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構建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20:51
高校公共體育教育,作為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鏈接環(huán)節(jié),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任務,是學生畢業(yè)后自主進行身體鍛煉、提升身體健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了進一步深化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以及貫徹新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對課程目標的達成要求,將《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五大課程目標進行解構,得到16個課程子目標,并以其達成情況作為評價實驗效果的指標。分別采用體質測試、技術評定及問卷調查的方法對16個子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測量。結果表明,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的課程目標達成情況很不理想。面對如此尷尬的調研結果,令人不禁對現(xiàn)行的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是否能有效達成課程目標這一重要問題產生了質疑。因此,在有效的推進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需構建一套更科學、完善的教學模式。該文針對目前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課程目標達成不樂觀的現(xiàn)狀,運用廣岡亮藏的教學目標分類思想,將16個課程子目標進行二次分類,并深層次論述教學系統(tǒng)、競賽系統(tǒng)、課外系統(tǒng)三系統(tǒng)各自的特點,以及各子目標在雙核心教學模式中的運行方式;據以上理論基礎提出假設,假設一,子目標的二次分類將...
【文章來源】:武漢體育學院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選題的意義
1.3 相關文獻綜述
1.3.1 高校體育教育理念改革的研究
1.3.2 高校體育教育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改革的研究
1.3.3 高校體育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
2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目標達成情況的調查
2.1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1 研究對象與受試對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2.1 體育課程目標的量化
2.2.2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體育目標實現(xiàn)的基本途徑
2.2.3 武漢地區(qū)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2.2.4 對每一子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分析
2.3 小結
3 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理論分析
3.1 課程子目標的分類與特點(從學習角度進行)
3.2 “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分析
3.2.1 “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三系統(tǒng)特點
3.2.2 “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運行特點
3.3 研究假設
3.3.1 子目標二次分類有利于發(fā)揮目標體系對教學實踐的指導作用
3.3.2 引入競賽和完善課程教學內容將有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
4 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實驗驗證
4.1 實驗對象與方法
4.1.1 實驗對象
4.1.2 制定競賽系統(tǒng)訓練計劃并完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
4.2 研究結果與分析
4.2.1 研究結果
4.2.2 結果分析
4.3 小結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2 建議
6 “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構建
6.1 指導思想
6.2 雙核心教學模式的含義
6.3 雙核心教學模式的特點
6.4 教學方法體系與過程結構
6.5 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條件
6.6 雙核心教學模式反饋方式
6.7 籃球競賽系統(tǒng)組織效率分析
6.8 雙核心教學模式操作程序簡介
6.8.1 多學期雙核心體育教學模式操作程序
6.8.2 學期雙核心體育教學模式操作程序
6.8.3 周雙核心體育教學模式操作程序
參考文獻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河南省普通高校校內體育競賽調查分析[J]. 孫愛景. 體育文化導刊. 2013(02)
[2]普通大學生課余體育競賽改革與發(fā)展路徑研究[J]. 趙承磊.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0(09)
[3]大學體育課程領域目標結構的研究[J]. 郭太瑋,潘紹偉.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0(03)
[4]獨立學院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構建及實施方法研究[J]. 張瀟. 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9(04)
[5]普通高校群體活動改革理論與實踐[J]. 陸淳.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9(07)
[6]競賽的勝負比率與運動員心理自信心的建立[J]. 趙青山,崔鐵成,王卓,張春林.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08(06)
[7]論體育課程目標[J]. 朱偉強,潘海波.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08(06)
[8]中外高校體育課程目標及實現(xiàn)途徑的比較分析[J]. 范春來.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8(06)
[9]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fā)的途徑[J]. 田菁,劉振忠,鄭頤樂.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8(04)
[10]中外大學體育教育觀念的比較分析[J]. 秦百里. 體育與科學. 2007(06)
博士論文
[1]我國體育教師評價體系研究[D]. 曾慶濤.河南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33769
【文章來源】:武漢體育學院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選題的意義
1.3 相關文獻綜述
1.3.1 高校體育教育理念改革的研究
1.3.2 高校體育教育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改革的研究
1.3.3 高校體育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
2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目標達成情況的調查
2.1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1 研究對象與受試對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2.1 體育課程目標的量化
2.2.2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體育目標實現(xiàn)的基本途徑
2.2.3 武漢地區(qū)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2.2.4 對每一子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分析
2.3 小結
3 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理論分析
3.1 課程子目標的分類與特點(從學習角度進行)
3.2 “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分析
3.2.1 “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三系統(tǒng)特點
3.2.2 “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運行特點
3.3 研究假設
3.3.1 子目標二次分類有利于發(fā)揮目標體系對教學實踐的指導作用
3.3.2 引入競賽和完善課程教學內容將有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
4 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實驗驗證
4.1 實驗對象與方法
4.1.1 實驗對象
4.1.2 制定競賽系統(tǒng)訓練計劃并完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
4.2 研究結果與分析
4.2.1 研究結果
4.2.2 結果分析
4.3 小結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5.2 建議
6 “教學-競賽”雙核心教學模式的構建
6.1 指導思想
6.2 雙核心教學模式的含義
6.3 雙核心教學模式的特點
6.4 教學方法體系與過程結構
6.5 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條件
6.6 雙核心教學模式反饋方式
6.7 籃球競賽系統(tǒng)組織效率分析
6.8 雙核心教學模式操作程序簡介
6.8.1 多學期雙核心體育教學模式操作程序
6.8.2 學期雙核心體育教學模式操作程序
6.8.3 周雙核心體育教學模式操作程序
參考文獻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河南省普通高校校內體育競賽調查分析[J]. 孫愛景. 體育文化導刊. 2013(02)
[2]普通大學生課余體育競賽改革與發(fā)展路徑研究[J]. 趙承磊.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0(09)
[3]大學體育課程領域目標結構的研究[J]. 郭太瑋,潘紹偉.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0(03)
[4]獨立學院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構建及實施方法研究[J]. 張瀟. 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9(04)
[5]普通高校群體活動改革理論與實踐[J]. 陸淳.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09(07)
[6]競賽的勝負比率與運動員心理自信心的建立[J]. 趙青山,崔鐵成,王卓,張春林.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08(06)
[7]論體育課程目標[J]. 朱偉強,潘海波.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08(06)
[8]中外高校體育課程目標及實現(xiàn)途徑的比較分析[J]. 范春來.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8(06)
[9]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fā)的途徑[J]. 田菁,劉振忠,鄭頤樂.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8(04)
[10]中外大學體育教育觀念的比較分析[J]. 秦百里. 體育與科學. 2007(06)
博士論文
[1]我國體育教師評價體系研究[D]. 曾慶濤.河南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337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2337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