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關愛行為與兒童社會退縮行為——以兒童個體情緒調節(jié)為中介的實證研究
[Abstract]: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215 children in primary school,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care, a social environmental factor, and the cognitive factor of individual emotional regulation ability of school-age children on children's social withdrawal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mother and father care behavior to children social withdrawal behavior influence mechanis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ceptance and severe behavior of moth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ather, and the neglect of child by fath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other. There is no gender difference in maternal care, and fathers are more likely to ignore the needs of girls.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arenting behavior of mother and father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 patterns on children's withdrawal behavior: mother's ca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withdrawal behavior through children's individual emotional regulation variables; The father's caring behavior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hildren's social withdrawal behavior.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基金】:中山大學“211”專項基金;中山大學青年教師起步資助計劃(23000-3126171) 第四十七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100470967)
【分類號】:B84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丹群;;流動兒童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以上海市某中學為例[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寇_g;張慶鵬;;青少年親社會行為的概念表征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6年05期
3 張文新;城鄉(xiāng)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較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7年03期
4 王莉,陳會昌,陳欣銀;兒童2歲時情緒調節(jié)策略預測4歲時社會行為[J];心理學報;200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生追蹤調查課題組;安徽電大開放教育畢業(yè)生追蹤調查報告綜述[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2 朱祖林;開放教育畢業(yè)生追蹤調查問卷結構設計的信度效度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3 張同健;;基于數(shù)據(jù)檢驗的國有商業(yè)銀行資金業(yè)務內部控制績效系統(tǒng)微觀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4 葛明貴;漆文燁;;青少年知識利用影響因素問卷的編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5 劉敏嵐;;農(nóng)村青年教師壓力問卷的編制與統(tǒng)計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23期
6 張麗穎;李勝連;;基于協(xié)同管理理論的農(nóng)業(yè)企業(y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1期
7 馮誠;陳景秋;;對雇主品牌要素構成問題的實證分析——基于高校應屆畢業(yè)生對理想雇主的期望調查[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8 張瑛;王惠文;;結構方程模型在系統(tǒng)綜合評估指數(shù)中的應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郝文杰;鞠曉峰;;企業(yè)研發(fā)團隊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10 程靜靜;何明;劉運洲;呂洪燕;修琪;;運動員自我控制能力問卷的編制與應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段華洽;徐俊峰;;初級公務員素質模型構建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實證分析[A];基于全球視角的人力資源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國際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第六屆亞洲年會論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2 臧志彭;李廉水;;事業(yè)單位科技人員工作滿意度的實證研究[A];基于全球視角的人力資源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國際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第六屆亞洲年會論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3 王紓;;作為中介的學生學習性投入:大學學習經(jīng)驗影響學習收獲的路徑分析[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張言彩;韓玉啟;;轉換障礙對滿意和重復購買意圖影響的實證分析[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一)[C];2007年
5 陳曉紅;王傅強;;我國東中西部中小企業(yè)外部環(huán)境的實證比較研究[A];湖南省經(jīng)濟學學會年會暨科學發(fā)展觀與湖南經(jīng)濟協(xié)調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許欣;王斌;;高校教練員工作-家庭沖突現(xiàn)狀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鄭冬東;程巖;;基于權重K-Means聚類的定向營銷研究[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8 張鳳超;尤樹洋;;顧客參與、學習、享樂如何實現(xiàn)顧客滿意——基于DIY零售業(yè)態(tài)的實證研究[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市場營銷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9 彭正銀;包鳳耐;韓煒;;雙網(wǎng)融合視角下的企業(yè)治理績效研究——基于連鎖董事網(wǎng)與關聯(lián)方網(wǎng)絡的分析[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10 劉亞軍;和金生;張藝;;企業(yè)智力資本、吸收能力對技術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基于制造業(yè)的實證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沁;思維風格、聽力學習策略與學業(yè)成績[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劉鳳閣;L2MSS理論視角下的中國英語二語學習者學習動機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喻登科;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管理績效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董媛媛;我國大型企業(yè)原始創(chuàng)新機制構建與能力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李思志;網(wǎng)絡購物感知風險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6 劉嘉瑩;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統(tǒng)構建及其運行優(yōu)化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7 朱俊;面向價值融合的全面顧客參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趙書松;動機視角的績效考核對員工知識共享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質公園核心競爭力及其評價[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孫瑩;企業(yè)人格視域中的企業(yè)聲譽評價體系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斌;產(chǎn)業(yè)鏈視角下種子價值分配理論模型及實證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史永鳳;保險行業(yè)職業(yè)經(jīng)理人勝任力模型及其績效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侯胤光;基于SEM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活動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周楠;煤炭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指數(shù)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安翠林;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問卷編制與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吳召山;大眾休閑品牌服裝服務質量問題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7 侯磊;大型軍工產(chǎn)品設計中的知識共享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寧吉鳳;職場員工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柳中華;大學生就業(yè)壓力、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感與擇業(yè)焦慮的關系[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陳石;高校碩士研究生勝任特征模型與培養(yǎng)績效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國良;社會認知視野中的親社會行為[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2 李彥章;父母教養(yǎng)方式影響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年02期
