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運動參與的差異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1 20:17
我國的高速發(fā)展也造成了一些弊端,其中之一便是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隨著近些年高校不斷的擴招,學校中貧困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也逐漸突出。了解貧困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及與非貧困生之間的差異,對完善高校體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利于引導貧困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鍛煉習慣,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運動參與的差異性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如下:(1)在體育認知上,貧困生和非貧困生都對“鍛煉可增強體質(zhì)”的基礎功能認識一致,但在“鍛煉可增強人的意志、可消遣娛樂、可增進友誼、能舒緩焦慮等壞情緒、人人都應該參與鍛煉”的認識上不盡一致,在個別選項上排位相差較大。(2)多數(shù)貧困生對體育運動鍛煉表示認可的態(tài)度。但是與非貧困生相比,表示不喜歡體育鍛煉的學生中,貧困生比例要高些,表現(xiàn)出來的體育興趣要稍低于非貧困生。(3)貧困生和非貧困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首要動機都是強身健體,而貧困生的次要動機是滿足考試達標,非貧困學生則有多個選項比“考試達標需要”更重要,說明貧困生和非貧困生的學習動機差異較大。(4)由于各種主客觀的因素,存在較多貧困生感興趣的...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相關概念界定
1.3.2 相關研究現(xiàn)狀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問卷調(diào)查法
2.2.3 訪談法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3 研究結(jié)果與分析
3.1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運動認知的差異分析
3.2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鍛煉興趣的差異分析
3.3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參與動機的差異性分析
3.4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項目選擇的差異性分析
3.5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鍛煉情況的差異性分析
3.6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消費的差異性分析
3.7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對設施滿意度的差異性分析
3.8 改善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參加體育鍛煉現(xiàn)狀的對策
4 結(jié)論與建議
4.1 結(jié)論
4.2 建議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女性參與競技體育的主體意識探析[J]. 盧玲,孟范生.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0(06)
[2]論女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J]. 賀興利. 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 2009(04)
[3]試論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內(nèi)涵及其培養(yǎng)意義[J]. 李彥軍. 科學大眾. 2008(05)
[4]關于完善我國大學生資助體系與方式的探討[J]. 沈江. 教育與職業(yè). 2008(05)
[5]四川省貧困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diào)查[J]. 毛曉榮,林祥蕓,彭波.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7(04)
[6]高校貧困生體育意識及興趣形成的多因素調(diào)查分析[J]. 毛曉榮,楊正偉,田小兵.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07(05)
[7]對高校貧困生課外體育活動與體育消費的調(diào)查分析[J]. 尚成,鄧小林.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6(02)
[8]貧困大學生的生活習慣與體育行為的調(diào)查研究[J]. 白二宏,喬世榮,安偉震.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5(08)
[9]淺析校園體育文化對普通高校課外體育鍛煉的影響[J]. 王若光,許彩明. 湖北體育科技. 2004(04)
[10]女性主體性:對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一種新解讀[J]. 趙小華. 婦女研究論叢. 2004(04)
碩士論文
[1]民辦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研究[D]. 辛劉方.安徽大學 2014
[2]高中學生體育活動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D]. 李江炎.蘇州大學 2014
[3]湖南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研究[D]. 楊佳.湖南師范大學 2011
[4]高校貧困生資助問題研究[D]. 吳躍峰.復旦大學 2008
[5]校園體育文化環(huán)境對大學生體育需求主體意識影響的研究[D]. 趙娜.湖南師范大學 2008
[6]吉林大學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影響因素分析[D]. 李洋.東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16181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 文獻綜述
1.3.1 相關概念界定
1.3.2 相關研究現(xiàn)狀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問卷調(diào)查法
2.2.3 訪談法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3 研究結(jié)果與分析
3.1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運動認知的差異分析
3.2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鍛煉興趣的差異分析
3.3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參與動機的差異性分析
3.4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項目選擇的差異性分析
3.5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鍛煉情況的差異性分析
3.6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體育消費的差異性分析
3.7 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與非貧困生對設施滿意度的差異性分析
3.8 改善廈門市民辦高校貧困生參加體育鍛煉現(xiàn)狀的對策
4 結(jié)論與建議
4.1 結(jié)論
4.2 建議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女性參與競技體育的主體意識探析[J]. 盧玲,孟范生.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0(06)
[2]論女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J]. 賀興利. 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 2009(04)
[3]試論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內(nèi)涵及其培養(yǎng)意義[J]. 李彥軍. 科學大眾. 2008(05)
[4]關于完善我國大學生資助體系與方式的探討[J]. 沈江. 教育與職業(yè). 2008(05)
[5]四川省貧困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diào)查[J]. 毛曉榮,林祥蕓,彭波.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7(04)
[6]高校貧困生體育意識及興趣形成的多因素調(diào)查分析[J]. 毛曉榮,楊正偉,田小兵.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07(05)
[7]對高校貧困生課外體育活動與體育消費的調(diào)查分析[J]. 尚成,鄧小林.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6(02)
[8]貧困大學生的生活習慣與體育行為的調(diào)查研究[J]. 白二宏,喬世榮,安偉震.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5(08)
[9]淺析校園體育文化對普通高校課外體育鍛煉的影響[J]. 王若光,許彩明. 湖北體育科技. 2004(04)
[10]女性主體性:對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一種新解讀[J]. 趙小華. 婦女研究論叢. 2004(04)
碩士論文
[1]民辦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研究[D]. 辛劉方.安徽大學 2014
[2]高中學生體育活動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D]. 李江炎.蘇州大學 2014
[3]湖南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研究[D]. 楊佳.湖南師范大學 2011
[4]高校貧困生資助問題研究[D]. 吳躍峰.復旦大學 2008
[5]校園體育文化環(huán)境對大學生體育需求主體意識影響的研究[D]. 趙娜.湖南師范大學 2008
[6]吉林大學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影響因素分析[D]. 李洋.東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16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3161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