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發(fā)展進程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發(fā)展進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公共體育服務 供給模式 依據(jù)劃分 階段特點 發(fā)展趨勢
【摘要】:加強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是實現(xiàn)國家體育整體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全民性體育運動的普遍開展。但受中國體制改革、政府改革以及一系列體育相關政策的影響,我國公共體育供給模式具有一定的階段特點,且每個階段的供給特點有所差異。通過運用文獻資料、對比法、歷史學方法等研究方法,首先,系統(tǒng)梳理了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歷史及其背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階段性劃分;其次,總結各個階段供給模式的階段特點,并對各階段特點進行總結比較;然后,提出未來我國供給模式的發(fā)展趨勢,即:供給主體多元轉變趨勢;生產(chǎn)與提供分離;市場化與社會化趨勢;政府主體地位不斷回彈和強化。接著,對我國的供給模式提出發(fā)展思考。最后得出結論。因此,通過對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發(fā)展進程的研究,探尋符合中國國情的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并提出我國未來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趨勢,將有利于促進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與完善,將為我國實現(xiàn)以公共服務為中心政府職能轉變以及構建和諧社會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公共體育服務 供給模式 依據(jù)劃分 階段特點 發(fā)展趨勢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12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1-17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1-14
-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4-17
- 1.3 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17
- 1.4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17-18
- 1.4.1 研究思路17
- 1.4.2 研究方法17-18
- 2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相關概念和相關理論18-28
- 2.1 公共體育服務的概念18-20
- 2.1.1 公共服務18
- 2.1.2 公共物品18-19
- 2.1.3 公共體育服務19-20
- 2.2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內(nèi)涵20-22
- 2.2.1 供給主體20-21
- 2.2.2 供給渠道21-22
- 2.2.3 供給方式22
- 2.3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外延22-24
- 2.3.1 學校體育的供給23
- 2.3.2 群眾體育的供給23-24
- 2.3.3 競技體育的供給24
- 2.4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相關理論基礎24-28
- 2.4.1 新公共管理理論25
- 2.4.2 新公共服務理論25-26
- 2.4.3 多中心治理理論26-28
- 3 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階段劃分依據(jù)28-34
- 3.1 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階段劃分的必要性28
- 3.2 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階段劃分節(jié)點的確立28-32
- 3.3 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劃分階段32-34
- 4 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進程34-50
- 4.1 政府一元供給模式階段(1949-1978)34-37
- 4.1.1 社會經(jīng)濟背景35
- 4.1.2 體育事業(yè)階段發(fā)展概況35-36
- 4.1.3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情況36
- 4.1.4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特點36-37
- 4.2 政府與市場相結合供給模式萌芽階段(1979-1984)37-40
- 4.2.1 社會經(jīng)濟背景37-38
- 4.2.2 體育事業(yè)階段發(fā)展概況38-39
- 4.2.3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情況39
- 4.2.4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特點39-40
- 4.3 政府與市場相結合供給模式初步發(fā)展階段(1985-1994)40-43
- 4.3.1 社會經(jīng)濟背景40-41
- 4.3.2 體育事業(yè)階段發(fā)展概況41-42
- 4.3.3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情況42
- 4.3.4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特點42-43
- 4.4 政府與市場相結合供給模式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1995-2000)43-46
- 4.4.1 社會經(jīng)濟背景43-44
- 4.4.2 體育事業(yè)階段發(fā)展概況44-45
- 4.4.3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情況45
- 4.4.4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特點45-46
- 4.5 政府與市場相結合供給模式快速發(fā)展階段(2001-2012)46-49
- 4.5.1 社會經(jīng)濟背景46-47
- 4.5.2 體育事業(yè)階段發(fā)展概況47-48
- 4.5.3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發(fā)展情況48-49
- 4.5.4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特點49
- 4.6 本章小結49-50
- 5 新時期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趨勢及思考50-56
- 5.1 新時期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趨勢50-52
- 5.1.1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主體多元轉變趨勢50
- 5.1.2 公共體育服務的生產(chǎn)與提供分離50-51
- 5.1.3 公共體育服務市場化與社會化趨勢51
- 5.1.4 公共體育服務中政府主體地位不斷回彈和強化51-52
- 5.2 新時期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發(fā)展思考52-56
- 5.2.1 強化以服務為根本的公共體育服務理念52
- 5.2.2 進一步深化公共體育服務多元主體競爭機制52-53
- 5.2.3 進一步推進公共體育服務市場化和社會化機制53