3 應湘;葉小紅;;外來工與城市居民家庭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調查研究[J];教育導刊;2007年09期
4 寇_g;如何評價青少年群體中的親社會行為[J];教育科學;2005年01期
5 周芳;流動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教育干預[J];教育科學研究;2002年11期
6 帥慶;;論流動人口家庭文化對子女家庭教育的影響[J];青年探索;2008年03期
7 趙娟;南京市流動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調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8期
8 潘玉進;金笑笑;楊青影;王婕;陳顯躍;;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孤獨感的調查研究[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9 王莉,陳會昌,陳欣銀,岳永華;兩歲兒童情緒調節(jié)策略與其問題行為[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1年03期
10 寇_g,付馬,馬艷;初中生認同的親社會行為的初步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國雄;教師課前心理準備和情緒調節(jié)[J];安徽教育;1991年Z1期
2 袁錦芳,牛秀奎;如何調節(jié)考場情緒[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3 閆榮雙;兒童情緒調節(jié)研究方法初探[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聶勝昀;馬惠霞;;表象與情緒及表象的情緒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07期
5 湯冬玲;董妍;俞國良;文書鋒;;情緒調節(jié)自我效能感:一個新的研究主題[J];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04期
6 田寶,陳艷玲,周鴻兵,邢淑琴;情緒調節(jié)教學模式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7 ;挫敗后的情緒調節(jié)[J];父母必讀;2009年10期
8 陳友慶;葉玉紅;;幼兒負性情緒的特點及其調節(jié)[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年01期
9 劉杰,張蓉;淺談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lián)合學報;2002年04期
10 王家鶴;;情緒調節(jié):國外理論和實證研究的新視角[J];社會心理科學;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鳴鳴;張野;;淺述無意識情緒調節(jié)的研究[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2 詹向紅;喬明琦;張惠云;劉勝利;;在正常人群開展肝疏泄實驗研究的思考與探索[A];第六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基礎理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湖南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y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莉;陳會昌;陳欣銀;;情緒調節(jié)在兒童發(fā)展中的意義[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4 黃敏兒;郭德俊;;情緒調節(jié)過程:生理反應、主觀感受及表情行為的變化[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5 程紅玲;陳維政;;工作中情緒調節(jié)行為的決策機制與關鍵影響因素: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6 胡婷;王爭艷;;依戀與情緒調節(jié)的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肖慧琳;李衛(wèi)鋒;;在不確定環(huán)境下的高管決策的情緒調節(jié)機制—基于準實驗現(xiàn)場的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8 魏義梅;;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宋軍;鄧艷艷;王江平;;試論韻律操對中學女生情緒調節(jié)的作用[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鄧玉琴;孟長治;劉興華;;關于覺知訓練情緒調節(jié)效果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鑫 周仁來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掃描國際主要情緒調節(jié)研究中心(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趙鑫 周仁來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掃描國際主要情緒調節(jié)研究中心(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楊利昆;疲勞發(fā)生與情緒調節(jié)[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0年
4 本報特約記者 朱麗麗;看球太激動 當心看出病[N];健康時報;2004年
5 丁衛(wèi)紅(作者單位:蕪湖市體委業(yè)余體校);網(wǎng)球比賽重在情緒調節(jié)[N];安徽經(jīng)濟報;2005年
6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 俞國良;尋找青少年情緒變化的“閥門”[N];中國教育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張羽;貴陽心理咨詢存四大誤區(qū)[N];法制生活報;2007年
8 ;春節(jié)不可缺少的三類素菜[N];中國食品報;2008年
9 東方;預防“情緒中暑”[N];中國質量報;2003年
10 張星;情緒也會中暑[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文海;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馬偉娜;情緒調節(jié)內隱態(tài)度對情緒反應的調整機制及其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慶霞;青少年恐懼情緒及調節(jié)發(fā)展的fMRI和EEG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4 方平;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發(fā)展特征及相關因素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5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風格與攻擊行為[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6 蔣長好;大中學生面部表情加工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7 呂靜;腦力疲勞狀態(tài)下注意特征及情緒變化的ERP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8 劉啟剛;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結構、影響因素及對學校適應的意義[D];吉林大學;2009年
9 李京誠;不同放松方法的心理訓練對主觀松馳感和自主生理反應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10 雷鳴;PTSD大學生的認知情緒特征與心理復原[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嵇家俊;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能力及其與家庭功能的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肖穎;3-5歲兒童情緒調節(jié)策略及情緒調節(jié)認知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盧玲;促進4-5歲幼兒情緒調節(jié)能力發(fā)展的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唐文文;情緒調節(jié)的發(fā)展研究及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丁相玲;中學生情緒調節(jié)困難特點及教育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邸莎;高一新生情緒調節(jié)的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袁金秀;初二學生認知情緒調節(jié)能力現(xiàn)狀調查及干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秦榮彩;4-6歲幼兒心臟迷走神經(jīng)張力與情緒反應性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的關系[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王楠;具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勞教人員的認知情緒調節(jié)因素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彭潤雨;網(wǎng)絡游戲成癮大學生社會技能與情緒調節(jié)的關系[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701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17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