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師管理中的價值認同
本文關鍵詞:學校教師管理中的價值認同 出處:《教育科學》200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價值沖突 價值認同 價值實現(xiàn)和體現(xiàn)
【摘要】:在學校教師管理過程中強調(diào)價值認同,能夠更好地調(diào)動教師的主動性、激發(fā)組織合力,提高教師管理效能。本文重點闡述學校教師管理中價值認同的涵義及意義,并就如何發(fā)揮價值認同效力提出幾點對策和建議。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chool teacher management, the emphasis on value identification can better arouse the initiative of teachers, stimulate the resultant force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ers'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value identifi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school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value identification.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教科院 陜西師范大學教科院
【分類號】:G472
【正文快照】: 教師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其基本理念在于突出“以教師為本”的價值取向,而“以教師為本”的核心是價值認同。在教師管理中強調(diào)價值認同能夠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激發(fā)教師群體的凝聚力,從而為學校的發(fā)展帶來持久的推動力。一、學校教師管理中的教師價值、價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阮成武;教師專業(yè)形象的價值取向與現(xiàn)實建構[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江麗;“文化人”假設及其對現(xiàn)代管理的啟發(fā)[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年10期
3 徐擁軍;“知識人”假設與知識型員工激勵模式[J];經(jīng)濟師;2004年02期
4 曾旭晴;構建教師“學習型組織”的思考[J];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5 李烈;建設學習型組織 促進教師主動發(fā)展[J];人民教育;2003年10期
6 劉世玉;論經(jīng)濟活動中的人性假設與管理[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7 陳海芹;學習型組織理論在教師管理中的應用[J];蘇州鐵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8 汪信硯;全球化中的價值認同與價值觀沖突[J];哲學研究;2002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大友;政治本體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1期
2 楊競業(yè);人的本質(zhì)的多維哲學反思——以“經(jīng)驗的預設”與“預設的經(jīng)驗”為路徑[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華;;略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動力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4 稅尚軍;;正視問題 突出重點 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剛;;保障農(nóng)民主體地位是新農(nóng)村建設的關鍵[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7 鄧宏烈;;論康德哲學的批判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8 李銀兵;;淺析馬克思自由觀的科學含義、基本特點和基本內(nèi)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9 白立強;;唯物史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10 胡豐順;;略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四個堅定不移”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東紅;王國壇;;奧林匹克精神與和諧社會的契合[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2 高國希;;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3 晏輝;;在公共生活與私人生活之間:傳統(tǒng)倫理的現(xiàn)代境遇[A];傳統(tǒng)倫理與現(xiàn)代社會——第15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論文匯編(一)[C];2007年
4 劉建榮;;公共秩序——人類德性與理性之維[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5 謝軍;;倫理意義上的“公共文明”淺探[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6 陳進華;;中韓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較研究[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7 楊明;張偉;;也談社會公共倫理——基于個體社會角色的一種思考[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8 朱金瑞;全榮花;;企業(yè)安全發(fā)展的倫理意蘊[A];第16回韓中倫理學國際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陳春萍;葉幸男;;中華民族精神與民族經(jīng)濟發(fā)展[A];“傳承人文奧運精神,,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科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吳細玲;謝松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的缺失與建構[A];倫理視野下的社會發(fā)展——第17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任雪萍;企業(yè)管理價值生態(tài)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李曉霞;中國基層公務員素質(zhì)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馮世明;公元前3世紀—公元4世紀匈奴國家形態(tài)的演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劉宇輝;高等教育視角下的人力資本投資與經(jīng)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10 蘇彥新;近代西歐大陸私法的歷史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三三;基于新農(nóng)村視角下的農(nóng)民宗教信仰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周榮;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nóng)村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韓家勤;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xiàn)路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6 路明;企業(yè)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jié)合的機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7 黃桂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構建[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8 孫春萌;奧運會開幕式多元文化及價值探討[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9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10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2 汪濤,尹博;學習型組織芻議[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9年07期
