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融合機能和能量代謝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2-20 14:44
目的:探討6周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融合機能和能量代謝的影響及其相關性,從分子水平來闡述骨骼肌對于運動的適應性及線粒體融合機能與能量代謝的變化程度,針對性提供更優(yōu)的運動方案,為減少機體損傷及疾病治療提供建議。方法:將C57BL/6J健康雄性小鼠隨機分為4組,安靜對照組(C組,8只),低負荷運動組(L組,8只),中等負荷運動組(M組,8只),大負荷運動組(H組,8只)。訓練組小鼠適應1周后隨即進行跑臺運動訓練,建立低負荷、中等負荷、大負荷跑臺運動訓練模型。訓練方案為:5天/周,1次/天,共6周。第一周L、M、H組分別以3 m/min、10 m/min、18 m/min的速度跑30 min。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跑臺速度每周增加2 m/min,但L組和M組時間每周延長10 min,而H組每周延長20 min,第五周和第六周保持第四周的速度和時間。L、M、H組的最終速度和時間分別為:9 m/min跑60 min、16 m/min跑60 min、24 m/min跑90 min。最后一次訓練結束24 h后,處死小鼠,取股四頭肌和腓腸肌組織樣本。HE染色觀察細胞形態(tài)變化,生化法檢測能...
【文章來源】:上海體育學院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
1.2 研究意義
2.文獻綜述
2.1 線粒體
2.2 能量代謝
2.3 線粒體融合機能
2.3.1 MFN1和MFN2
2.3.2OPA1
2.4 線粒體融合-分裂的分子機制
2.5 運動對線粒體融合機能和能量代謝的影響
2.6 小結
3.材料與方法
3.1 材料
3.1.1 實驗動物
3.1.2 動物分組及訓練方案
3.1.3 實驗儀器
3.1.4 實驗試劑
3.1.5 實驗技術路線圖
3.2 方法
3.2.1 動物取材
3.2.2 石蠟包埋
3.2.3 蘇木精-伊紅染色(HE染色)
3.2.4 能量代謝相關酶指標的測試
3.2.5 Western blot蛋白測定
3.3 數(shù)據(jù)處理
4.研究結果
4.1 干預后小鼠體重的變化
4.2 干預后骨骼肌HE染色
4.3 干預后能量代謝相關酶測試結果
4.3.1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后小鼠骨骼肌線粒體ATP含量的變化
4.3.2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后小鼠骨骼肌細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變化
4.3.3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后小鼠骨骼肌ATP合成酶活性的變化
4.3.4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后小鼠骨骼肌檸檬酸合成酶活性的變化
4.4 干預后骨骼肌線粒體融合機能相關蛋白結果
4.4.1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融合蛋白影響
4.4.2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分裂蛋白的影響
4.4.3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生物合成蛋白的影響
4.5 線粒體能量代謝酶活性和線粒體融合蛋白及相關蛋白表達含量的關系
5.分析與討論
5.1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體重的分析
5.2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形態(tài)學的影響
5.3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能量代謝指標的影響
5.4 不同負荷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融合及相關蛋白的影響
6.結論
7.參考文獻
8.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細胞凋亡和丙二醛在長時間大強度運動模型大鼠骨骼肌中的表達[J]. 馬雪,胡亞哲.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8(12)
[2]線粒體:能量、信號、功能的調控樞紐[J]. 鄭銘. 生理科學進展. 2018(01)
[3]抗阻運動調控肥胖大鼠心肌線粒體能量代謝[J]. 黎茜.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7(09)
[4]運動干預骨骼肌、心肌線粒體動力學研究現(xiàn)狀——心肌線粒體動力學研究展望[J]. 趙永才. 體育科學. 2016(11)
[5]運動預處理影響線粒體形態(tài)變化以及相關因子表達干預力竭運動后大鼠額葉細胞凋亡[J]. 王璐,鄧文騫,袁瓊嘉,李雪.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6(08)
[6]大負荷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線粒體融合和分裂蛋白的影響[J]. 劉曉然,于瀅,王蘊紅,閻守扶,王瑞元,李俊平.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6(02)
[7]不同強度跑臺運動對大鼠心肌線粒體-底物能量代謝的影響[J]. 劉媛媛,曹雪濱,平政,江明宏.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4(12)
[8]一次大負荷跑臺運動后大鼠心肌能量代謝及線粒體形態(tài)動力學的變化研究[J]. 陶小平,彭雄輝.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4(03)
[9]運動對高脂飲食性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組織線粒體形態(tài)和動力學的影響及可能機制的研究[J]. 歐秀伶,于寶明,孫劍.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3(01)
[10]長期中等強度運動對小鼠骨骼肌HIF-1α mRNA的表達及葡萄糖轉運的影響[J]. 謝康玲,劉遂心,蔡穎,張文亮.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2(06)
博士論文
[1]MFN2對骨骼肌線粒體運動適應的作用研究[D]. 賀強.華東師范大學 2016
[2]一次大負荷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線粒體分布和功能影響及針刺干預作用[D]. 于瀅.北京體育大學 2015
[3]過氧化氫、Ca2+對骨骼肌線粒體移動和動態(tài)變化的調節(jié)[D]. 劉慧君.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2010
