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推進小班化教育:理念、舉措、成效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plan, th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situ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regional students, Yangpu District takes the small-class edu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xplores the regional promotion model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rough several stages: pre-judgment, experiment, choice and promotion. In the value choice of the government decision, it fully embodies the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 first"; in the reform goal, it refers directly to the refor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and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and so on. Strengthen the regional planning and professional guidance, forming a point-to-face integration, regional school cooper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promotion mechanism.
【作者單位】: 上海市楊浦區(qū)教育局;
【分類號】:G4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峰;;走向全納、精致與個別化[J];上海教育;2007年08期
2 王克忠;;小班化教育的意義[J];陜西教育(教學版);2009年Z1期
3 ;彰顯小班化教育魅力 探討精致教育真諦——全國首屆中小學小班化教育研討會暨環(huán)渤海地區(qū)論壇在大連市西崗區(qū)成功召開[J];中小學管理;2010年09期
4 毛放,張錦堂,金禮福,馬麗敏,趙鉅俊,張軍,俞吉祥;小班化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6期
5 李永旺;小班化教育的實踐探索與反思[J];文教資料;2005年20期
6 ;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搖籃——關于虹口區(qū)實施小班化教育的實踐思考[J];上海教育;1998年06期
7 薛國鳳;關于中美兩國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8 張澤科;個體生命成長的優(yōu)化路線——銀都小學小班化教育解讀[J];教師之友;2005年02期
9 周文海;楊林國;;教育名城建設之路上的南京小班化教育[J];江蘇教育研究;2009年24期
10 張文迅;;我眼中的小班化教育[J];幼兒教育;2000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義軍;梁映;;高職空調工程技術應用實務課程改革與實踐[A];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究——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林李云;;課程改革下的中學化學教學[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4年
3 吳慧媛;;《機械制造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A];2005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5年
4 孟雪征;曹相生;;給水排水工程“水工藝設備基礎”課程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5 趙金平;;關于高中階段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6 鄧暉;郭祥瑞;;土木工程專業(yè)《測量學》課程改革探討[A];廣東省測繪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5年
7 賀玲芳;;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初探[A];第五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1)[C];2008年
8 董節(jié)英;;建國初期高等學校的課程改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孟黎清;;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材料力學課程改革中的主動性[A];世紀之交的力學教學——教學經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10 張義忠;張克猛;范曉軍;;當前理論力學課程改革中的幾個問題與對策[A];世紀之交的力學教學——教學經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城區(qū)北石槽小學校長 李會紅;“小班化教育”——未來教育發(fā)展的趨勢[N];長治日報;2005年
2 特約記者 呂東浩;大連市西崗區(qū)政協(xié)助力打造小班化教育特色品牌[N];友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茅衛(wèi)東;沛城鎮(zhèn)的小班化教育探索之路[N];中國教師報;2009年
4 孫冬懷 記者 于洪全;西崗區(qū)小班化教育成果在全市示范[N];大連日報;2009年
5 記者 任娓娓;開學第一天,“小班化”試點全面啟動[N];紹興日報;2010年
6 通訊員 黃永生;《馬鞍山市小班化教育的方略與實踐范式研究》通過鑒定[N];馬鞍山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李林霞 沈佳;“小班化教育”迎澤實驗[N];山西日報;2009年
8 西崗區(qū)教育局局長 李生濱;推進小班化教育 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N];大連日報;2010年
9 記者 蘇軍;小班化成創(chuàng)新教育“新窗口”[N];文匯報;2010年
10 記者 陳韶旭;三年內推行初中小班化教育[N];文匯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何珊云;民間公益組織與課程改革治理機制創(chuàng)新[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澤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適切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彭澤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評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朝輝;從管理走向領導[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姚志敏;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7 鄭家福;新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文化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唐麗芳;課程改革中的學校文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黔敏;德育學科課程:從理念到運行[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吳華;課程權力:從沖突走向制衡[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然;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班化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2 陳忠良;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中學物理教學法》課程改革的初步探索[D];蘇州大學;2002年
3 王麗;高中生物課程改革與試驗修訂本(必修)特點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呂杰昕;課程場域中的權力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何笛;音樂新課標的改革與實施[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6 吳敏;基礎教育中歷史雙語教學的探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劉思勝;小學課程改革中若干問題的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黃瑞花;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分布式教師評價的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9 劉智慧;淺談生命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龐靜;新課程改革中初中數(shù)學思想方法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1981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19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