3 賈貴生;人性假設——企業(yè)管理理論的哲學基礎[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4 韓順平;企業(yè)家的自我咨詢[J];企業(yè)管理;1988年10期
5 劉世玉;論經(jīng)濟活動中的人性假設與管理[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6 何吉成;知識經(jīng)濟與“學習型組織”[J];山西科技;1998年04期
7 張軒遠;人性假設討論及由此引發(fā)的企業(yè)家激勵方式[J];西安科技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8 張聲雄;學習型組織的時代意義及在中國的發(fā)展[J];云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9 陳國權,馬萌;組織學習──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管理科學;2000年01期
10 閻德明;學校管理學回顧與前瞻[J];中小學管理;199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嘉清;教師管理應當“軟”[J];中小學管理;1996年02期
2 張衛(wèi)波;;自律 自發(fā) 自主——淺談教師管理文化[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9期
3 李占魁;檔案在教師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學管理;1997年04期
4 柳克方;;價值認同與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教育[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姚炎昕;;基于心理契約視閾下的教師管理[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1年07期
6 彭劍飛;教師隊伍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管理;1998年Z1期
7 梁X;葉志德;;高職院校教師績效考核的探討[J];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李俊杰;;柔性管理視角下的高職教師管理啟示[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9 桂慶平;;論評估主體多元化與價值主體多元化[J];大學(學術版);2011年04期
10 孫國春;;精細管理在教師管理中的誤用與改進[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閆順利;;轉(zhuǎn)型中的價值沖突及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認同[A];第六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1年
2 唐玲;;政府作為與社會主導價值觀的弘揚[A];討論“三個代表”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邸軍蓮;雷育蓮;;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中應處理好的幾對矛盾[A];討論“三個代表”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楊俊一;;中西文化模式的價值沖突與整合[A];社會轉(zhuǎn)型與價值觀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0年
5 黃力之;;從當前中國社會思潮看轉(zhuǎn)型期的價值沖突[A];社會轉(zhuǎn)型與價值觀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0年
6 盧鳳鵬;;構建和諧大學中的幾組價值沖突[A];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討會文章選編[C];2007年
7 王萍萍;;社會工作實踐中價值認同的困境——以貴陽市“關愛老人·青春行動”活動為例[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王召芬;;教師管理中的領導藝術[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宋玉林;;略論民辦學校教師管理的市場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王海平;;價值沖突與軍人理想信念建設[A];理想·信念·信仰與價值觀——全國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薇薇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哈貝馬斯調(diào)節(jié)價值沖突的規(guī)范視角[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前線》雜志社總編輯 劉陳德;人文北京的價值認同[N];北京日報;2011年
3 楊光海;教師管理中的五條“變味兒”管理[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趙東星;淺談企業(yè)教師管理[N];貴州政協(xié)報;2005年
5 山東省膠南市濱海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 徐吉志;尋找教師管理的“平衡點”[N];江蘇教育報;2009年
6 周如俊;給教師管理留點“空白”[N];中國教育報;2010年
7 李玉芳 劉寶團 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一中;教師管理應堅持的基本原則[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本報評論員;健全教師管理制度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N];中國教育報;2010年
9 王兆正;教師管理中的柔性力量[N];江蘇教育報;2009年
10 謝彥紅 山東濱州學院教育科學系講師;韓國教師管理體現(xiàn)多維性[N];天津教育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均;當代中國轉(zhuǎn)型社會的政治認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宋聯(lián)江;民族復興視域中的人民軍隊價值認同史論[D];南京大學;2011年
3 陳章龍;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價值沖突與主導價值觀的確立[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儉;基于價值尊重與價值認同的教育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孫華;大學公共危機:發(fā)育與治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卓澤淵;法的價值總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吉標;規(guī)范與自由[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朱虹;社會中介組織的倫理審思[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9 楊鮮蘭;經(jīng)濟全球化條件下人的發(fā)展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10 劉艷萍;失去文化認同的文明[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源;中小學教師和諧管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韋敏;學校管理中心理契約的構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呂丹;韓國高校教師管理研究及對中國的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程利娟;明代前中期國子監(jiān)教師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5 么琳;組織文化視角下大學教師管理的探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寶斌;促進人性的健康發(fā)展和無限深化[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楊美智子;消費社會的價值沖突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夏英;小學教師的日常生活與自主發(fā)展之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9 周波;新課改背景下教學價值沖突與調(diào)適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張旭揚;試論我國中小學教師管理激勵模式構建[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3424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34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