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訓練視角下的沙灘排球運動員沙地移動能力訓練方法與手段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01 00:26
本文關鍵詞:功能訓練視角下的沙灘排球運動員沙地移動能力訓練方法與手段分析
【摘要】:近年來,功能訓練的理念及其方法、手段在國際競技體育領域方興未艾,我國曾在倫敦奧運周期的十余個奧運項目中進行了功能訓練的實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然而,功能訓練的理念及其方法、手段卻尚未在我國沙灘排球運動員的沙地移動能力訓練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也鮮有針對沙灘排球運動員的沙地移動能力訓練的有效方法、手段進行的明確探討。因此,從功能訓練的視角出發(fā),探討我國沙灘排球運動員沙地移動能力的訓練方法、手段就顯得非常必要。本研究以沙灘排球運動員的沙地移動訓練方法和手段為研究對象,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調(diào)查法、觀察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實驗法展開研究。 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從功能訓練的視角審視,,沙灘排球運動員的沙地移動能力本質(zhì)上是一種短距離的多方向速度能力。它以無氧供能為主、有氧供能為輔。沙灘排球運動員的移動由單一方向的線性移動和多個方向的混合移動以及并步和滑步、跨跳步和跨步、交叉步、跑步和混合步組成,其中前后和左右方向的線性移動以及交叉移動步法的運用比例最高。與沙地移動相關的損傷主要是足踝部位的急性損傷和腰背部及膝關節(jié)的過度使用損傷。沙灘排球運動賽季期持續(xù)時間較長且賽程密集、連貫等特點,使得每個訓練年度的賽季前和賽季后時間相對較短,對運動員在年度各訓練周期的移動能力訓練及不同周期間移動能力訓練的有效銜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佳競技能力“金字塔”模型,訓練專門性與訓練效應遷移的內(nèi)在統(tǒng)一,突出動作模式訓練原則,突出動態(tài)平衡能力訓練原則,是構(gòu)建沙灘排球運動員沙地移動能力訓練方法、手段體系應遵循的主要原則。依據(jù)功能訓練理念設計、構(gòu)建出9類沙灘排球沙地移動能力訓練方法和54種具體的訓練手段。 對國家女子沙灘排球隊10名運動員年度賽季前階段為期10周的移動訓練實驗表明,運動員的多方向移動測試成績平均提高1.03±0.265秒,訓練干預前、后成績差異性顯著,本研究所構(gòu)建的沙地、陸地組合訓練方法、手段對沙灘排球運動員的沙地移動能力有明顯的促進和提高。
【關鍵詞】:功能訓練 沙灘排球 移動 訓練方法及手段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42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1 前言7-17
- 1.1 選題依據(jù)7
- 1.2 選題目的、意義7-8
- 1.3 研究任務8
- 1.4 文獻綜述8-17
- 1.4.1 沙灘排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研究8-10
- 1.4.2 不同運動項目的移動訓練研究10-13
- 1.4.3 有關功能訓練的研究概述13-17
- 1.4.4 當前研究的不足及展望17
- 2 研究對象與方法17-23
- 2.1 研究對象17
- 2.2 研究方法17-23
- 2.2.1 文獻資料法17-18
- 2.2.2 訪談調(diào)查法18
-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18
- 2.2.4 實驗法18-23
- 3 研究結(jié)果與討論23-40
- 3.1 沙灘排球運動員沙地移動能力的運動需求分析23-30
- 3.1.1 沙地移動的能量供應特點23-24
- 3.1.2 沙地移動的動作模式特點24-28
- 3.1.3 沙地移動的損傷特點分析28-29
- 3.1.4 沙灘排球的賽季特點及其對沙地移動訓練的影響29-30
- 3.2 沙灘排球運動員沙地移動能力的訓練方法、手段分析30-38
- 3.2.1 設計沙地移動能力訓練方法、手段的應遵循的依據(jù)30-32
- 3.2.2 沙地移動能力訓練方法、手段體系的構(gòu)建32-38
- 3.3 沙灘排球運動員沙地移動能力訓練的實驗分析38-40
- 3.3.1 實驗結(jié)果38-40
- 3.3.2 實驗結(jié)果分析40
- 4 結(jié)論與建議40-42
- 4.1 結(jié)論40
- 4.2 建議40-42
- 參考文獻42-44
- 致謝44-45
- 附件45-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亮;葛春林;陳小平;;高水平沙灘排球運動員核心穩(wěn)定性與下肢專項移動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2 陳鑫林;;步法訓練在高校網(wǎng)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3 王春保;羽毛球運動步法移動技術的教學淺議[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S1期
4 馬向文;對排球技術中各種移動步法的分析與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4期
5 戴平;排球教學中對“步法“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6 胡曉波;排球運動物質(zhì)代謝和能量代謝特點的研究[J];鄭州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7 薛剛;我國沙灘女排運動員形體特點和肌力鍛煉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8 王燕;現(xiàn)代排球比賽對能量代謝系統(tǒng)機能訓練提出的新要求[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9 范雪,嚴政;排球運動中的供能特點與營養(yǎng)補充[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童健;;對乒乓球“移動”練習的探討[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S1期
本文編號:9512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9512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