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健美操世錦賽三人項目前六名成套編排對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0-18 10:27
本文以第十四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中的集體三人操項目決賽前五名隊伍和中國集體三人操項目成套操為研究對象,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為:文獻資料法、視頻分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對比分析法,從“成績分析、成套難度分析、成套操化分析、成套過渡連接分析、成套音樂分析”這五方面來探討世界頂尖競技健美操集體三人項目成套操的編排規(guī)律與制勝因素,從而分析我國集體三人操項目運動員的成套操編排是否符合當今世界頂尖強隊成套編排的發(fā)展趨勢,找出我國集體三人項目與世界強隊的差距與所存在的問題,以便為我國競技健美操集體三人項目的發(fā)展與備戰(zhàn)新一周期的世界錦標賽提供一些參考依據(jù),并提出相應的策略與建議。研究結(jié)果顯示:(1)我國選手的三項得分都相對偏低,三項得分均衡但質(zhì)量不高。(2)我國選手們本次比賽所選用的難度組別與分值和其他國家相比差異不大;沒有體現(xiàn)出創(chuàng)新性與獨特性,但空間轉(zhuǎn)換運用充分。(3)我國選手們在步伐使用上較其他國家而言相對較少,步伐的變化比較單一;在隊形編排上,我國的隊形以三角形為主,而沒有圓形隊形的編排;在移動路線編排上,斜線和弧線路線使用較多,相比之下,直線和對角線的使用略顯不足;在成套操化空間轉(zhuǎn)換上,我國使用的空間轉(zhuǎn)換...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難度出現(xiàn)位序圖
圖 3 第 14 屆健美操世錦賽集體三人決賽前六名難度組別與數(shù)量統(tǒng)計圖由圖 3 可知:(1)難度種類整體上看,本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集體三項目前六名隊在 A、B、C、D 四組難度動作選擇上,分別為 11 個、6 個、30 13 個,其比例分別為:18.33%、10.00%、50.00%和 21.67%,其原因在于:難度中有包括落地類的難度,選手們普遍在上肢力量和下肢跳躍能力方面占勢,C 組難度平均每隊選手均選擇了 5 次,符合難度選用態(tài)勢的主流方向。(度選用細節(jié)上看,第1名韓國隊的難度動作種類組合呈現(xiàn)2A+1B+5C+2D的特征 2 名日本隊的難度動作種類組合也呈現(xiàn) 2A+1B+5C+2D 的特征;第 3 名俄羅斯難度動作種類組合也呈現(xiàn) 2A+1B+5C+2D 的特征;第 4 名羅馬尼亞隊的難度動類組合呈現(xiàn) 1A+1B+6C+2D 的特征;第 5 名西班牙隊的難度動作種類組合呈A+1B+4C+3D 的特征;第 6 名中國隊的難度動作種類組合呈現(xiàn) 2A+1B+5C+2D 的;這充分說明:當今世界競技健美操集體三人操的成套難度組別的選擇上呈大差異性特征。綜合以上,在四個難度類別中,C組跳與躍難度使用次數(shù)最多,其次是D衡與柔韌難度使用量,再次是 A 組難度的選用量,相對之下,在 B 組難度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規(guī)則演進競技健美操成套動作競爭態(tài)勢的研究[J]. 趙軒立,張曉瑩.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7(02)
[2]淺談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的制勝因素[J]. 陳瑋. 青少年體育. 2016(12)
[3]提升少兒健美操操化動作完成力度的策略研究[J]. 楊曉. 當代體育科技. 2016(06)
[4]中外健美操年齡二組三人操難度動作比較分析[J]. 戴逢堅.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1)
[5]從近兩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看女子單人操操化動作發(fā)展變化趨勢[J]. 樂嚴嚴. 福建體育科技. 2015(05)
[6]第13屆健美操世錦賽三人項目成套動作技術(shù)分析[J]. 高增,楊亞萍. 當代體育科技. 2015(07)
[7]音樂風格在提升健美操運動員操化技能表現(xiàn)訓練中的運用分析[J]. 李春梅. 湖北體育科技. 2014(02)
[8]第9屆大運會健美操女子三人操項目難度動作出現(xiàn)位序分析[J]. 關(guān)鴻靖. 運動. 2013(16)
[9]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制勝因素的研究[J]. 張曉瑩,王宏,趙軒立.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3(05)
[10]對中學健美操學生操化動作存在的問題與訓練方法研究[J]. 陳瓏瓏. 中國校外教育. 2013(11)
碩士論文
[1]2013版規(guī)則下世界優(yōu)秀競技健美操三人操難度動作分析[D]. 穆劍.哈爾濱體育學院 2017
[2]第14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混合雙人項目成套動作研究[D]. 衛(wèi)芳.成都體育學院 2017
[3]競技健美操三人項目成套創(chuàng)編中空間層次運用的研究[D]. 朱慧平.北京體育大學 2017
[4]第13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集體項目(三人操、五人操)成套編排的分析[D]. 劉婧.西安體育學院 2016
[5]競技健美操規(guī)則演變對集體項目藝術(shù)評分的發(fā)展影響研究[D]. 肖迪.西南大學 2016
[6]功能性軀干力量訓練對競技健美操托馬斯動作完成質(zhì)量影響的實驗研究[D]. 周燕.天津體育學院 2016
