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劉翔時代”:中國田徑國際大賽表現與突破原因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08:21
劉翔是中國田徑乃至體育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取得過輝煌的帶有民族自豪感的成績。"后劉翔時代"中國田徑在國際大賽的成績不退反進,甚至取得了全面開花和歷史性的突破,在2015年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2016年里約奧運會和2017年倫敦世界田徑錦標賽上都表現出整體實力穩(wěn)步提升,優(yōu)勢項目繼續(xù)保持,潛優(yōu)勢項目不斷突破,參賽隊員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良好局面。運用文獻資料調研、數理統(tǒng)計及邏輯分析等方法對近幾屆田徑國際大賽參賽運動員總體競技表現進行統(tǒng)計,對中國田徑隊的競技水平與競技表現特點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對中國田徑隊在近幾屆國際大賽取得歷史突破的原因進行深入探析。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田徑國際大賽取得歷史突破的重要原因有以下6點:1)"1516突破行動計劃"的頂層設計與整體規(guī)劃;2)內部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3)訓練理念與訓練視野的不斷更新與國際化;4)高水平賽事的熏陶及賽制的理性回歸;5)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及梯隊的有效構建;6)賽前備戰(zhàn)工作的周密部署與細致安排以及科研團隊、醫(yī)療團隊的通力協(xié)作及堅持不懈地反興奮劑工作等。
【文章來源】:體育科學. 2017,37(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前言
2 中國隊在田徑國際大賽中的競技表現
2.1 近幾屆田徑國際大賽總體情況
2.2 國際大賽中中國田徑總體競技表現
2.2.1 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中國田徑競技表現
2.2.2里約奧運會中國田徑競技表現
2.2.3 倫敦世界田徑錦標賽中國田徑競技表現
2.3 國際大賽中中國田徑競技的表現特點
2.3.1 整體實力穩(wěn)步提升
2.3.2 優(yōu)勢項目依舊強勢
2.3.3 潛優(yōu)勢項目不斷突破
2.3.4 精神面貌令人振奮
3 中國田徑國際大賽突破原因分析
3.1“1516突破行動計劃”的頂層設計與整體規(guī)劃
3.2 內部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3.3 訓練理念與訓練視野的不斷更新與國際化
3.4 高水平賽事的熏陶及賽制的理性回歸
3.5 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及梯隊的有效構建
3.6 賽前備戰(zhàn)工作的周密部署與細致安排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改革創(chuàng)新背景下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研究[J]. 賈志強.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7(02)
[2]中國田徑競技后備人才培養(yǎng)路徑研究[J]. 陸國田,王林. 體育文化導刊. 2016(10)
[3]第15屆世界田徑錦標賽競爭格局與中國田徑發(fā)展對策分析[J]. 尚力沛,程傳銀. 中國體育科技. 2016(04)
[4]北京田徑世錦賽中國十大突破分析[J]. 金成平. 體育文化導刊. 2016(04)
[5]從北京田徑世錦賽探究中國田徑運動的蛻變思路[J]. 王電海.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5(34)
[6]論競技參賽理論與運動訓練理論的分野與協(xié)同[J]. 田麥久.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15(05)
[7]我國田徑社會化發(fā)展困境的理性審視[J]. 王國亮,詹建國.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5(05)
[8]他的跑道,他的欄——寫給退役的劉翔[J]. 宋彥霞. 田徑. 2015(05)
[9]美國青少年體育及競技后備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啟示[J]. 趙孟君,吳希林. 體育與科學. 2014(06)
[10]世錦賽視角下的中國田徑運動競技實力與發(fā)展策略[J]. 夏冬.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4(01)
本文編號:3329593
【文章來源】:體育科學. 2017,37(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前言
2 中國隊在田徑國際大賽中的競技表現
2.1 近幾屆田徑國際大賽總體情況
2.2 國際大賽中中國田徑總體競技表現
2.2.1 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中國田徑競技表現
2.2.2里約奧運會中國田徑競技表現
2.2.3 倫敦世界田徑錦標賽中國田徑競技表現
2.3 國際大賽中中國田徑競技的表現特點
2.3.1 整體實力穩(wěn)步提升
2.3.2 優(yōu)勢項目依舊強勢
2.3.3 潛優(yōu)勢項目不斷突破
2.3.4 精神面貌令人振奮
3 中國田徑國際大賽突破原因分析
3.1“1516突破行動計劃”的頂層設計與整體規(guī)劃
3.2 內部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3.3 訓練理念與訓練視野的不斷更新與國際化
3.4 高水平賽事的熏陶及賽制的理性回歸
3.5 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及梯隊的有效構建
3.6 賽前備戰(zhàn)工作的周密部署與細致安排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改革創(chuàng)新背景下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研究[J]. 賈志強.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7(02)
[2]中國田徑競技后備人才培養(yǎng)路徑研究[J]. 陸國田,王林. 體育文化導刊. 2016(10)
[3]第15屆世界田徑錦標賽競爭格局與中國田徑發(fā)展對策分析[J]. 尚力沛,程傳銀. 中國體育科技. 2016(04)
[4]北京田徑世錦賽中國十大突破分析[J]. 金成平. 體育文化導刊. 2016(04)
[5]從北京田徑世錦賽探究中國田徑運動的蛻變思路[J]. 王電海.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5(34)
[6]論競技參賽理論與運動訓練理論的分野與協(xié)同[J]. 田麥久.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15(05)
[7]我國田徑社會化發(fā)展困境的理性審視[J]. 王國亮,詹建國.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5(05)
[8]他的跑道,他的欄——寫給退役的劉翔[J]. 宋彥霞. 田徑. 2015(05)
[9]美國青少年體育及競技后備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啟示[J]. 趙孟君,吳希林. 體育與科學. 2014(06)
[10]世錦賽視角下的中國田徑運動競技實力與發(fā)展策略[J]. 夏冬.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4(01)
本文編號:3329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3295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