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休閑體育與幸福指數(shù)的相關研究
本文關鍵詞: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休閑體育與幸福指數(shù)的相關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休閑體育 幸福指數(shù) 城市老年人 河北省
【摘要】:中國老年人人口將以平均每年3.28%的速度增長,每年增加老年人口近596萬,這個速度是遠遠超過總人口0.66%的年均增長速度,人口老齡化步伐明顯加快,老年人幸福感的問題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其中幸福指數(shù)是反映國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學參數(shù),是衡量具體幸福感受程度的主觀指標,是體現(xiàn)主觀生活質量的核心指標。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提升和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指數(shù),是解決老齡化社會問題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為研究方法對河北省城市(石家莊、邯鄲、保定、邢臺、承德)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進行調查,研究河北省城市老年人進行休閑體育與幸福指數(shù)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表明:1.河北省城市老年人的幸福指數(shù)處于較高水平。尤其是60~64歲組別,為最幸福的老年人群,但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幸福指數(shù)會降低;老年人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對幸福指數(shù)的影響為正向作用;不與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要比與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幸福,但是總體相差并不大;健全的婚姻是影響老年人幸福指數(shù)的重要因素,擁有健全的婚姻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數(shù);2.休閑體育的強度、持續(xù)時間、頻率和參與量都會影響到河北省城市老年人的幸福指數(shù),其中小強度、持續(xù)時間超過1小時、1次/天、適當增大休閑體育的量可較好的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數(shù);3.休閑體育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數(shù);4.河北省城市老年人的休閑體育強度、持續(xù)時間和頻率都比較適合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其中年齡、經濟收入、身體健康狀況、婚姻狀況、教育水平是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休閑體育強度的影響因素;年齡、身體健康狀況和婚姻狀況是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休閑體育持續(xù)時間的影響因素;身體健康狀況、婚姻狀況是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休閑體育頻率的影響因素;5.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的主要動機為健康長壽、精神愉悅、結交朋友(減少孤獨感),主觀意愿強,動機明確有針對性。探索河北省的城市老年人進行休閑體育與幸福指數(shù)上的相關性,深入的剖析休閑體育與幸福指數(shù)各相關因子之間的關系,旨在為老年人幸福指數(shù)深入研究提供有力依據(jù)。
【關鍵詞】:休閑體育 幸福指數(shù) 城市老年人 河北省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12.48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19
- 1.1 選題依據(jù)9-10
- 1.2 選題意義10-11
- 1.2.1 理論意義10
- 1.2.2 實踐意義10-11
- 1.3 文獻綜述11-19
- 1.3.1 相關概念界定11-13
- 1.3.2 相關文獻綜述13-19
- 第二章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19-23
- 2.1 研究對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3
- 2.2.1 文獻資料法19
- 2.2.2 訪談法19
- 2.2.3 問卷調查法19-21
-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21-23
- 第三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23-43
- 3.1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人.學特征與參與休閑體育現(xiàn)狀分析23-31
- 3.1.1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人.學特征分析23-25
- 3.1.2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現(xiàn)狀分析25-26
- 3.1.3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人.統(tǒng)計學特征與參加休閑體育強度現(xiàn)狀分析26-28
- 3.1.4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人.統(tǒng)計學特征與參加休閑體育持續(xù)時間情況現(xiàn)狀分析28-30
- 3.1.5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人.統(tǒng)計學特征與參加休閑體育的頻率情況30-31
- 3.2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與休閑體育動機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分析31-32
- 3.3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人群幸福指數(shù)的現(xiàn)狀分析32-33
- 3.4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不同性別與幸福指數(shù)分析33-34
- 3.5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不同年齡與幸福指數(shù)分析34
- 3.6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不同收入與幸福指數(shù)分析34-35
- 3.7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不同健康狀況與幸福指數(shù)分析35
- 3.8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不同居住方式與幸福指數(shù)分析35-36
- 3.9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不同婚姻狀況與幸福指數(shù)得分分析36
- 3.10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不同教育水平與幸福指數(shù)得分分析36-37
