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電子與普通護具對側(cè)踢技術使用情況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8 08:50
跆拳道項目正式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是從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開始的,經(jīng)過十幾年的發(fā)展和改善不斷趨于成熟和穩(wěn)定,其中對跆拳道項目影響較大的是規(guī)則的改變和電子護具的使用。新規(guī)則的應用可以讓運動員賽場上使用更多的高難度技術動作,改變單一技術的局面,充分發(fā)揮技戰(zhàn)術,同時增加了比賽的激烈程度和可觀賞度,促使跆拳道項目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護具正式變更為電子護具是于2009年5月的跆拳道世界杯比賽,經(jīng)過短期的優(yōu)勝劣汰,電子護具的發(fā)展推動了一些原來使用次數(shù)較少的技術動作的發(fā)展,如:側(cè)踢技術。深入研究跆拳道使用電子護具后對單項技術動作的影響和改變具有非凡的意義。本文通過對同時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跆拳道項目的男、女運動員共計34人的174場比賽錄像進行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專家訪談法和邏輯分析法等多種方法對數(shù)據(jù)和資料進行分析整理,通過比較分析得出以下結(jié)論:1、新規(guī)則的實施、電子護具的使用以及錄像審議的產(chǎn)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比賽的公平性,同時也有效的解決了因人為判決帶來的主觀爭議。2、新規(guī)則及電子護具使用以后,運動員加強了對軀干部位的防守,進攻方面則轉(zhuǎn)向了得分更高的頭部,導...
【文章來源】:山東體育學院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LAJUST軀干部護具
圖 1 LAJUST 軀干部護具 圖 2 LAJUST 電子護具護腳套韓國 LAJUST 電子護具基本原理就是壓力的原理,在比賽中運動員腳套(圖 2)內(nèi)部的感應芯片在與軀干部護具(圖 1)內(nèi)的感應芯片接觸時,達到起初對于不同級別所設置的力度值時,所得分數(shù)便可通過無線傳輸在顯示屏上顯示。該品牌的電子護具在使用中,要求運動員擊打部位的準確性以及力度大小都是十分苛刻的,因此得分較為困難。有時踢擊力度很大,擊打的部位也很準確,但是電子護具就是感應不到分數(shù),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護具本身以及此套系統(tǒng)故障,這是硬件原因,也是最致命的原因,其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性決定了它的命運;二、運動員的穿著要求,如運動員在比賽時,刻意將護具穿戴較為寬松,被打擊的部位有足夠的空間進行緩沖擊打力度,也導致其無法感應的現(xiàn)象;三、跆拳道比賽對有效得分部位的定義,規(guī)則中解釋為護具所包裹的軀干部位,其中包括背部,而電子護具卻缺少對背部的感應;四、跆拳道運動中有手臂格擋的技術動作,在被擊打的同時,只要出現(xiàn)手臂格擋,腳套無法與軀干部護具接觸,形成不了壓力感
內(nèi)部的感應芯片在與軀干部護具(圖 1)內(nèi)的感應芯片接觸時,達到起初對于不級別所設置的力度值時,所得分數(shù)便可通過無線傳輸在顯示屏上顯示。該品牌電子護具在使用中,要求運動員擊打部位的準確性以及力度大小都是十分苛刻的因此得分較為困難。有時踢擊力度很大,擊打的部位也很準確,但是電子護具是感應不到分數(shù),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護具本身以及此套系統(tǒng)故障這是硬件原因,也是最致命的原因,其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性決定了它的命運;二、動員的穿著要求,如運動員在比賽時,刻意將護具穿戴較為寬松,被打擊的部有足夠的空間進行緩沖擊打力度,也導致其無法感應的現(xiàn)象;三、跆拳道比賽有效得分部位的定義,規(guī)則中解釋為護具所包裹的軀干部位,其中包括背部,電子護具卻缺少對背部的感應;四、跆拳道運動中有手臂格擋的技術動作,在擊打的同時,只要出現(xiàn)手臂格擋,腳套無法與軀干部護具接觸,形成不了壓力應,無法得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跆拳道大道電子護具的使用對比賽技戰(zhàn)術的影響[J]. 趙瑩. 運動. 2013(19)
[2]跆拳道電子護具的使用研究[J]. 馬強,張文利. 青春歲月. 2013(08)
[3]2010年世界杯跆拳道比賽技戰(zhàn)術使用情況及中外對比分析[J]. 王林福,張慶春,高志紅.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12(04)
[4]電子護具的使用對跆拳道運動的影響[J]. 馬強,王健,張淑敏. 價值工程. 2012(10)
[5]十一屆全運會跆拳道女子大級別運動員技術分析[J]. 趙強. 科技信息. 2012(06)
[6]我國女子跆拳道競爭對手技戰(zhàn)術分析[J]. 史東林,高志紅,王晶. 體育文化導刊. 2011(07)
[7]電子護具對競技跆拳道比賽男子運動員技戰(zhàn)術的影響研究[J]. 陳有忠. 中國體育科技. 2010(06)
[8]跆拳道推踢技術在比賽中的運用與訓練方法[J]. 萬琴榮. 安徽體育科技. 2010(05)
[9]對我國跆拳道項目首次使用電子護具效果的研究[J]. 魯凡,高志紅,劉良宗.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0(10)
