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競技體育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渭南市競技體育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
【摘要】:我國競技水平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在不斷發(fā)展,近三屆奧運會三個新臺階,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我國健兒分別以32枚、51枚,38枚金牌名利金牌榜第三、第一、第二位,特別是北京奧運會的51枚金牌一躍登上金牌首位。全世界體育強國為之感動震驚.同時在國內也掀起了史無前例“體育熱”。在全社會產生了巨大轟動效應,振奮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們對競技體育的熱情,增強民族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得以充分體現。我國競技體育要想取得領先的地位,首先要全國體育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和各級體校不斷輸送優(yōu)秀人才,而如何開發(fā)競技體育項目與人力資源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同時也是事關國家競技體育整體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議題。就陜西省而言,渭南市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且其他地區(qū)不可替代的作用。陜西渭南市縣級少兒體校也輸送了一大批優(yōu)秀運動員,像武柳希(射擊)、姚舜宇(舉重)、梁杏花、徐寧等,他們多次在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省運會上獲得較好成績,為陜西乃至我國競技體育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引起了國內、省內同行的關注,可見渭南市對陜西省競技體育的發(fā)展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理應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然而近幾年渭南市競技體育事業(yè)與本地區(qū)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出現一定的不協調,因此全面系統(tǒng)地對渭南市競技體育現狀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對促進本地區(qū)體育事業(yè)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導意義。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tǒng)計法等方法,以渭南市各級體校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了渭南市競技體育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深入認真的調查研究,對渭南市競技體育現狀及未來發(fā)展得出如下結論:(1)渭南市各市縣競技體育項目發(fā)展不平衡,許多競技項目的開展主要集中在渭南市市體校,而縣級體校則重視不夠,縣與縣之間的差距也較大。(2)項目覆蓋率較低,普及程度不夠.(3)教練員數量較少、學歷不高、業(yè)務水平較低等是制約渭南市高水平競技體育發(fā)展的瓶頸。(4)三線運動員數量少、成才率低、“讀訓”矛盾嚴重、退役后就業(yè)困難等是阻礙渭南市競技體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又一關鍵因素。(5)加大力度改善場地、器材狀況;合理開發(fā)自然資源,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強科研與體育信息建設,制定合理訓練計劃與訓練大綱,強化科學選材,擴大選材范圍;培養(yǎng)和引進科技人才,提高獎牌的科技含量;盡力渲染競技體育的群眾氛圍,提高領導、教練員、運動員、家長等對競技體育的意識:改革激勵機制,提高教練員的待遇,增加比賽交流機會。
【關鍵詞】:渭南市 競技體育 現狀 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12.7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選題的依據9-13
- 1.1 關于競技體育概念的研究9-11
- 1.1.1 從目的角度定義競技體育10
- 1.1.2 從特點角度定義競技體育10-11
- 1.1.3 從需要角度定義競技體育11
- 1.2. 國內外競技體育的研究現狀11-12
- 1.2.1 國外競技體育的研究現狀11-12
- 1.2.2 國內競技體育的研究現狀12
- 1.3 研究目的、意義12-13
- 1.3.1 研究目的12-13
- 1.3.2 研究意義13
- 2 研究對象與方法13-15
- 2.1 研究對象13
- 2.2 研究方法13-15
- 2.2.1 文獻資料法13
- 2.2.2 專家訪談法13-14
- 2.2.3 問卷調查法14
- 2.2.4 實地調查法14
- 2.2.5 數理統(tǒng)計法14-15
- 3 研究結果與分析15-31
- 3.1 渭南市競技體育發(fā)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15-17
- 3.1.1 通過省運會透視渭南市競技體育實力15-16
- 3.1.2 通過全運會展示渭南市競技體育實力16
- 3.1.3 由國際大賽成績看渭南市競技體育實力16-17
- 3.2 渭南市競技體育人力資源現狀分析17-21
- 3.2.1 教練水平現狀17-19
- 3.2.2 運動員現狀19-21
- 3.3 制約渭南市競技體育發(fā)展因素的調查及分析21-26
- 3.3.1 訓練條件較差影響競技體育的發(fā)展21-23
- 3.3.2 運動選材與競賽不科學影響競技體育的發(fā)展23-24
- 3.3.3 選材現狀24-25
- 3.3.4 政府、領導重視和支持程度不夠影響了競技體育的發(fā)展25
- 3.3.5 渭南市的體育氛圍不濃影響競技體育的發(fā)展25
- 3.3.6 激勵機制不健全影響競技體育的發(fā)展25-26
- 3.4 渭南市競技體育發(fā)展對策的探討26-31
