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周爬行訓練對大學生肢體力量及核心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6 18:11
本文關鍵詞:8周爬行訓練對大學生肢體力量及核心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8周 爬行訓練 大學生 肢體力量 核心穩(wěn)定性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8周的爬行訓練對非體育專業(yè)男大學生上、下肢與核心部位肌肉力量的影響以及對其核心穩(wěn)定性的影響,得出爬行訓練的實際效果,為廣大爬行健身愛好者提供實驗依據。研究方法:隨機抽取浙江師范大學非體育專業(yè)男大學生27名,并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C組)13人和實驗組(T組)14人。C組受試者以日常生活及每周一次的體育課為活動內容,而T組在此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為期8周的爬行訓練,每周3次,每次訓練40分鐘(包括熱身活動)左右,通過實驗前與實驗后C組受試者與T組受試者握力、背力、腿力、一分鐘仰臥起坐、單腿閉目實驗、星形偏移平衡測試(SEBT)等指標的變化進行實驗數據的分析。研究結果:1.C組受試者握力、背力、腿力、一分鐘仰臥起坐等指標在實驗前、后結果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T組受試者進行8周爬行訓練后的握力、背力、腿力、一分鐘仰臥起坐指標較之實驗前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后C組與T組受試者組間握力、背力、一分鐘仰臥起坐指標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腿力指標無顯著性差異(P0.05)。2.C組受試者實驗前、后肩關節(jié)屈肌群峰力矩無顯著性差異(P0.05);肩關節(jié)伸肌群峰力矩實驗前、后無顯著性差異(P0.05)。T組受試者實驗前、后屈肌群峰力矩相比有所增長,但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伸肌群峰力矩具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后C組與T組受試者組間比較,肩關節(jié)屈肌群峰力矩在角速度為30。/s時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角速度為120°/s、240°/s時,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后C組與T組受試者肩關節(jié)伸肌群峰力矩在角速度為30°/s、120°/s、240°/s的范圍內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在角速度為30。/s時,具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前、后C組受試者屈伸肌力比在30°/s、120°/s、240°/s角速度范圍內無顯著性差異(P0.05);T組受試者在實驗前、后在30°/s、120°/s、240°/s的角速度范圍內,肌力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在角速度為300/s時,肌力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后C組與T組受試者在30°/s、120°/s的角速度范圍內的組間比較得出,肌力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240°/s角速度范圍內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3.C組受試者在實驗前、后單腿閉目實驗測試結果比較:左腿支撐和右腿支撐時間雖略有提高,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T組受試者在實驗前、后單腿閉目實驗結果:8周爬行訓練后,T組受試者左腿支撐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右腿支撐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后C組受試者與T組受試者進行組間比較,在單腿閉目實驗測試中左腿支撐時間與右腿支撐時間在統(tǒng)計學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C組受試者實驗前、后在SEBT測試中,左腿支撐在ALAT、LAT、PLAT、POST、PMED、MED、 AMED,7個方向上雖有所增長,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ANT方向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右腿支撐在ANT、LAT、POST、PMED、MED,5個方向上雖有所增長,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PLAT方向具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T組受試者在8周爬行訓練后,左腿站立在SEBT測試中7個方向上有顯著增長,具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在AMED方向上具有顯著差異(P0.05);右腿支撐在8個方向上增長,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0.01)。實驗后C組與T組受試者在SEBT測試中進行組間比較,T組受試者左腿支撐在ANT、ALAT、LAT、PLAT、 PMED、MED,6個方向上的增長與C組受試者相比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在ANT、LAT、PLAT方向上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0.01)。T組受試者右腿支撐在ANT、ALAT、MED方向上與C組受試者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在ANT、MED方向上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0.01)。結論:1.8周爬行訓練能夠提高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的握力、背力、腿力、一分鐘仰臥起坐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肢體力量。2.8周爬行訓練對非體育專業(yè)男大學生肩關節(jié)伸肌力量增加比屈肌力量更明顯。3.8周的爬行訓練能夠提高非體育專業(yè)男大學生的靜態(tài)穩(wěn)定性和動態(tài)穩(wěn)定性,增強其核心穩(wěn)定性。
【關鍵詞】:8周 爬行訓練 大學生 肢體力量 核心穩(wěn)定性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808.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1
- 2 文獻綜述11-17
- 2.1 關于爬行的研究11-12
- 2.2 核心穩(wěn)定性12-17
- 2.2.1 “核心”的含義12
- 2.2.2 核心肌肉的劃分12-13
- 2.2.3 核心穩(wěn)定性含義13-14
- 2.2.4 有關核心穩(wěn)定性的研究14-15
- 2.2.5 核心穩(wěn)定性的測量和評價方法15-17
- 3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17-24
- 3.1 研究對象17-18
- 3.2 研究方法18-22
- 3.2.1 文獻資料法18
- 3.2.2 實驗法18-22
- 3.2.3 數理統(tǒng)計法22
- 3.3 訓練方案22-24
- 4 研究結果24-46
- 4.1 實驗前C組和T組各指標測試結果24-30
- 4.1.1 實驗前C組與T組握力、腿力、背力、一分鐘仰臥起坐比較24-25
- 4.1.2 實驗前C組與T組肩關節(jié)肌力比較25-27
- 4.1.3 實驗前C組與T組單腿閉目實驗結果比較27
- 4.1.4 實驗前C組與T組SEBT測試結果比較27-30
- 4.2 實驗前和實驗后C組與T組各指標測試結果30-46
- 4.2.1 實驗前、后C組與T組受試者握力、腿力、背力、一分鐘仰臥起坐比較30-32
- 4.2.2 實驗前、后C組與T組受試者肩關節(jié)肌力比較32-38
- 4.2.3 實驗前、后C組與T組受試者單腿閉目實驗結果比較38-40
- 4.2.4 實驗前、后C組與T組受試者SEBT測試結果比較40-46
- 5 討論46-52
- 5.1 8周爬行訓練對受試者上、下肢及軀干力量的影響46-47
- 5.2 8周爬行訓練對受試者肩關節(jié)峰力矩、肌力比的影響47-49
- 5.3 8周爬行訓練對受試者核心穩(wěn)定性的影響49-52
- 6 結論52-53
- 參考文獻53-58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58-59
- 致謝59-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介平;劉婷;陳霞;郭航雨;葉懷祥;;大學生戀愛的主觀幸福感比較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0年05期
2 李智萍;舒曼;;農村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農業(yè)考古;2007年06期
3 趙鳳;蔡守權;;青海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心理衛(wèi)生狀況與應對方式的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6年03期
4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介平;劉婷;陳霞;郭航雨;葉懷祥;;醫(yī)學生戀愛的主觀幸福感比較分析[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湯倩;葛明貴;;大學生學習投入與知識共享的關系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耿曉巖;8周爬行訓練對大學生肢體力量及核心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8646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8646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