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00米蛙泳分解與配合技術(shù)單個周期推進力與血乳酸特點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01:37
現(xiàn)代競技游泳一直是各國體壇必爭之地,在歷屆奧運會和國際大賽上,各國都希望通過泳壇來穩(wěn)固自己的世界體育地位,競技游泳也成為了各國向世界展示體育運動能力與實力的舞臺。而蛙泳是歷史最悠久的泳姿,也是競技游泳四種姿勢中技術(shù)要求最高的泳姿。競技蛙泳配合技術(shù)分為劃臂技術(shù)和蹬腿技術(shù),兩種技術(shù)配合產(chǎn)生推進力,使運動員在水中游進。本研究選取3名一級游泳運動員以及6名二級游泳運動員為實驗對象。實驗人員通過兩臺卡西歐EX-FH25高速攝像機、Lactate Pro便攜式乳酸分析以及GGC-16型電阻應變式測力傳感器對實驗對象進行對名受試者進行測試,獲取各運動員在途中游的劃頻、劃幅的數(shù)據(jù)、到邊后5min血乳酸以及分解-配合技術(shù)技術(shù)動作推進力數(shù)據(jù)。本研究通過不同水平運動員途中游過程中劃頻、劃幅、技術(shù)動作周期的變化以及通過不同技術(shù)推進力與乳酸變化的分析,反映出運動員在不同技術(shù)下的能量供應情況,分析運動員成績存在差異的原因。為教練員以后對運動員進行科學的技術(shù)與體能訓練提供參考依據(jù)。本文的主要研究結(jié)果:1.一級運動員蛙泳配合技術(shù)速度顯著優(yōu)于二級運動員的主要原因為劃臂技術(shù)劃頻顯著高于二級運動員。提高運動員成績,加快運動...
【文章來源】:西安體育學院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lOOm蛙泳測試場地示意圖
上同步燈、水下高速相機與水下同步燈。運動員將長5. 9ra、直徑5nirn的鋼絲牽’引測力繩系在腰間。實驗幵始時,運動員在泳池中原位牽拉測力繩,見圖2。sm 下—泳通"圖2 模擬推進力測試場地示意圖測力繩通過串聯(lián)固定住池邊的測力傳感器。測力傳感器與水平的角度極小,對推進力測試結(jié)果幾乎沒有影響,因此在此忽略不計。實驗步驟:(1)運動員在經(jīng)過充分休息后,以100m蛙泳劃臂(腿夾浮板)測試完成時間進行推進力測試;(2)運動員在經(jīng)過充分休息后,以100m蛙泳躍腿(扶板蹬腿)測試完成時間進行推進力測試;(3)運動員在經(jīng)過充分休息后,以100m蛙泳完整配合測試完成時間進行推7
通過拉力測試測出不同等級運動員在0-25m分段中每個劃臂技術(shù)周期推進力變化情況,見圖3。不同等級運動員0^2?分段劃臂技術(shù)推進力25.00 ....... . .二!20. 00 - . ^ ,. iS15.00 .. '\ ........ :^ :Z~、;-Z' y '、: i10' 00 . .. .,.一 Z 廣- !y y \ ;5.。。 、 V : 5 ^ .,、.、 \ ;0.00 -?I I I I I 1丨12345678? 10 11 1/lOs |-》■—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丨圖3不同等級運動員0-25m分段劃臂技術(shù)推進力由圖3可以看出,在0-25m分段游程中,一級運動員劃臂技術(shù)周期較短,劃臂技術(shù)動作推進力峰值比二級運動員出現(xiàn)時間較晚且峰值較高。不同等級運動員在外劃抓水階段推進力差異不大,但在內(nèi)劃抱水階段,一級運動員進行抱水動作時間較長,發(fā)力較晚。而二級運動員抱水動作并不充分,且專項力量素質(zhì)較差,以至產(chǎn)生推進力較小。(2)不同等級運動員25-50m分段劃臂技術(shù)推進力分析通過拉力測試測出不同等級運動員在25-50ra分段中每個劃臂技術(shù)周期推進力變化情況,見圖4。不同等級運動員25-50m分段劃臂技術(shù)推進力2S. 00 ... - , ■ ■ I20.00 ■ . . ■ir : ‘ ■;— Z :^ 15. 00 ... —乙 、\ 三= Z- X 、 \ =I . ,/ 、、 \ 丨丨丨.丨丨._.____圓_,_._—.10. 00 :‘"…“- ^ .. ^y 、 .\ .三E. 00 / y* \ \ , ■: :;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第16屆亞運會100m蛙泳決賽成績影響因素及200m蛙泳中國隊失利因素的分析[J]. 常志斌,曾宇,朱榮晶,付健. 運動. 2011(12)
