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實驗數(shù)據(jù)的獲
本文選題:小學科學 切入點:實驗數(shù)據(jù) 出處:《教學與管理》2016年26期
【摘要】:正學生觀察實驗后的討論交流環(huán)節(jié),是他們運用探究獲得的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解釋、推理論證的過程。但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卻只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陳述或展示獲得的現(xiàn)象、數(shù)據(jù),并沒有對數(shù)據(jù)進行剖析,組與組之間沒有互動交流,沒有集體的相互論證,對個別小組的特殊數(shù)據(jù)亦以"可能你們小組測量的時候出了問題"等個人的經驗感受來回避,最后以教師的小結作為結論而結束。其帶來的不良后果有三:一是學生對自己的觀察與實驗結果缺乏信心,
[Abstract]:The 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fter the students observe the experiment is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explaining, reasoning and argumentation by using the phenomena or data obtained by the students. But in the actual teaching, Many teachers only ask students to state or show what they get in small groups. Data, data, no analysis of data, no interaction between groups, no collective demonstration of each other. The special data of individual groups are also evaded by personal experiences such as "maybe your group is having a problem with the measurement" and so on.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the teacher's summary. There are three negative consequences: first, the students lack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單位】: 浙江奉化市實驗小學;
【分類號】:G62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至立;努力提高小學科學與數(shù)學教育的水平[J];人民教育;2001年01期
2 羅敏玲;淺談小學科學教學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難點與對策[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S1期
3 陳軒;小學科學教育專業(yè)課程的設計思路[J];常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4 許弟余;;對《小學科學教育》試卷及答案的商榷[J];中國考試;2005年06期
5 徐明;淺談低年級小學科學教學中科學游戲的組織[J];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13期
6 賈東立,李桂林;論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優(yōu)化設計[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年Z1期
7 唐湘桃;中美小學科學教學的幾點比較——從一則美國科學課教學案例所想到的[J];基礎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范榮欣;;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年02期
9 高尚芬;;淺談高師對未來小學科學教師的培養(yǎng)[J];達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自然科學);2006年05期
10 袁軍;;全英小學科學教學獎[J];科學大眾;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湯昕倩;林長春;曹靜;查直;況維;劉靜;;重慶市小學科學教師素質現(xiàn)狀調查報告[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倪嘉龍;;小學科學教育的實踐與思考[A];科學教育的實踐與探索[C];2012年
3 吳澗石;;優(yōu)·新·高——從《斜面的作用》談小學科學教育的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4 王凌詩;;北京教育學院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研究與實踐[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姜建文;劉曉玲;姚彩霞;;南昌市小學科學教學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卞祖武;賴肖冰;邱偉華;;培養(yǎng)適應區(qū)域發(fā)展需要的小學科學教師——江西省小學科學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的思考[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江光華;;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怪現(xiàn)象[A];衢州市自然科學優(yōu)秀論文選編(2001-2004)[C];2005年
8 蔣宗平;;批判與建設——小學科學課堂觀察與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9 胡俊;蔣克娟;;在科學課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10 王秀麗;顧小義;;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作用[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華嚴;小學科學教育如何更上層樓 教科版《科學》教材研討暨培訓會理論與實踐并重[N];中華讀書報;2008年
2 鎮(zhèn)遠縣舞陽鎮(zhèn)兩路片區(qū)中心小學 陳守均;談談農村小學如何上好科學課[N];貴州民族報;2010年
3 朱金龍 李苑;小學科學教育是社會實踐過程[N];文匯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唐婷;小學科學課處境何時不再尷尬[N];科技日報;2006年
5 人民教育出版社綜合理科室 殷志杰 蔡矛;小學科學教育教材60年之路[N];中華讀書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徐德明;學生歡迎 家長輕視 師資不強[N];天津教育報;2009年
7 普定縣白巖鎮(zhèn)紅旗小學 楊慶剛;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N];貴州民族報;2013年
8 劉聯(lián);珠海創(chuàng)新受肯定[N];珠海特區(qū)報;2008年
9 見習記者 徐德明;科學課不受重視流于形式[N];天津教育報;2008年
10 臨澤縣板橋學區(qū) 沈倩 陳霞;如何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N];張掖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任鳳芹;小學科學教育知合力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秋菊;反思性教學觀照下的小學科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2 丁琦;小學科學教育現(xiàn)狀調研及對策探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黃春方;蘇州市小學科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劉君蘭;小學科學教師科學探究觀的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王鋒治;英國小學科學教師職前培訓課程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6 馮恒;小學科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馬歡;從理念到課堂—小學科學探究教學的實現(xiàn)條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黃愛民;師范生小學科學教學能力培養(yǎng)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郭e,
本文編號:16594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65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