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變革過程中的風險評估及控制——以靜安區(qū)學校實施“輕負擔、高質量”的變革為例
[Abstract]:Any reform is accompanied by risk. Because of its special nature, educational reform is more easy to magnify its risk, and needs a healthy risk control mechanism to protect it. Through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school, Jingan District provides the risk control suggestions for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participating in the national project research in each research stage, and helps the school to pay attention to, reasonably and scientifically control the risks that may be brought by the change. Make the process of school reform more standardized, rigorous, effective.
【作者單位】: 上海市靜安區(qū)教育學院;
【基金】:靜安區(qū)教育局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提高中小學生學業(yè)效能‘:輕負擔、高質量’的實證研究”(課題批準號:DHA080092) 上海市教育科學重點項目“以增強軟實力為核心,區(qū)域推進學校效能提升的研究”(課題批準號:A0606)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G52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朱麗;;風險:教育改革的固有之維[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Z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彭懷祖;;各學科大學生招生數(shù)量評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2 余秀蘭;;教育改革的風險及其防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家成;論學校變革中的力量集聚[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4年10期
2 錢民輝;對教育變革命題的再檢討[J];教育評論;1996年05期
3 任永澤;;教育變革:現(xiàn)實與理想[J];吉林教育;2009年27期
4 王萬俊;略論教育變革的阻抗[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5 吳仁英;影響美國20世紀教育變革的重要研究及啟示[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5年01期
6 趙成亮;;教育變革的一條可能路徑——教育變革之批評和組織行為學觀照[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年20期
7 柴振榮;澳大利亞學校變革中帶頭人的作用:述評[J];管理科學文摘;1994年02期
8 王萬俊;有計劃教育變革:含義與阻抗[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9 芮彭年;尋找教育變革的力量[J];中國圖書評論;2002年10期
10 李政濤;轉型性變革中的“學校中間組織”[J];中小學管理;2005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變革的比較及其對中國的啟示[A];人文社會科學與當代中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2003年度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2 李桂英;陳丹萍;王立新;;合作學習對中學生心理因素促進效應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3 俞驚鴻;;聚焦研修深化管理實現(xiàn)區(qū)域科技總輔導員的專業(yè)成長[A];創(chuàng)新在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匯編[C];2006年
4 季蘋;;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述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5 季蘋;;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劉惠林;;關于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與變革問題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7 劉惠林;;關于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與變革問題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8 劉正偉;;論江蘇教育近代化[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三)[C];2009年
9 劉正偉;;論江蘇教育近代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4)——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10 劉黎明;;試論斯賓塞的興趣教育思想[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教育學部副部長 黃榮懷;信息化助力教育變革: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李瑾瑜;讓學生真正參與學校變革[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徐啟建;王俊:學校變革要以“課堂”為本[N];中國教育報;2009年
4 張新艷;網(wǎng)絡教育引發(fā)教育變革[N];中國航空報;2000年
5 張鐵道(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長、博士);以教育科研推動學校變革[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王琪;真正的教育變革是一個旅程[N];中國教育報;2006年
7 操太圣;學校變革中的斷裂與繼承[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西北師范大學教師培訓學院院長 李瑾瑜邋教授;學校變革從哪里開始[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操太圣;尋找學校變革的領跑者[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秦羽 整理;信息化,教育變革的“催化劑”[N];寧波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小微;社會轉型時期學校變革的方法論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張平;學校變革視野下校長領導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春玲;理想的現(xiàn)實建構:政府主導型學校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郭長江;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變革的文化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徐書業(yè);變革的趨向:轉型期的學校文化生態(tài)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張斌賢;社會轉型與教育變革[D];北京師范大學;1995年
7 張紅霞;在變動中尋求秩序[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易麗;學校轉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立新;當代我國學校內部組織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寧彥鋒;教育變革中的教科書建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子平;教育技術支持下的學校系統(tǒng)整體變革[D];河北大學;2010年
2 羅蕾;“專業(yè)荒蕪”到“專業(yè)自覺”[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雷亮;全國教育會聯(lián)合會對1915-1927年教育變革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劉娟娟;教師阻抗變革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龔金丹;教育變革過程中教師反思能力成長狀態(tài)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范敏;學校變革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zhí)K;女校長的領導力[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曾祥霖;學校知識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文林;農(nóng)村城鎮(zhèn)化與學校教育服務功能的拓展[D];蘇州大學;2008年
10 姜園;社會轉型時期學校變革的價值取向[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527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15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