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高校研究生資助體系及其對地方院校教育管理的啟示
本文選題:研究生 + 資助體系 ; 參考:《教育與職業(yè)》2013年27期
【摘要】:隨著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的改革,研究生教育逐步實行交費上學,在此形勢下如何建立高效完善的研究生資助體系,是研究生培養(yǎng)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而地方院校相比部屬高校來說,所面臨的壓力更大,面臨的困難更復雜。文章介紹國外發(fā)達國家研究生資助現(xiàn)狀,分析其情況并吸取經(jīng)驗,為地方高校完善研究生資助體系提供了借鑒與啟示。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of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mechanism, graduate education gradually carries out paying fees to go to school. Under this situation, how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and perfect graduate suppor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facing the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reform. Compared with subordinate college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 more pressure and more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graduate student support in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ies, analyzes its situation and draws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and provides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perfect graduate student support system.
【作者單位】: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
【基金】:2010年廣東省研究生教育改革重點項目“培養(yǎng)機制改革背景下地方院校研究生資助體系優(yōu)化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0JGXM-ZD06)
【分類號】:G6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張民選;;英國大學生資助政策的演進與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2 包海芹;;美國研究生教育資助類型及特點[J];高教探索;2011年02期
3 馬晶;;日本高校學生資助體系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9期
4 諶曉芹;中外研究生入學與資助政策比較及我國的策略選擇[J];天中學刊;2005年04期
5 夏茂林;;美國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擔及資助特點對我國的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6 徐文;李東陽;;公平視角下研究生資助機制創(chuàng)新探析[J];武漢商業(yè)服務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7 許麗紅;;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改革下新資助體系的問題及對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世秀;;從英國大學的管理體制看大學管理[J];安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6年03期
2 李聯(lián)明,呂浩雪;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制約國際學生流向的主要因素[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汪輝;日本研究生院重點化政策及其對大學組織結構的影響[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4 袁祖望;;美國高校自治與自律的統(tǒng)一機制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5 高世橋,曲大成;高等學校投資效益的評價體系探討[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曲大成,杜會杰;試論人力資本投資理論與我國高等教育[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7 郭守剛;曲大成;;高等教育經(jīng)費籌措與加入WTO的挑戰(zhàn)[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8 葛蔓;;美國社區(qū)學院的辦學特點及啟示[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年01期
9 梁思影;陳健;;淺析高校貧困生認定現(xiàn)狀及存在的弊端[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10 曹修濤;仇玉鳳;陳曉靜;周曉萍;;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制度的優(yōu)化途徑[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志群;美國社區(qū)學院課程變革與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安錦;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促進政策與促進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3 徐小英;校企合作教育對技能型人才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4 王鳳羽;農(nóng)村職業(yè)教育財政投入問題研究[D];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5 王劍波;跨國高等教育理論與中國的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陳萬思;中國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勝任力模型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7 賀祖斌;中國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生態(tài)學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趙麗;跨國辦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羅堯成;我國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沈華;中國國家助學貸款多元化償還模型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海燕;大學生就業(yè)取向影響因素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毛寶勝;高校資助類獎助學金評定工作的問題及對策[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3 田燕飛;高校農(nóng)村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李新翔;哈佛大學博士研究生科研訓練方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娜;高職教育中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的“訂單式產(chǎn)學交替”教學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胡夢瓊;我國高校研究生資助體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張霞;培養(yǎng)機制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擔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8 趙姝;我國高校助學金制度的初步探索[D];復旦大學;2010年
9 王蒙;財政對貧困大學生的扶助方式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10 周紅星;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守福;主要發(fā)達國家高校收費實踐與理論的評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蔣笑莉,任強,鄭秀娥,陳凱旋;簡論研究生教育資助體系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薛二勇;;美國促進教育公平發(fā)展的政策體系——基于法律演化的視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4 勞拉絲·E·格拉蒂,張慧;英國的大學生資助[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5 曲正偉;;秩序的擴展: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教育政策的演進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4期
6 張志剛;;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生學費及資助情況淺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4期
7 張民選;;關于大學生資助政策發(fā)展的比較研究[J];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燕云捷;;高等教育消費的國際比較與啟示[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27期
9 尚智叢,王嵩;關于NSF資助研究生創(chuàng)新活動的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年08期
10 蘇紅娟;淺析20世紀日本育英會制度[J];日本問題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相豸,毛振芹;高校困難生資助體系的現(xiàn)狀與思考[J];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3年03期
2 趙小芳;袁琦;;了解研究生特點,完善研究生資助體系[J];北方經(jīng)貿(mào);2006年01期
3 王向紅;;論我國研究生研究資助體系的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年09期
4 朱偉;潘捷;;基于心理扶貧的貧困生資助對策[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1期
5 楊蜀康;蘇武江;王靜;;中美大學資助體系路徑選擇的比較研究及其啟示[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張虎;;心理資助與經(jīng)濟資助相結合構建新型資助體系的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年11期
7 趙可;袁本濤;王孫禺;;英國研究生資助體系的形成、發(fā)展及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8 蘇武江;;中美兩國大學資助體系的比較研究及啟示[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9 劉佳;;新資助體系下的助困資源公平分配制度探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10 鄔洪濤;;高校資助體系現(xiàn)狀的調查與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早;;對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幾點思考[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曹興澤;;我國研究生資助政策體系:現(xiàn)狀、問題及完善策略[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沙青;資助體系覆蓋各類困難學子[N];云南日報;2013年
2 實習生 劉娜;清華新資助體系“助困”和“育人”并重[N];科技日報;2006年
3 劉大江;成都構建教育資助體系[N];中國社會報;2007年
4 ;健全資助體系 創(chuàng)新工作舉措 促進教育公平[N];福建日報;2012年
5 山西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貿(mào)外語學院 任少華;我國高校資助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徐磊;我市社會資助體系不斷完善成效顯著[N];閩東日報;2014年
7 馮陳晨;新資助體系:“輸血”不全面,“造血”未成功[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8 薛暄;我校新資助體系實施成效顯著[N];新清華;2006年
9 記者 馮舒玲;我區(qū)實現(xiàn)殘疾生資助體系全覆蓋[N];寧夏日報;2009年
10 記者 鄭靜;健全資助體系 實現(xiàn)教育公平[N];臨汾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彥周;大學生發(fā)展型資助體系構建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2 王暉;高校研究生資助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3 高麗芝;中國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0年
4 胡夢瓊;我國高校研究生資助體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張軍麗;社會轉型期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6 歐陽恒岳;我國當前研究生資助體系運行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D];東北大學;2009年
7 王蕊;我國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蘇靜;蘭州大學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9 柴林林;高校新資助體系下的誠信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10 王平;我國高校貧困學生資助體系的構建與發(fā)展[D];中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696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1869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