[4]運動對慢性心衰心肌線粒體功能、生物合成與融合分裂的調節(jié)作用[D]. 劉濤.北京體育大學 2009
[5]骨骼肌線粒體對不同訓練方式的適應及其基因應答機制的研究[D]. 漆正堂.華東師范大學 2009
[6]不同運動骨骼肌AMPK的變化特點及對mTOR和下游信號的調控[D]. 張國華.北京體育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耐力運動訓練對大鼠骨骼肌線粒體能量代謝的影響[D]. 郭旭霞.廣西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635264
【文章來源】:上海體育學院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
1.2 研究意義
2.文獻綜述
2.1 線粒體
2.2 能量代謝
2.3 線粒體融合機能
2.3.1 MFN1和MFN2
2.3.2OPA1
2.4 線粒體融合-分裂的分子機制
2.5 運動對線粒體融合機能和能量代謝的影響
2.6 小結
3.材料與方法
3.1 材料
3.1.1 實驗動物
3.1.2 動物分組及訓練方案
3.1.3 實驗儀器
3.1.4 實驗試劑
3.1.5 實驗技術路線圖
3.2 方法
3.2.1 動物取材
3.2.2 石蠟包埋
3.2.3 蘇木精-伊紅染色(HE染色)
3.2.4 能量代謝相關酶指標的測試
3.2.5 Western blot蛋白測定
3.3 數(shù)據(jù)處理
4.研究結果
4.1 干預后小鼠體重的變化
4.2 干預后骨骼肌HE染色
4.3 干預后能量代謝相關酶測試結果
4.3.1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后小鼠骨骼肌線粒體ATP含量的變化
4.3.2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后小鼠骨骼肌細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變化
4.3.3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后小鼠骨骼肌ATP合成酶活性的變化
4.3.4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后小鼠骨骼肌檸檬酸合成酶活性的變化
4.4 干預后骨骼肌線粒體融合機能相關蛋白結果
4.4.1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融合蛋白影響
4.4.2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分裂蛋白的影響
4.4.3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生物合成蛋白的影響
4.5 線粒體能量代謝酶活性和線粒體融合蛋白及相關蛋白表達含量的關系
5.分析與討論
5.1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體重的分析
5.2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形態(tài)學的影響
5.3 不同負荷運動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能量代謝指標的影響
5.4 不同負荷訓練對小鼠骨骼肌線粒體融合及相關蛋白的影響
6.結論
7.參考文獻
8.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細胞凋亡和丙二醛在長時間大強度運動模型大鼠骨骼肌中的表達[J]. 馬雪,胡亞哲.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8(12)
[2]線粒體:能量、信號、功能的調控樞紐[J]. 鄭銘. 生理科學進展. 2018(01)
[3]抗阻運動調控肥胖大鼠心肌線粒體能量代謝[J]. 黎茜.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7(09)
[4]運動干預骨骼肌、心肌線粒體動力學研究現(xiàn)狀——心肌線粒體動力學研究展望[J]. 趙永才. 體育科學. 2016(11)
[5]運動預處理影響線粒體形態(tài)變化以及相關因子表達干預力竭運動后大鼠額葉細胞凋亡[J]. 王璐,鄧文騫,袁瓊嘉,李雪.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6(08)
[6]大負荷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線粒體融合和分裂蛋白的影響[J]. 劉曉然,于瀅,王蘊紅,閻守扶,王瑞元,李俊平.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6(02)
[7]不同強度跑臺運動對大鼠心肌線粒體-底物能量代謝的影響[J]. 劉媛媛,曹雪濱,平政,江明宏.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4(12)
[8]一次大負荷跑臺運動后大鼠心肌能量代謝及線粒體形態(tài)動力學的變化研究[J]. 陶小平,彭雄輝.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4(03)
[9]運動對高脂飲食性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組織線粒體形態(tài)和動力學的影響及可能機制的研究[J]. 歐秀伶,于寶明,孫劍.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3(01)
[10]長期中等強度運動對小鼠骨骼肌HIF-1α mRNA的表達及葡萄糖轉運的影響[J]. 謝康玲,劉遂心,蔡穎,張文亮.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2(06)
博士論文
[1]MFN2對骨骼肌線粒體運動適應的作用研究[D]. 賀強.華東師范大學 2016
[2]一次大負荷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線粒體分布和功能影響及針刺干預作用[D]. 于瀅.北京體育大學 2015
[3]過氧化氫、Ca2+對骨骼肌線粒體移動和動態(tài)變化的調節(jié)[D]. 劉慧君.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2010
[4]運動對慢性心衰心肌線粒體功能、生物合成與融合分裂的調節(jié)作用[D]. 劉濤.北京體育大學 2009
[5]骨骼肌線粒體對不同訓練方式的適應及其基因應答機制的研究[D]. 漆正堂.華東師范大學 2009
[6]不同運動骨骼肌AMPK的變化特點及對mTOR和下游信號的調控[D]. 張國華.北京體育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耐力運動訓練對大鼠骨骼肌線粒體能量代謝的影響[D]. 郭旭霞.廣西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6352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6352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