[2]蛙泳技術(shù)發(fā)展綜述[J]. 孫宇.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1(09)
[3]不同距離對自由泳運動員劃臂配合技術(shù)的影響[J]. 李旭鴻,楊紅春,毛旭江,黃旭輝,時昌松. 中國體育科技. 2010(03)
[4]如何提高水球青少年運動員的游泳速度[J]. 梁明忠. 游泳. 2009(02)
[5]世界優(yōu)秀女子100m蛙泳和200m自由泳運動員途中游速度、劃幅、劃頻統(tǒng)計學分析[J]. 張明飛,林洪,程燕,章一華. 中國體育科技. 2009(01)
[6]自由泳配合技術(shù)與劃臂、打腿推進力的測試與分析[J]. 仲宇,劉迅雷,吳鐘權(quán).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01)
[7]近三屆世錦賽男子自由泳優(yōu)秀運動員的速度、劃頻、劃幅變化特征[J]. 沈宇鵬. 體育學刊. 2006(05)
[8]游泳運動技術(shù)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的研究[J]. 林洪,閻超,何楓,王連澤,周曉東. 體育科學. 2006(04)
[9]不同水平女子運動員50m自由泳途中游速度和劃頻、劃幅變化的研究[J]. 仲宇.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6(02)
[10]游泳運動訓練的生理、生化監(jiān)控方法研究[J]. 趙杰修,田野,馮連世,洪平,陸一帆,林洪,程燕,宗丕芳,馮葆欣,賈蕾. 體育科學. 2006(01)
博士論文
[1]蛙泳技術(shù)及對阻力推進力影響的研究[D]. 仰紅慧.上海體育學院 2005
碩士論文
[1]男子游泳運動員100米仰泳劃手技術(shù)分析與推進力變化的研究[D]. 牛崢.西安體育學院 2013
[2]男子100米自由泳途中游技術(shù)與推進力的變化研究[D]. 齊海濤.西安體育學院 2012
[3]競技游泳速度的最優(yōu)化理論探索研究[D]. 韓靜.陜西師范大學 2012
[4]我國優(yōu)秀女子蛙泳運動員技術(shù)的運動學分析研究[D]. 張晨.上海體育學院 2011
[5]優(yōu)秀女子蛙泳運動員孫燁季麗萍蛙泳技術(shù)改進過程[D]. 張怡.上海體育學院 2010
[6]我國短距離優(yōu)秀游泳運動員比賽和訓練對血乳酸濃度的影響[D]. 韓麗娟.北京體育大學 2007
[7]游泳運動中的阻力研究及推進力的最優(yōu)化分析[D]. 王新峰.清華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99972
【文章來源】:西安體育學院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lOOm蛙泳測試場地示意圖
上同步燈、水下高速相機與水下同步燈。運動員將長5. 9ra、直徑5nirn的鋼絲牽’引測力繩系在腰間。實驗幵始時,運動員在泳池中原位牽拉測力繩,見圖2。sm 下—泳通"圖2 模擬推進力測試場地示意圖測力繩通過串聯(lián)固定住池邊的測力傳感器。測力傳感器與水平的角度極小,對推進力測試結(jié)果幾乎沒有影響,因此在此忽略不計。實驗步驟:(1)運動員在經(jīng)過充分休息后,以100m蛙泳劃臂(腿夾浮板)測試完成時間進行推進力測試;(2)運動員在經(jīng)過充分休息后,以100m蛙泳躍腿(扶板蹬腿)測試完成時間進行推進力測試;(3)運動員在經(jīng)過充分休息后,以100m蛙泳完整配合測試完成時間進行推7
