地,也應該成為加強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的抓手或立足點。
[Abstract]:Graduate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re mutually reinforcing and complementary. Graduate education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bring itself into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a series of reforms carried out by French graduate education to adap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rench graduate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rance, graduate education should become the basis for strengthening the links and cooperation among various actors i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graduate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base for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technology and talent, It should also become the grip or foothold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作者單位】: 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師范大學;
【分類號】:G643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銳鍔,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趨勢[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孫朝;大眾化高等教育發(fā)展中的結(jié)構(gòu)矛盾及其變革[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3 龔友德;科研中心論——對一種高教理念的探討[J];常熟高專學報;2001年06期
4 李敏;戰(zhàn)后美國科技政策對其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影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王全林;多元互補:中國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的戰(zhàn)略選擇[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5年02期
6 楊建生;廖明嵐;;法國高等教育質(zhì)量保障立法及啟示[J];高教論壇;2006年01期
7 安德智,張秀坤;美國研究生教育評介——歷史進程、特點及其對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啟示[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8 李素琴,朱靜然;美國聯(lián)邦科技政策與研究型大學的發(fā)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05年03期
9 方展畫;薛二勇;勞俊華;;碩士研究生學制國際比較及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10 李文兵;試論高校質(zhì)量保障評估機構(gòu)的中介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康全禮;;論本科教育[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韓映雄;高等教育質(zhì)量精細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汪懌;大學知識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正;中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質(zhì)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陳振中;論教育身份[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道紅;學位論文質(zhì)量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羅堯成;我國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侯建國;二戰(zhàn)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9 丁哲學;高層次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5年
10 康全禮;我國大學本科教育理念與教學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桑愛友;論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2 鐘怡;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美國專業(yè)碩士學位教育質(zhì)量控制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羅中瓊;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4 陳震;我國R&D經(jīng)費投入結(jié)構(gòu)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4年
5 高云峰;美國研究型大學與軍事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6 高軍;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生群體的特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7 殷慧;論大學教師投身教學[D];湖南大學;2005年
8 陳良偉;社會文化變遷與新時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9 王曉陸;建立并實施研究生培養(yǎng)淘汰機制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10 費斌;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賁向前;徐小欽;;國家技術(shù)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模式選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1期
2 張喜征;基于強聯(lián)系的創(chuàng)新性虛擬項目團隊知識整合研究[J];情報雜志;2005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寧;;留學法國指南[J];考試與招生;2011年Z1期
2 張士偉;石瑩;;談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李曉晨;;津沽大學的辦學特色及其影響[J];史學月刊;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桂琴;;法國耶穌會在華創(chuàng)辦高等教育滯后的原因探析——以天津工商大學為個案[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2 孫石月;;中國早期的神學留學生[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春莉;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是全面收費的改革[N];人民政協(xié)報;2005年
2 徐敏;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N];解放日報;2004年
3 本報通訊員 潘冬存 任剛 鄒宏;一片秀木正成林[N];光明日報;2003年
4 鄭拓;薩科齊親自再造法國大學體制[N];東方早報;2007年
5 本報駐巴黎記者 宋斌;法國大學生學習成本創(chuàng)新高[N];光明日報;2006年
6 嚴峻嶸;法國留學市場明年繼續(xù)“利好”[N];人才市場報;2006年
7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王曉輝;法國新總統(tǒng)籌劃大學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法國高教管理:中央集權(quán)、責任細化[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蘆龍軍;法國:大學生就業(yè)重視“提前量”[N];中國國門時報;2007年
10 徐敏 褚寧;復旦交大:漸進式推動研究生教改[N];解放日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迎爽;法國高等教育質(zhì)量保障歷史研究(20世紀80年代至今)[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401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194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