[10]新規(guī)則下電子護具的使用對跆拳道運動發(fā)展變化的影響[J]. 劉斌. 山西體育科技. 2010 (03)
碩士論文
[1]我國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技戰(zhàn)術訓練特征研究[D]. 張秀兵.北京體育大學 2012
[2]采用電子護具條件下跆拳道運動員技戰(zhàn)術應用研究[D]. 顏紅偉.北京體育大學 2012
[3]跆拳道技戰(zhàn)術發(fā)展趨勢研究[D]. 方偉.北京體育大學 2011
[4]在新規(guī)則下電子護具對競技跆拳道技術使用的影響[D]. 劉胡興.沈陽體育學院 2011
[5]第29屆奧運會中、韓男子跆拳道技術運用能力的差距與反思[D]. 范小君.湖南師范大學 2009
[6]我國男子跆拳道技術運用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 周財有.武漢體育學院 2006
本文編號:3553768
【文章來源】:山東體育學院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LAJUST軀干部護具
圖 1 LAJUST 軀干部護具 圖 2 LAJUST 電子護具護腳套韓國 LAJUST 電子護具基本原理就是壓力的原理,在比賽中運動員腳套(圖 2)內(nèi)部的感應芯片在與軀干部護具(圖 1)內(nèi)的感應芯片接觸時,達到起初對于不同級別所設置的力度值時,所得分數(shù)便可通過無線傳輸在顯示屏上顯示。該品牌的電子護具在使用中,要求運動員擊打部位的準確性以及力度大小都是十分苛刻的,因此得分較為困難。有時踢擊力度很大,擊打的部位也很準確,但是電子護具就是感應不到分數(shù),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護具本身以及此套系統(tǒng)故障,這是硬件原因,也是最致命的原因,其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性決定了它的命運;二、運動員的穿著要求,如運動員在比賽時,刻意將護具穿戴較為寬松,被打擊的部位有足夠的空間進行緩沖擊打力度,也導致其無法感應的現(xiàn)象;三、跆拳道比賽對有效得分部位的定義,規(guī)則中解釋為護具所包裹的軀干部位,其中包括背部,而電子護具卻缺少對背部的感應;四、跆拳道運動中有手臂格擋的技術動作,在被擊打的同時,只要出現(xiàn)手臂格擋,腳套無法與軀干部護具接觸,形成不了壓力感
內(nèi)部的感應芯片在與軀干部護具(圖 1)內(nèi)的感應芯片接觸時,達到起初對于不級別所設置的力度值時,所得分數(shù)便可通過無線傳輸在顯示屏上顯示。該品牌電子護具在使用中,要求運動員擊打部位的準確性以及力度大小都是十分苛刻的因此得分較為困難。有時踢擊力度很大,擊打的部位也很準確,但是電子護具是感應不到分數(shù),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護具本身以及此套系統(tǒng)故障這是硬件原因,也是最致命的原因,其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性決定了它的命運;二、動員的穿著要求,如運動員在比賽時,刻意將護具穿戴較為寬松,被打擊的部有足夠的空間進行緩沖擊打力度,也導致其無法感應的現(xiàn)象;三、跆拳道比賽有效得分部位的定義,規(guī)則中解釋為護具所包裹的軀干部位,其中包括背部,電子護具卻缺少對背部的感應;四、跆拳道運動中有手臂格擋的技術動作,在擊打的同時,只要出現(xiàn)手臂格擋,腳套無法與軀干部護具接觸,形成不了壓力應,無法得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跆拳道大道電子護具的使用對比賽技戰(zhàn)術的影響[J]. 趙瑩. 運動. 2013(19)
[2]跆拳道電子護具的使用研究[J]. 馬強,張文利. 青春歲月. 2013(08)
[3]2010年世界杯跆拳道比賽技戰(zhàn)術使用情況及中外對比分析[J]. 王林福,張慶春,高志紅.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12(04)
[4]電子護具的使用對跆拳道運動的影響[J]. 馬強,王健,張淑敏. 價值工程. 2012(10)
[5]十一屆全運會跆拳道女子大級別運動員技術分析[J]. 趙強. 科技信息. 2012(06)
[6]我國女子跆拳道競爭對手技戰(zhàn)術分析[J]. 史東林,高志紅,王晶. 體育文化導刊. 2011(07)
[7]電子護具對競技跆拳道比賽男子運動員技戰(zhàn)術的影響研究[J]. 陳有忠. 中國體育科技. 2010(06)
[8]跆拳道推踢技術在比賽中的運用與訓練方法[J]. 萬琴榮. 安徽體育科技. 2010(05)
[9]對我國跆拳道項目首次使用電子護具效果的研究[J]. 魯凡,高志紅,劉良宗.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0(10)
[10]新規(guī)則下電子護具的使用對跆拳道運動發(fā)展變化的影響[J]. 劉斌. 山西體育科技. 2010 (03)
碩士論文
[1]我國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技戰(zhàn)術訓練特征研究[D]. 張秀兵.北京體育大學 2012
[2]采用電子護具條件下跆拳道運動員技戰(zhàn)術應用研究[D]. 顏紅偉.北京體育大學 2012
[3]跆拳道技戰(zhàn)術發(fā)展趨勢研究[D]. 方偉.北京體育大學 2011
[4]在新規(guī)則下電子護具對競技跆拳道技術使用的影響[D]. 劉胡興.沈陽體育學院 2011
[5]第29屆奧運會中、韓男子跆拳道技術運用能力的差距與反思[D]. 范小君.湖南師范大學 2009
[6]我國男子跆拳道技術運用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 周財有.武漢體育學院 2006
本文編號:35537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5537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