通過拉力測試測出不同等級運動員在0-25m分段中每個劃臂技術(shù)周期推進力變化情況,見圖3。不同等級運動員0^2?分段劃臂技術(shù)推進力25.00 ....... . .二!20. 00 - . ^ ,. iS15.00 .. '\ ........ :^ :Z~、;-Z' y '、: i10' 00 . .. .,.一 Z 廣- !y y \ ;5.。。 、 V : 5 ^ .,、.、 \ ;0.00 -?I I I I I 1丨12345678? 10 11 1/lOs |-》■—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丨圖3不同等級運動員0-25m分段劃臂技術(shù)推進力由圖3可以看出,在0-25m分段游程中,一級運動員劃臂技術(shù)周期較短,劃臂技術(shù)動作推進力峰值比二級運動員出現(xiàn)時間較晚且峰值較高。不同等級運動員在外劃抓水階段推進力差異不大,但在內(nèi)劃抱水階段,一級運動員進行抱水動作時間較長,發(fā)力較晚。而二級運動員抱水動作并不充分,且專項力量素質(zhì)較差,以至產(chǎn)生推進力較小。(2)不同等級運動員25-50m分段劃臂技術(shù)推進力分析通過拉力測試測出不同等級運動員在25-50ra分段中每個劃臂技術(shù)周期推進力變化情況,見圖4。不同等級運動員25-50m分段劃臂技術(shù)推進力2S. 00 ... - , ■ ■ I20.00 ■ . . ■ir : ‘ ■;— Z :^ 15. 00 ... —乙 、\ 三= Z- X 、 \ =I . ,/ 、、 \ 丨丨丨.丨丨._.____圓_,_._—.10. 00 :‘"…“- ^ .. ^y 、 .\ .三E. 00 / y* \ \ , ■: :;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第16屆亞運會100m蛙泳決賽成績影響因素及200m蛙泳中國隊失利因素的分析[J]. 常志斌,曾宇,朱榮晶,付健. 運動. 2011(12)
[2]蛙泳技術(shù)發(fā)展綜述[J]. 孫宇.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1(09)
[3]不同距離對自由泳運動員劃臂配合技術(shù)的影響[J]. 李旭鴻,楊紅春,毛旭江,黃旭輝,時昌松. 中國體育科技. 2010(03)
[4]如何提高水球青少年運動員的游泳速度[J]. 梁明忠. 游泳. 2009(02)
[5]世界優(yōu)秀女子100m蛙泳和200m自由泳運動員途中游速度、劃幅、劃頻統(tǒng)計學分析[J]. 張明飛,林洪,程燕,章一華. 中國體育科技. 2009(01)
[6]自由泳配合技術(shù)與劃臂、打腿推進力的測試與分析[J]. 仲宇,劉迅雷,吳鐘權(quán).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01)
[7]近三屆世錦賽男子自由泳優(yōu)秀運動員的速度、劃頻、劃幅變化特征[J]. 沈宇鵬. 體育學刊. 2006(05)
[8]游泳運動技術(shù)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的研究[J]. 林洪,閻超,何楓,王連澤,周曉東. 體育科學. 2006(04)
[9]不同水平女子運動員50m自由泳途中游速度和劃頻、劃幅變化的研究[J]. 仲宇.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6(02)
[10]游泳運動訓練的生理、生化監(jiān)控方法研究[J]. 趙杰修,田野,馮連世,洪平,陸一帆,林洪,程燕,宗丕芳,馮葆欣,賈蕾. 體育科學. 2006(01)
博士論文
[1]蛙泳技術(shù)及對阻力推進力影響的研究[D]. 仰紅慧.上海體育學院 2005
碩士論文
[1]男子游泳運動員100米仰泳劃手技術(shù)分析與推進力變化的研究[D]. 牛崢.西安體育學院 2013
[2]男子100米自由泳途中游技術(shù)與推進力的變化研究[D]. 齊海濤.西安體育學院 2012
[3]競技游泳速度的最優(yōu)化理論探索研究[D]. 韓靜.陜西師范大學 2012
[4]我國優(yōu)秀女子蛙泳運動員技術(shù)的運動學分析研究[D]. 張晨.上海體育學院 2011
[5]優(yōu)秀女子蛙泳運動員孫燁季麗萍蛙泳技術(shù)改進過程[D]. 張怡.上海體育學院 2010
[6]我國短距離優(yōu)秀游泳運動員比賽和訓練對血乳酸濃度的影響[D]. 韓麗娟.北京體育大學 2007
[7]游泳運動中的阻力研究及推進力的最優(yōu)化分析[D]. 王新峰.清華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99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4999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