- 3.11 河北省城市老年人參加休閑體育與否的幸福指數(shù)分析37-38
- 3.12 參加休閑體育的不同強度與幸福指數(shù)的關系研究38
- 3.13 參加休閑體育的不同持續(xù)時間與幸福指數(shù)的關系研究38-39
- 3.14 參加休閑體育的不同頻率與幸福指數(shù)的關系研究39-40
- 3.15 參加休閑體育的量與幸福指數(shù)的關系研究40-41
- 3.16 參加休閑體育的強度、時間、頻率、量與幸福指數(shù)的總體關系分析41-43
-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43-45
- 4.1 結論43
- 4.2 建議43-44
- 4.3 不足與展望44-45
- 4.3.1 不足44
- 4.3.2 展望44-45
- 參考文獻45-47
- 致謝47-49
- 附件A49-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志榮,倪進發(fā);城市老年人孤獨的相關因素與對策[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2年06期
2 孫陸軍,張愷悌;中國城市老年人的貧困問題[J];人口與經濟;2003年05期
3 孫陸軍,張愷悌;中國城市老年人貧困程度的探討[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5年06期
4 黃藝紅;劉海涌;;城市老年人服務需求的實證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孔凡磊;;城市老年人消費觀念分析[J];學理論;2011年06期
6 許加明;;城市老年人長期照護需求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年02期
7 鐘丹華;方付建;;城市老年人的社會行為方式及其影響研究[J];理論觀察;2013年07期
8 程學超,郭培方;山東農村老年人社會─心理狀況的再調查──兼與城市老年人進行比較[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9 段世江;安素霞;;社區(qū)志愿者活動城市老年人的社會參與途徑[J];社會工作(上半月);2010年12期
10 陳志霞;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對武漢市568位老年人的調查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駱忠學;;老齡工作要關注和應對城市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的新需求[A];陜西老年學通訊·2011年第2期(總第86期)[C];2011年
2 張愷悌;;中國城市老年人社會文化生活狀況(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人口發(fā)展的多元模式與健康保障”人口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林國先;;21世紀中國城市老年人家庭問題的探討[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張萍;;關于青海省城市老年人人居環(huán)境狀況的分析研究[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孔祥勇;王世清;陳友華;;城市老年人及其生活——以南京市白下區(qū)為例[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張衛(wèi)東;;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我國城市老年人心理適應的智慧心理學研究[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文麗;;城市老年人社會角色變化心理調適淺析[A];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十四)——積極老齡化研究之六——健康與老齡化[C];2010年
8 聶恒柱;;適應城市老年人的需要構建城市老年社區(qū)服務網(wǎng)絡[A];江蘇老年社區(qū)服務——學習貫徹老年法暨老年社區(qū)服務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9 孔祥勇;王世清;陳友華;;城市老年人及其他們的生活——以南京市白下區(qū)為例[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胡曉;;城市老年人再婚問題淺析——基于對貴陽市部分老年人問卷調查的報告[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介生;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城市好于農村[N];中國改革報;2007年
2 記者 楊磊 通訊員 楊永德;城市老年人期盼完善三大服務[N];大理日報(漢);2009年
3 記者 田麗媛;去年我省福彩銷量增幅全國第二[N];甘肅日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潘劍瑾;老年人之憂慮[N];中國老年報;2010年
5 ;“銀發(fā)產業(yè)”商機無限[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藍青;老年人在社會發(fā)展中得到了實惠[N];中國老年報;2002年
7 記者 邊衛(wèi)霞 實習生 馬靖宇;一張“敬老卡” 溫暖一座城市[N];蘭州日報;2012年
8 李莉;北京一半老人在家說了算[N];中國老年報;2004年
9 慈勤英 寧雯雯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多子女”真的“多!眴?[N];中國人口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王淑軍;老年人的生活怎么樣[N];人民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雪晶;個體化與城市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D];復旦大學;2011年
2 莫再美;廣西城市老年人休閑體育行為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潔;西藏城市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2 孔凡磊;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城市老年人消費行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顧立;江蘇城市老年人居住意愿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雪;基于城市老年人需求特點的住房政策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5年
5 潘飛;河北省城市老年人休閑體育與幸福指數(shù)的相關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6 武斌鵬;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7 畢th;城市老年人家庭照顧困境研究[D];濟南大學;2010年
8 蔣麗紅;城市老年人代際傳播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9 談華麗;我國城市老年人生價值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雪;城市老年人社會角色調適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9792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97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