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行為理論(TPB)研究綜述
發(fā)布時間:2022-11-05 07:21
計劃行為理論(TPB)是Ajzen(1991)在合理行為理論(TRA)的基礎(chǔ)上提出的,該理論是目前解釋和預(yù)測體力活動和鍛煉行為最成功的理論模型之一。該理論認為鍛煉的行為意向?qū)o個體鍛煉行為帶來最大程度的干擾,而其自身是態(tài)度、主觀規(guī)范和行為控制感三個要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但前人研究表明,該理論對于意向和行為的解釋力不高,并且存在"意向-行為鴻溝"(intention-behaviour gap)。本文介紹了計劃行為理論(TPB)的形成過程、研究現(xiàn)狀,并重點分析了TPB理論模型對意向和行為解釋力不高的原因,以及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對該理論的深化研究。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jzen,1990)
目標沖突與應(yīng)對計劃7因素模型(高光健,2017)
本研究SDM六因素模型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少年體育活動意向與行為的關(guān)系:行動控制與情緒的中介作用[J]. 張文娟,毛志雄.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6(03)
[2]高中生身體活動意向和行為的促進策略:自我決定動機對TPB的貢獻[J]. 馮玉娟,毛志雄. 體育科學. 2014(08)
[3]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大學生鍛煉行為研究[J]. 馮海濤,鄭衛(wèi)北.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4)
碩士論文
[1]目標沖突對大學生鍛煉意向與行為的影響及其解決機制[D]. 高光健.北京體育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702154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jzen,1990)
目標沖突與應(yīng)對計劃7因素模型(高光健,2017)
本研究SDM六因素模型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少年體育活動意向與行為的關(guān)系:行動控制與情緒的中介作用[J]. 張文娟,毛志雄.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6(03)
[2]高中生身體活動意向和行為的促進策略:自我決定動機對TPB的貢獻[J]. 馮玉娟,毛志雄. 體育科學. 2014(08)
[3]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大學生鍛煉行為研究[J]. 馮海濤,鄭衛(wèi)北.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4)
碩士論文
[1]目標沖突對大學生鍛煉意向與行為的影響及其解決機制[D]. 高光健.北京體育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7021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7021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