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質(zhì)運動表面對人體跑步過程中肌肉調(diào)諧和下肢剛度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3-24 05:09
研究目的為了解運動表面材質(zhì)會對人體運動過程中的神經(jīng)-肌肉調(diào)節(jié)機制產(chǎn)生何種影響,本研究綜合應用生物力學的動力學和運動學方法以及表面肌電技術,探討在不同材質(zhì)運動表面跑步時人體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機制,以及肌肉調(diào)諧在預防運動損傷方面的作用機制,并且為跑步運動中場地的挑選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研究方法選取14名普通男性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讓其在跑步機、柏油馬路、塑膠跑道、草地上以規(guī)定步頻跑步。同步實時采集受試者在這四種運動表面跑步時的肌電、脛骨加速度數(shù)值和跑步視頻。分析受試者在這四種運動表面跑步時的肌電信號(積分肌電和均方根振幅)和下肢所受沖擊力的變化特征,并對拍攝的視頻進行二維解析。研究結(jié)果1在不同材質(zhì)運動表面跑步時,下肢所受與地面垂直方向上的沖擊力無統(tǒng)計學差異;而與脛骨長軸方向垂直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加速度值與運動表面硬度呈反比。2在四種不同材質(zhì)運動表面跑步時的下肢剛度值呈現(xiàn)地面硬度越大,下肢剛度值越小的變化趨勢。3在跑步機跑步時的肌肉均方根振幅(rms)和積分肌電(iEMG)值普遍低于其他三種運動表面,在另外三種運動表面上的肌電數(shù)據(jù)普遍呈現(xiàn)地面硬度越大,肌電數(shù)值(rms和iEMG)越大的變化趨...
【文章來源】: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加速度采集儀
DELSYS肌電采集系統(tǒng)
圖 2 DELSYS 肌電采集系統(tǒng).3 攝像機使用 JVC 攝像機進行拍攝(型號為 GC-P100BAC),手動 50Hz。.4 跑步機伊吉康跑步機,帶有緩沖效果,跑速為 12km/h。如圖 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實現(xiàn)醫(yī)療法治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J]. 江必新. 人民法治. 2017(01)
[2]路跑熱潮下跑步類APP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困境研究[J]. 李雪,馮曉麗,王琰. 遼寧體育科技. 2016(03)
[3]不同著地沖擊模式的下肢生物力學研究[J]. 張燊,傅維杰,劉宇. 體育科學. 2016(01)
[4]跑臺跑與場地跑訓練對下肢肌肉群影響的比較分析[J]. 鄧燕程. 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5]基于RADIOSS模態(tài)分析的電路板抗振設計的研究[J]. 梅宇. 機械與電子. 2015(01)
[6]跑步中不同運動表面對下肢沖擊和足底壓力特征的影響[J]. 傅維杰,劉宇,李路,趙國云.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3(05)
[7]振動頻率和負荷重量對半蹲起大腿肌群表面肌電活動的影響[J]. 袁艷,吳貽剛,蘇彥炬,李玉章. 體育科學. 2012(10)
[8]沖擊力、軟組織振動及其與運動損傷關系研究進展[J]. 傅維杰,劉宇,黃靈燕.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2(07)
[9]表面肌電圖在體育領域中的應用[J]. 張佑磊.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1(12)
[10]沖擊力與軟組織振動-運動損傷機制的新認識[J]. 劉宇,傅維杰. 體育科學. 2009(03)
博士論文
[1]運動鞋和緊身裝備對沖擊力、軟組織振動及肌肉活動影響的研究[D]. 傅維杰.上海體育學院 2011
碩士論文
[1]北京市非正式跑步群體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 陳寶成.北京體育大學 2016
[2]在跑臺上和地面上跑時生物力學參數(shù)的差異分析[D]. 張美珍.北京體育大學 2009
[3]不同形式跑臺運動過程中下肢肌表面肌電圖的變化特征[D]. 羅旋.蘇州大學 2009
[4]人體表面肌電信號的特性研究[D]. 劉濤然.天津科技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097120
【文章來源】: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加速度采集儀
DELSYS肌電采集系統(tǒng)
圖 2 DELSYS 肌電采集系統(tǒng).3 攝像機使用 JVC 攝像機進行拍攝(型號為 GC-P100BAC),手動 50Hz。.4 跑步機伊吉康跑步機,帶有緩沖效果,跑速為 12km/h。如圖 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實現(xiàn)醫(yī)療法治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J]. 江必新. 人民法治. 2017(01)
[2]路跑熱潮下跑步類APP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困境研究[J]. 李雪,馮曉麗,王琰. 遼寧體育科技. 2016(03)
[3]不同著地沖擊模式的下肢生物力學研究[J]. 張燊,傅維杰,劉宇. 體育科學. 2016(01)
[4]跑臺跑與場地跑訓練對下肢肌肉群影響的比較分析[J]. 鄧燕程. 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5]基于RADIOSS模態(tài)分析的電路板抗振設計的研究[J]. 梅宇. 機械與電子. 2015(01)
[6]跑步中不同運動表面對下肢沖擊和足底壓力特征的影響[J]. 傅維杰,劉宇,李路,趙國云.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3(05)
[7]振動頻率和負荷重量對半蹲起大腿肌群表面肌電活動的影響[J]. 袁艷,吳貽剛,蘇彥炬,李玉章. 體育科學. 2012(10)
[8]沖擊力、軟組織振動及其與運動損傷關系研究進展[J]. 傅維杰,劉宇,黃靈燕.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2(07)
[9]表面肌電圖在體育領域中的應用[J]. 張佑磊.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1(12)
[10]沖擊力與軟組織振動-運動損傷機制的新認識[J]. 劉宇,傅維杰. 體育科學. 2009(03)
博士論文
[1]運動鞋和緊身裝備對沖擊力、軟組織振動及肌肉活動影響的研究[D]. 傅維杰.上海體育學院 2011
碩士論文
[1]北京市非正式跑步群體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 陳寶成.北京體育大學 2016
[2]在跑臺上和地面上跑時生物力學參數(shù)的差異分析[D]. 張美珍.北京體育大學 2009
[3]不同形式跑臺運動過程中下肢肌表面肌電圖的變化特征[D]. 羅旋.蘇州大學 2009
[4]人體表面肌電信號的特性研究[D]. 劉濤然.天津科技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097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0971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