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性:學校低效管理研究新視角
本文關鍵詞:復雜性:學校低效管理研究新視角 出處:《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學校低效管理是學校管理過程中的復雜性因素造成的。解決學校低效管理的策略是:1.確定學校管理的短期目標;2.關注管理中的各種因素,及時鑒別出初始敏感性因素;3.改變思維方式,重新設計權力使用形式;4.使學校成為自組織系統(tǒng);5.利用學校中的影子系統(tǒng),使學校進入創(chuàng)新性空間。
[Abstract]:The inefficient management of schools is caused by the complex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school management. The strategy to solve the inefficient management of schools is: 1. Determine the short-term objectives of school management; 2. Pay attention to all kinds of factors in management and identify the initial sensitive factors in time; 3. Changing the mode of thinking and redesigning the use of power; 4. Making schools a self-organizing system; 5. Make use of the shadow system in the school to make the school enter the innovative space.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系
【分類號】:G471
【正文快照】: 學校管理效能研究,,是當代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不同學者從各個不同角度來分析學校低效管理的原因。復雜性,是一個組織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特點之一。本文擬從一個新的視角———學校管理的復雜性來分析學校低效管理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學校低效管理、提高學校管理效能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常蕤,馬志凌,佘少華;課程走向自組織——后現(xiàn)代課程理論之復雜性解讀[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2 趙光武;還原論與整體論相結合探索復雜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3 韓永學;“后結構主義”思維框架下的企業(yè)生命有機體理論研究[J];北方論叢;2005年03期
4 吳昊,楊梅英,陳良猷;企業(yè)間合作競爭關系的自組織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許志紅;自組織理論視野下的學校自主辦學[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王飛;新時期組織文化制度化建設新探[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楊曉;;復雜哲學視野中的終身教育[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8 黃娟;混沌理論對傳統(tǒng)教學設計的沖擊和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宋學鋒;復雜性科學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05年01期
10 劉洪;王玉峰;;復雜適應組織的特征[J];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顏澤賢;;復雜適應系統(tǒng):理論與應用[A];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文件[C];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宏鐘;基于多智能體的整體建模仿真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2 林瑞基;組織人口生態(tài)理論及其相關管理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3 焦長勇;基于領導駕御力的多角化經營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4 滕軍紅;整體與適應——復雜性科學對建筑學的啟示[D];天津大學;2003年
5 張勇強;城市空間發(fā)展自組織研究——深圳為例[D];東南大學;2003年
6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容到經驗的轉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雷;合作的演化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8 原獻學;組織學習動力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良;供應鏈成員關系若干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10 楊雪梅;商業(yè)銀行組織創(chuàng)新機制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燦新;復雜性思維方式視野中的教育理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謝梅;網(wǎng)絡經濟時代企業(yè)文化的再造[D];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3 王中越;中西醫(yī)碰撞與結合的哲學思考[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2年
4 李世佳;我國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部門組織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5 趙法茂;生命科學史視野中的知識發(fā)生過程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鄭潔;組織變革下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的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4年
7 楊欣;基于混沌算法的信息安全系統(tǒng)的研究及其實現(xiàn)[D];重慶大學;2004年
8 肖衛(wèi)兵;杜威課程論的后現(xiàn)代意蘊[D];蘇州大學;2004年
9 徐曉曼;失業(yè)風險預警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周學忠;復雜性思想:開創(chuàng)人類思維范式新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編后[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2 魏澤民;評《騎兵之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3 劉國智;十五名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出國考察[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80年04期
4 韓劍非;社會主義經歷著歷史考驗——當代西方社會主義論[J];甘肅社會科學;1980年02期
5 劉景清;娭李準小姫的人物形象和藝術特色[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6 王獻永 ,王文彬;尊重事實 尊重歷史——從《回憶魯迅》看馮雪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7 安孫子友行 ,陳祥達;定時制高級中學學生體力的狀況和體育[J];安徽體育科技;1980年01期
8 何瑞琨;;改革高等院校管理的幾個問題[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6期
9 李榮峰;;政論文教學中的論點辨析[J];四川教育;1980年04期
10 張世祿;;漢語同源詞的孳乳[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荊東;黃鳳崗;林良驥;;艦船輻射噪聲雙譜特征的提取[A];中國聲學學會1999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99]論文集[C];1999年
2 劉增武;蔡悅斌;;基于K-L變換的船舶噪聲特征向量的降維處理[A];中國聲學學會1999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99]論文集[C];1999年
3 張昀;;分子系統(tǒng)學與古生物學結合推斷真核生物的進化譜系[A];中國動物科學研究——中國動物學會第十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及中國動物學會65周年年會論文集[C];1999年
4 張知彬;;增速進化,還是減速進化[A];中國動物科學研究——中國動物學會第十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及中國動物學會65周年年會論文集[C];1999年
5 戴汝為;李夏;;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的若干問題[A];科技進步與學科發(fā)展——“科學技術面向新世紀”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6 俞嘉第;;中型水庫運行管理的隨機動態(tài)決策方法問題[A];科學決策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六次年會論文集[C];1990年
7 張智光;;離散與連續(xù)混合多變量隨機決策方法及其在水環(huán)境—經濟系統(tǒng)中的應用[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1卷)[C];1991年
8 陳天榮;;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的定量評價[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2卷)[C];1993年
9 齊二石;;離散事件動態(tài)系統(tǒng)及其研究概況[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2卷)[C];1993年
10 趙宏;;面向開放復雜性大系統(tǒng)的I~3DSS[A];復雜巨系統(tǒng)理論·方法·應用——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山西省晉城市第三中學校 李國英;學校管理中的動態(tài)意識[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儲召生;減負:學校還能做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江蘇錫山市華莊高級中學 王惠東;“學生主體性”管理模式初探[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鐘悅;民辦學校管理服務的探索者[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王景斌;學校管理的新理念:依法治校[N];法制日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馬國圣 梁海濤;保姆式管理:是耶?非耶?[N];河北日報;2000年
7 ;關注農村“高中熱”[N];江西日報;2000年
8 ;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N];科學時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李明;中小學校長不持證就下崗[N];遼寧日報;2000年
10 本報評論員;認清重要性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N];人民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愛華;“突現(xiàn)論”中的哲學問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江志松;元胞自動機的語法復雜性[D];蘇州大學;2001年
3 徐曉剛;設計結構矩陣研究及其在設計管理中的應用[D];重慶大學;2002年
4 劉國永;德性涌現(xiàn)與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賈燕;供需鏈設計優(yōu)化模型及其復雜性問題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6 張海斌;應用自動微分的非精確牛頓方法及其推廣[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2年
7 劉文財;中國股票市場價格行為復雜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8 張保銀;經濟管理復雜適應系統(tǒng)理論與仿真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9 胡惠閔;指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學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學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樂群;歷史氣候復雜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埃迪;學校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實例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2 周文強;腦卒中中醫(yī)證型與臨床定量評定的相關性研究[D];福建中醫(yī)學院;2000年
3 高鳳花;教師職業(yè)道德評價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4 張一萍;朝鮮半島和平機制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5 郭剛;現(xiàn)代教學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規(guī)律及操作原則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6 佘紹揚;《學校管理中的短期行為的表現(xiàn)及防范》[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7 盧世浪;神經網(wǎng)絡與模糊集理論在實時洪水預報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8 閆團結;馮玉祥幕僚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9 何永棠;論《紅與黑》中于連形象的心理塑造[D];暨南大學;2001年
10 張朝枝;縣域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的系統(tǒng)思維方法與技術路徑——以湖南省資興市為例[D];中南林學院;2001年
本文編號:13602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360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