- 3.4.1 合理項目布局26
- 3.4.2 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練員業(yè)務素質和能力26-27
- 3.4.3 加強后備力量的儲備和培養(yǎng)27
- 3.4.4 切實抓好“讀、訓”矛盾和退役運動員就業(yè)問題27-28
- 3.4.5 完善管理、優(yōu)化訓練條件28
- 3.4.6 優(yōu)化科學選材,不斷提高成材率28-29
- 3.4.7 提高對競技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29-30
- 3.4.8 合理安排競技體育訓練時間30
- 3.4.9 增加比賽的次數30-31
- 4 結論與建議31-32
- 4.1 結論31
- 4.2 建議31-32
- 致謝32-33
- 參考文獻33-35
- 附錄35-45
- 承諾書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少平;我省高校體育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2 ;《國際大眾體育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簡介[J];體育文史;2001年04期
3 于文謙,任兵;中國社會體育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4 沈時明;西部地區(qū)學校體育現狀及“十五”期間發(fā)展目標與對策研究[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于開峰;高等院校教職工體育現狀調查[J];萊陽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6 邱福平;對學校體育現狀與改革發(fā)展的探討[J];濮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7 方玲,沈俊;女大學生體育現狀調查及評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8 王志強;學校體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9 譚小勇;湖南省城郊富裕鄉(xiāng)村體育現狀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10 俞慧燕,徐伯彤;浙江農村中學體育現狀及其發(fā)展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兆征;張劍;;南昌市中老年體育現狀調查與分析——以東湖區(qū)為例[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張新定;黃光志;黃良鎮(zhèn);;海南黎族傳統(tǒng)體育現狀及其發(fā)展思路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俊奇;王玉秋;孫作樺;宋京佳;李麗;;贛浙閩皖鄉(xiāng)鎮(zhèn)村體育現狀與發(fā)展對策[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4 馬廉禎;;關于社會體育現狀調查標準化的研究[A];第4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5 蘭自力;石巖;;臺灣民俗體育現狀探析[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6 李鳳新;;內蒙古自治區(qū)農村體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7 徐曉瓊;;南北方老年人休閑體育現狀的比較研究——以上海和沈陽為例[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8 何玲;駱秉全;;北京市農村體育現狀及其發(fā)展對策[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9 周學榮;;我國兩次群眾體育現狀調查情況的比較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10 楊威;王羽;高蕓;;吉林省城市居民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本報記者 侯婷婷;“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N];云南日報;2007年
2 記者 沈潔邋通訊員 陳惠琴;168戶居民將接受調查[N];嘉興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宋澎;我國群眾體育現狀依然不容樂觀[N];工人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年偉;重慶農民工體育現狀調查與分析[D];重慶大學;2009年
2 姚柱;安徽省高職院校體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3 史永紅;江蘇省丹陽市中職學校體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D];蘇州大學;2008年
4 郭寶科;魯蘇浙贛四省村落農民體育現狀的實證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5 應培培;德州市農村小學體育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6 宗瑤;北京市中小學學校體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7 王瑋;吉安市小城鎮(zhèn)體育現狀及發(fā)展模式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徐冬梅;江蘇省常熟市練塘鎮(zhèn)體育現狀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周書磊;泉州市民辦高校體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云濤;南京民辦高校體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78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97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