[7]第十三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競技健美操三人項目成套動作分析[D]. 宣喧.曲阜師范大學 2016
[8]對第十三屆世錦賽女單混雙項目前八名成套動作整體分析[D]. 馬超.天津工業(yè)大學 2016
[9]核心力量訓練對提高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完成質(zhì)量的實驗研究[D]. 巴寧.北京體育大學 2015
[10]規(guī)則導向下競技健美操五人操托舉動作創(chuàng)編的探析[D]. 陳思.湖南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42649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難度出現(xiàn)位序圖
圖 3 第 14 屆健美操世錦賽集體三人決賽前六名難度組別與數(shù)量統(tǒng)計圖由圖 3 可知:(1)難度種類整體上看,本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集體三項目前六名隊在 A、B、C、D 四組難度動作選擇上,分別為 11 個、6 個、30 13 個,其比例分別為:18.33%、10.00%、50.00%和 21.67%,其原因在于:難度中有包括落地類的難度,選手們普遍在上肢力量和下肢跳躍能力方面占勢,C 組難度平均每隊選手均選擇了 5 次,符合難度選用態(tài)勢的主流方向。(度選用細節(jié)上看,第1名韓國隊的難度動作種類組合呈現(xiàn)2A+1B+5C+2D的特征 2 名日本隊的難度動作種類組合也呈現(xiàn) 2A+1B+5C+2D 的特征;第 3 名俄羅斯難度動作種類組合也呈現(xiàn) 2A+1B+5C+2D 的特征;第 4 名羅馬尼亞隊的難度動類組合呈現(xiàn) 1A+1B+6C+2D 的特征;第 5 名西班牙隊的難度動作種類組合呈A+1B+4C+3D 的特征;第 6 名中國隊的難度動作種類組合呈現(xiàn) 2A+1B+5C+2D 的;這充分說明:當今世界競技健美操集體三人操的成套難度組別的選擇上呈大差異性特征。綜合以上,在四個難度類別中,C組跳與躍難度使用次數(shù)最多,其次是D衡與柔韌難度使用量,再次是 A 組難度的選用量,相對之下,在 B 組難度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規(guī)則演進競技健美操成套動作競爭態(tài)勢的研究[J]. 趙軒立,張曉瑩.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7(02)
[2]淺談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的制勝因素[J]. 陳瑋. 青少年體育. 2016(12)
[3]提升少兒健美操操化動作完成力度的策略研究[J]. 楊曉. 當代體育科技. 2016(06)
[4]中外健美操年齡二組三人操難度動作比較分析[J]. 戴逢堅.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1)
[5]從近兩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看女子單人操操化動作發(fā)展變化趨勢[J]. 樂嚴嚴. 福建體育科技. 2015(05)
[6]第13屆健美操世錦賽三人項目成套動作技術(shù)分析[J]. 高增,楊亞萍. 當代體育科技. 2015(07)
[7]音樂風格在提升健美操運動員操化技能表現(xiàn)訓練中的運用分析[J]. 李春梅. 湖北體育科技. 2014(02)
[8]第9屆大運會健美操女子三人操項目難度動作出現(xiàn)位序分析[J]. 關(guān)鴻靖. 運動. 2013(16)
[9]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制勝因素的研究[J]. 張曉瑩,王宏,趙軒立.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3(05)
[10]對中學健美操學生操化動作存在的問題與訓練方法研究[J]. 陳瓏瓏. 中國校外教育. 2013(11)
碩士論文
[1]2013版規(guī)則下世界優(yōu)秀競技健美操三人操難度動作分析[D]. 穆劍.哈爾濱體育學院 2017
[2]第14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混合雙人項目成套動作研究[D]. 衛(wèi)芳.成都體育學院 2017
[3]競技健美操三人項目成套創(chuàng)編中空間層次運用的研究[D]. 朱慧平.北京體育大學 2017
[4]第13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集體項目(三人操、五人操)成套編排的分析[D]. 劉婧.西安體育學院 2016
[5]競技健美操規(guī)則演變對集體項目藝術(shù)評分的發(fā)展影響研究[D]. 肖迪.西南大學 2016
[6]功能性軀干力量訓練對競技健美操托馬斯動作完成質(zhì)量影響的實驗研究[D]. 周燕.天津體育學院 2016
[7]第十三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競技健美操三人項目成套動作分析[D]. 宣喧.曲阜師范大學 2016
[8]對第十三屆世錦賽女單混雙項目前八名成套動作整體分析[D]. 馬超.天津工業(yè)大學 2016
[9]核心力量訓練對提高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完成質(zhì)量的實驗研究[D]. 巴寧.北京體育大學 2015
[10]規(guī)則導向下競技健美操五人操托舉動作創(chuàng)編的探析[D]. 陳思.湖南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426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4426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