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詩化教育學
本文關鍵詞:重建詩化教育學
【摘要】:"詩化"是當代人文學科發(fā)展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和趨勢。哲學等人文學科通過與文學、詩學的聯(lián)姻,借助詩化語言,追求詩意境界,走出科學主義的窠臼,達到與生活世界乃至生命的融通。在歷史上,教育學也曾有過"詩化"形態(tài),但隨著近代教育學科學化進程的加快,詩化教育學迅速衰微。重建詩化教育學的實質(zhì)是當代教育學的語言學轉(zhuǎn)向,它不僅能推動教育學語言表達與認識論的變革,使其更加接近真實的教育生活世界,而且能引導教育逐步擺脫工具主義價值觀的羈絆,走向詩化的理想境界。
【作者單位】: 深圳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關鍵詞】: 詩化教育學 教育學 科學化 詩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0YJA880062)
【分類號】:G40-03
【正文快照】: “詩化”是當代人文學科發(fā)展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和趨勢。無論是哲學,還是歷史學、美學、人類學等人文學科都試圖通過與文學、詩學的聯(lián)姻,借助詩化語言,追求詩意境界,走出科學主義的窠臼,超越主客二分和對象化、概念化的思維模式,達到與生活世界乃至生命的融通。筆者認為,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徐杰舜,葉舒憲;人類學與文學的互動──人類學學者訪談錄之十二[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2 趙紅梅;從哲學的邏輯化走向哲學的詩化──現(xiàn)代西方哲學范式轉(zhuǎn)換的一個方面[J];江漢論壇;1997年11期
3 王洪才;;教育學:人文科學抑或社會科學?——兼與張楚廷先生商榷[J];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4 李映山;;詩化的闡釋 詩意地棲居——易健教授的美學研究之路[J];美與時代(下);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光福;聊齋鬼狐源[J];蒲松齡研究;2005年02期
2 劉俊香;光的啟示——談“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語言”[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3 錢雯;;歷史與人:魯迅小說的兩個關鍵詞[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4 劉欣;;朱光潛“不即不離”說之批評[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5 程敏;;關于民間敘事困境的思考——以莫言小說《蛙》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6 沈?qū)W習;張清湘;;生命價值的回歸·歷史文明的反諷[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牛文君;葉美芳;;走向存在之家——海德格爾與道家語言觀比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廖琳;;女人的現(xiàn)實與浪漫——《死水微瀾》和《包法利夫人》的比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2期
9 張小彩;;孜孜不倦的尋找——從《石榴樹上結(jié)櫻桃》看李洱的寫作[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10 楊珊;;評《河灣》的敘事藝術(shù)[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陳劍暉;;散文觀念的突破與當代散文的前途[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2 葛舒荃;;從海德格爾的角度看保護自然美的實踐選擇[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3 田興國;;水滸忠┕壅逡閇A];水滸爭鳴(第十一輯)[C];2009年
4 陳芝國;;南星:現(xiàn)代田園詩的奠基石[A];詩歌與社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漢生;英國都鐸王朝的語言與文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靳寶;批判哲學的現(xiàn)象學批判[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賽力克布力;論新時期哈薩克小說創(chuàng)作[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蔡勇慶;生態(tài)神學視野下的?思{小說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7 王艷紅;美國黑人英語漢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李雁;新時期文學中的烏托邦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福海;論海德格爾的本源之思與詩性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宋明珠;米蘭·昆德拉小說敘事形態(tài)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蘇琳;遲子建小說意象論[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郭艷鳳;海德格爾與莊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田蓁子;針尖上的蜂蜜[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瀟雨;社會轉(zhuǎn)型期知識分子的突圍和迷惘[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羅明;荒誕極處見真實[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8 王亞男;論嚴歌苓小說中的日常生活敘事[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云云;宇宙·晶體·詩意[D];江南大學;2010年
10 王兆彬;論閻連科小說中的女性形象[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易健;論現(xiàn)代美育深刻的人道主義內(nèi)涵[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潘懋元;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為“生命·實踐教育學派”的創(chuàng)建而努力——葉瀾教授訪談錄[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馮建軍;;論教育學的生命立場[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5 張楚廷;;教育學屬于人文科學[J];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懷銀;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育學科學化思潮述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17期
2 初陽;論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制性和科學性[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4期
3 孫明政;教學論的科學化歷程概述[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5年05期
4 牛利華;;教育學與相關學科關系的考辯——歷史、現(xiàn)實及其未來走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17期
5 吳怡龍;李恒慶;;教育心理學化思想的歷史演變及啟示[J];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6 林海亮;;建立大眾化的教育理論——兼論教育理論科學化與價值扭曲[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4期
7 吳道文;徐基儒;;貴州寫作學會學術(shù)討論綜述[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8 劉守旗;;《顏氏家訓》與家庭教育科學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6期
9 劉萍;高校電教檔案管理探索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1998年01期
10 應方淦;清末教育行政近代化考論[J];許昌師專學報;200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田漢族;;關于教育經(jīng)濟學的學科性質(zhì)思考[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海清 強軍陽 記者 強國峰;子長縣著力提高學?茖W化精細化管理水平[N];延安日報;2010年
2 王瑞清;班主任需要專業(yè)化[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3 特約通訊員 任偉東;內(nèi)蒙首個區(qū)縣教育黨建網(wǎng)訪問量破200萬[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魏莉;富縣普及實驗教學工作順利通過省上驗收[N];延安日報;2010年
5 記者 李忠峰;農(nóng)村義務教育經(jīng)費管理示范縣建設活動啟動[N];中國財經(jīng)報;2011年
6 記者 黃婉媛;推進教育優(yōu)質(zhì)化科學化多元化[N];中山日報;2011年
7 記者 楊龍海;我州20年援助希望小學400多所[N];紅河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路書紅;教學理論建設的方法論比較[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善槐;農(nóng)村學校布局調(diào)整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與道義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汪楚雄;“新教育運動”述論(1912-1927)[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710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7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