- 5.2.4 充分發(fā)揮體育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53-54
- 5.2.5 進一步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54-56
- 6 結論56-58
- 參考文獻58-62
- 作者簡歷62-64
-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萍美;許玲;;我國公共體育服務市場化分析及路徑選擇[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2 肖林鵬;;論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基本問題[J];體育文化導刊;2008年01期
3 郇昌店;肖林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初探[J];體育文化導刊;2008年02期
4 李艷;;農(nóng)村公共體育服務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5 尹維增;張德利;;對構建和諧社會環(huán)境下公共體育服務的基本責任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9年01期
6 郇昌店;肖林鵬;楊曉晨;;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研究框架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陳靜霜;;我國公共體育服務模式選擇與供給主體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8 高建磊;;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產(chǎn)品的供給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年08期
9 董傳升;;論我國公共體育發(fā)展道路選擇的基本問題[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0 錢偉良;;農(nóng)村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研究[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惠平;唐宏貴;翟智拓;門小飛;;對和諧社會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社會化改革的再思考[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2 肖林鵬;郝海亭;;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困境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3 胡萍;;政府的公共體育服務職能研究-以黑龍江省為例[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4 范宏偉;;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供給問題解讀[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5 杜志娟;;多中心理論視角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郭新艷;;公共體育服務管理體制變革的演化模型及應用[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7 喬霞;蔡有志;;新公共服務理論視角下強化政府公共體育服務職能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8 盧文云;;公共體育服務供給體系建設的國際經(jīng)驗研究——以英國為例[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年
9 于善旭;;論《全民健身條例》對公共體育服務的制度推進[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李顯國;劉超;趙一平;李國;邵威;;城鄉(xiāng)體育公共服務一體化發(fā)展的保障體系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兼職記者 吳兵成;江蘇公共體育服務日趨多元[N];中國體育報;2013年
2 李嫻 姜萍;全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在我市召開[N];鎮(zhèn)江日報;2013年
3 記者 張云;我市全面加強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N];宿遷日報;2013年
4 記者 呂士瑋;提高公共體育服務水平 加快建設“健康山西”步伐[N];山西政協(xié)報;2014年
5 記者 鐘勇;建設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推進全民健身[N];常德日報;2011年
6 市體育局局長 郭健平;以提供優(yōu)質公共體育服務為第一使命[N];運城日報;2011年
7 見習記者 趙焱;完善公共體育服務 實現(xiàn)體育強市[N];蘇州日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劉敏;鎮(zhèn)江繼續(xù)加強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建設[N];中國體育報;2013年
9 蘇報記者 趙焱;公共體育服務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N];蘇州日報;2013年
10 記者 卓娜;加快公共體育服務設施恢復重建進度[N];阿壩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范宏偉;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2 王莉麗;老齡化背景下我國城市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反思與優(yōu)化[D];武漢體育學院;2015年
3 湯際瀾;我國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魏來;中國公共體育服務產(chǎn)品供給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郇昌店;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市場化運作方式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08年
2 于宇;杭州市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3 王麗;我國地方公共體育服務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4 高楊;我國公共體育服務制度供給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14年
5 于美至;陜西省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3年
6 于鵬飛;我國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7 史小強;美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4年
8 馬挺;陜西省農(nóng)村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現(xiàn)狀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4年
9 李躍龍;傳媒因素對公共體育服務影響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4年
10 樊莉;四川省成都市公共體育服務的構建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9356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93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