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學習力的特點與養(yǎng)成策略
本文選題:研究生學習力 + 基于問題的學習 ; 參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年08期
【摘要】:認為當前我國研究生的學習力存在諸多問題,包括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方法上缺少問題意識,學習的自主性、創(chuàng)新性、交往性差等。指出要提高研究生的學習力,可以從內因與外因兩方面著手,激發(fā)研究生強烈而持久的學習動機;強化對研究生學習策略與方法的指導;加強課程學習與科研工作的聯(lián)系,同時還應該采取措施,提高研究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
[Abstract]: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including lack of motivation, lack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learning methods, autonomy, innovation, poor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we can start from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stimulate their strong and lasting learning motivation,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their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nd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iculum lear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At the same ti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graduate students' ability to acquire information, proces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6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陶艷紅,胡維治;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動力的剖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4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薇;企業(yè)學習力及其評價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玲,潘和平;對學習型組織創(chuàng)建中團隊學習的新思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 努爾力.阿不力孜;劉文曉;;提升大學生學習力之淺見[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3 楊為官,李楊;商業(yè)銀行學習模式與競爭力培育互動關系研究[J];金融論壇;2004年01期
4 吳勇軍,黎志成;組織學習力的系統(tǒng)動力學假設[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秦發(fā)盈;國外組織學習理論綜述與本土應答[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6 許正良;王利政;;論基于內在結構整合的企業(yè)核心競爭力培育機理[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6期
7 秦潔;;學習化小區(qū):構建學習化社會的重要途徑[J];教育科學;2005年06期
8 廖冰,何小洲,王章文;中小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組織學習力的提升[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9 王繼新;賈成凈;;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育知識管理策略[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年12期
10 肖久靈;顏光華;;組織知識內化的學習機制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楊雪梅;商業(yè)銀行組織創(chuàng)新機制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2 溫恒福;教育創(chuàng)新組織的領導與管理[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荊德剛;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經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4 張倩;基于知識管理的企業(yè)學習型組織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5 許學國;組織學習力提升機制研究[D];同濟大學;2005年
6 彭建娟;區(qū)域科技能力及其對產業(yè)結構調整和主導產業(yè)選擇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王國榮;組織學習視角:公司核心競爭力與組織學習方式相關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8 陳金國;瓦斯管理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9 錢岡;基于集群式發(fā)展觀與動態(tài)能力觀的高新區(qū)競爭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永學;學習型組織文化模式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3年
2 秦敏;信息技術在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中的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劉偉;我國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應用研究[D];河海大學;2003年
4 程奇;基于組織特征的組織學習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4年
5 楊彩霞;轉型領導與組織聚變的關系及其在學校中應用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6 謝春紅;欠發(fā)達地區(qū)創(chuàng)建學習型城鎮(zhèn)的可行性研究[D];廣西大學;2004年
7 王利政;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結構模型及評價體系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8 梁毅;探尋學習型領導——一項關于中學校長的質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少潔;企業(yè)學習模式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10 張軍;東升鄉(xiāng)城市化進程中的人力資源對策[D];清華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吳曉波;動態(tài)學習與企業(yè)的核心能力[J];管理工程學報;2000年S1期
2 陳國權;組織與環(huán)境的關系及組織學習[J];管理科學學報;2001年05期
3 陳國權,李贊斌;學習型組織中的“學習主體”類型與案例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2年04期
4 青平;國外組織學習理論的新進展[J];經濟師;2003年05期
5 張忠維;管理科學的變革——析《第五項修煉》的有機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04期
6 鄭文兵,李曉芬;企業(yè)應付變化的戰(zhàn)略:漸進主義——一種基于組織學習的分析框架[J];科研管理;2003年05期
7 吳勇軍;企業(yè)學習力辨析[J];學術交流;2004年03期
8 周學紅;當代大學生學習動機淺議[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9 陳國權;學習型組織的過程模型、本質特征和設計原則[J];中國管理科學;2002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呂曉俊;組織中員工心智模式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正衛(wèi);動態(tài)環(huán)境條件下的組織學習與企業(yè)績效[D];浙江大學;2003年
3 原獻學;組織學習動力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劉璇華;基于核心能力的企業(yè)組織創(chuàng)新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余耀華;公司層面的核心競爭力戰(zhàn)略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2年
2 曾永學;學習型組織文化模式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3年
3 程紅莉;學習型企業(yè)及其組織學習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幼如;宋乃慶;劉鳴;;基于問題的網絡課堂協(xié)作知識建構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嚴嘉琳;;PBL教學模式在“傳熱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04期
3 王濟華;;“基于問題的學習”(PBL)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3期
4 江曉春;;PBL教學法在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0年21期
5 夏璐;;基于問題的學習(PBL)在專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17期
6 林惠昆;;PBL教學模式在高職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2010年07期
7 范國棟;;基于問題的學習與唐宋詩詞格律教學“三部曲”[J];文教資料;2010年27期
8 錢玉英;;化學課堂教學中基于問題的學習——新課程理念下有效課堂教學初探[J];化學教與學;2010年10期
9 池麗萍;;基于問題的學習:一條實現(xiàn)學前兒童素質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J];學前課程研究;2009年02期
10 范華英;傅風華;張雷明;于昕;于蓮波;朱梅;;PBL在藥學專業(yè)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中的嘗試[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魏睦新;謝立群;;中西醫(yī)結合教育的熱點問題再探[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臨床教學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陳靜;秦忠;陳云志;;《中醫(yī)診斷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設計與實施初探[A];全國第十一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軍;;PBL教學法在外科教學中的應用[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周圍血管病分會2010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4 萬興麗;趙秀芳;郭秀靜;;神經內科本科護生交叉見習的帶教模式探討[A];全國護理教育研討會暨第2次護理學院(校)長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馬忠;;基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型課程設計與實施[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Lars Hein;Mogens Myrup Andreasen;Benoit Eynard;秦現(xiàn)生;唐虹;趙春紅;;面向設計的機電工程師培訓課程[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呼和浩特市第十七中學 沈杏林;學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方法和途徑[N];呼和浩特日報(漢);2010年
2 本報記者 施嘉奇;“問題”的力量[N];文匯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謝幼如;網絡課堂協(xié)作知識建構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華;PBL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燁;本科論文課中學生研究能力發(fā)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章晶晶;PBL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佳利;LAMS環(huán)境下問題導向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5 周瑩;醫(yī)學人文融入醫(yī)學專業(yè)PBL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6 范曉峰;PBL模式在高職《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麗莉;基于問題的學習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8 丁曉蔚;國外“基于問題的學習”的研究及其對“研究性學習”的啟示[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梁燕;基于網絡的PBL學生評價體系的構建[D];復旦大學;2009年
10 王錦忠;基于問題的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方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7982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179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