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體中心國家集訓隊運動員學歷現(xiàn)狀調查研究
本文關鍵詞:奧體中心國家集訓隊運動員學歷現(xiàn)狀調查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奧體中心 集訓運動員 學歷現(xiàn)狀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體育事業(yè)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而蓬勃發(fā)展。作為國家集訓基地的運動員為我國競技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運動員退役后的職業(yè)發(fā)展問題,逐漸影響到體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人們開始關注運動員的個人發(fā)展問題,在運動員的個人發(fā)展問題中,起重要作用的是運動員接受文化教育狀況。運動員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不僅影響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提高,也關系到運動員退役后的再就業(yè)問題,更關系到優(yōu)秀運動隊的建設和對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yǎng)。但現(xiàn)實是我國目前在培養(yǎng)運動員的舉國體制的大環(huán)境下,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現(xiàn)狀并未取得如期的效果。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奧體中心集訓基地運動員這一群體的學歷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以此來了解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狀況,得出以下結論:1.集訓基地運動員學歷層次以中專、高中學歷居多,大專以上學歷者較少,呈現(xiàn)出“中間大、兩頭小”的特點。運動員的學歷層次隨著運動員的年齡的增長而提高;運動等級越高,運動員學歷層次也越高;體能消耗大的項目運動員的學歷層次較體能消耗小的項目運動員學歷層次低:東部地區(qū)運動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層次者多于來自中、西部地區(qū)的運動員,但中專及高中學歷者二者區(qū)別不大。2.集訓基地運動員進行文化學習的時間不足,運動員文化教育的效果還有待于提高。運動員每周學習次數(shù)與每次學習時間的延長與運動員當前具有的學歷層次有關,具有較高學歷者往往主動進行自我學習。3.集訓基地運動員在對待文化學習的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傾向。在對待文化學習態(tài)度上主要有以下三種認識:運動訓練成績重要、文化學習重要、文化學習和訓練協(xié)調發(fā)展。這是主要由于運動員自身當前所具備的競技能力及競技狀態(tài)的差異所致。4.影響集訓基地運動員文化教育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教練員認為基地運動員學歷現(xiàn)狀是由于學習時間與訓練時間的沖突、運動員文化基礎薄弱、各項目比賽特點等引起。運動員認為自身學歷現(xiàn)狀是由于基礎太差、興趣不高、精力不足、時間不夠等引起。5.提高集訓基地運動員文化教育質量的對策為:明確國家運動員文化教育的基本思路;建立科學的文化教育體系,加強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完善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監(jiān)督機制;鼓勵運動員退役后接受高等教育,加強運動員自主文化學習意識;提高集訓基地文化教育氛圍,從另一角度關注運動員的文化教育。
【關鍵詞】:奧體中心 集訓運動員 學歷現(xiàn)狀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12.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6
- 1.1 選題依據(jù)10-11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義12
- 1.3 研究對象與方法12-16
- 1.3.1 研究對象12
- 1.3.2 研究方法12-16
- 1.4 研究設計16
- 2 文獻綜述16-35
- 2.1 相關概念的界定17-18
- 2.1.1 奧體中心國家隊訓練基地17
- 2.1.2 文化17
- 2.1.3 教育17
- 2.1.4 文化教育17-18
- 2.1.5 學歷18
- 2.1.6 文化教育與學歷的關系18
- 2.2 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性文件18-19
- 2.3 國內關于運動員文化教育的研究19-31
- 2.4 國外關于運動員文化教育的研究31-34
- 2.4.1 美國運動員文化教育31-32
- 2.4.2 英國運動員文化教育32-33
- 2.4.3 其他國家運動員文化教育33-34
- 小結34-35
- 3 結果與分析35-44
- 3.1 奧體中心國家集訓隊運動員學歷現(xiàn)狀35-38
- 3.1.1 不同年齡段運動員的學歷現(xiàn)狀35-36
- 3.1.2 不同運動等級運動員的學歷現(xiàn)狀36
- 3.1.3 不同運動項目運動員的學歷現(xiàn)狀36-37
- 3.1.4 不同地域運動員的學歷現(xiàn)狀37-38
- 3.2 奧體中心國家集訓隊運動員文化課學習時間分析38-40
- 3.3 奧體中心國家集訓隊運動員學習態(tài)度分析40-41
- 3.4 奧體中心國家集訓隊運動員影響學歷現(xiàn)狀的相關意見41-44
- 3.4.1 教練員的意見情況42-43
- 3.4.2 運動員自我認識情況43-44
- 4 結論與建議44-49
- 4.1 結論44-45
- 4.2 建議45-49
- 4.2.1 明確國家運動員文化教育的基本思路45-46
- 4.2.2 建立科學的文化教育體系,加強運動員的文化教育46
- 4.2.3 完善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監(jiān)督機制46-47
- 4.2.4 鼓勵運動員退役后接受高等教育,加強運動員自主文化學習意識47
- 4.2.5 提高集訓基地文化教育氛圍,從另一角度關注運動員的文化教育47-49
- 致謝49-50
- 參考文獻50-52
- 附錄52-56
- 個人簡歷以及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5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實;羅新欣;;追夢向倫敦——倫敦殘奧會中國國家集訓隊江蘇基地探營記[J];中國殘疾人;2012年08期
2 徐莉;;1988年區(qū)城性游泳達標賽(遼寧賽區(qū))零訊[J];遼寧體育;1988年05期
3 劉浩然;;另解一道中國國家集訓隊測試題[J];中等數(shù)學;2013年11期
4 茹雙林;一道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題的簡證及推廣[J];中等數(shù)學;2005年06期
5 陳曉明;一道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題的簡證[J];中等數(shù)學;2005年08期
6 萬喜人;;另解一道中國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題[J];中等數(shù)學;2013年01期
7 楊波;一道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試題的簡證[J];中學數(shù)學月刊;2003年09期
8 胡昱希;簡證一道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題[J];中等數(shù)學;2004年01期
9 程俊;一道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題的簡證[J];中等數(shù)學;2004年04期
10 黃少龍;;中炮對反宮馬——國家集訓隊練兵新貌[J];北方棋藝;198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寶峰;張全;王平;熊焰;陳笑然;張冊;;國家集訓隊組織內部沖突與管理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f^;向著北京沖刺 四川全力以赴[N];四川日報;2007年
2 記者 盧磊 通訊員 范亞兒;我市有6名運動員參加第十屆亞殘運會[N];寧波日報;2010年
3 郭思;摔跤要請觀眾提前“搗亂”[N];中國體育報;2007年
4 翟英浩;新一屆國家集訓隊成立[N];中國體育報;2003年
5 記者 徐梅;沙排冠軍賽小將展身手[N];中國體育報;2002年
6 王向娜;體操錦標賽“狠治”國家隊[N];中國體育報;2006年
7 記者 王謙;女子長跑馬拉松國家隊公開聘教頭[N];中國體育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許立群;女子水球激情起步[N];人民日報;2003年
9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姚卓文 秦小艷;全國職校競技深圳奪兩第一[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謝延民;老將彌堅 新人踴躍[N];中國體育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全;國家集訓隊組織成員間角色互動與沖突的實證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2 萬思言;奧體中心國家集訓隊運動員學歷現(xiàn)狀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3 劉筱霞;中國田徑“大國家隊”組建及管理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4 高寒;國家集訓隊三級跳遠運動員備戰(zhàn)2008年奧運會訓練負荷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746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87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