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運會比賽場館置入高校的外溢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5 02:52
公共性事業(yè)單位的社會化改革進程促使其內外職能的轉變,走向市場的同時也帶來相應的社會效益。近年來,隨著體育設施公共屬性轉變的加強,如何有效管理和改變原有體育場館的組織和管理方式成為了學術界探討體育設施社會化改革的重點。隨著我國大型賽事活動舉辦的頻率和層次都日益提高,相應比賽場館的外溢效應也自然成為關注的熱點。第十二屆全運會舉辦過程中,沈陽市有9座比賽場館分布在8所高校之內,不僅有效改善了學校體育的基礎設施,更兼之其良好的比賽場地和場館設施,使得高校比賽場館不僅為高校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提供實踐支撐,同時也使得高校比賽場館的社會化運營成為可能,為本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充分的先決條件。在對比和借鑒之前大型綜合性運動會比賽場館外溢效應的基礎之上,筆者對本屆全運會的比賽場館進行了實地考察,以文獻查閱、實地調查、專家訪談、發(fā)放問卷及數(shù)理統(tǒng)計等方法為分析工具,應用經(jīng)濟學中的外溢效應理論,對遼寧舉辦第十二屆全運會體育場館在高校建設情況進行跟蹤調研,旨在為我國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體育場館的建設與利用提供借鑒;并對促進承辦高校全方面體育工作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發(fā)揮作用,進行有意義的探索。研究的主要結論為:全運會的舉辦...
【文章來源】:沈陽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獻綜述
2.1 本論文研究相關概念的界定
2.1.1 體育場館
2.1.2 全運會體育場館
2.1.3 外溢效應
2.1.4 置入
2.1.5 全運會場館置入高校的外溢效應
2.2 近些年高校承辦大型賽事體育場館分布情況
2.2.1 北京奧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分布情況
2.2.2 廣州亞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分布情況
2.2.3 第十一屆全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分布情況
2.3 大型賽事場館在高校的建設情況研究綜述
2.3.1 北京奧運會場館在高校的建設情況研究綜述
2.3.2 廣州亞運會場館在高校的建設情況研究綜述
2.4 大型賽事高校場館建設的直接效益研究綜述
2.4.1 高校體育場館大型賽事后利用情況研究綜述
2.4.2 大型賽事對于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研究綜述
2.5 大型賽事高校場館建設的間接效益研究綜述
2.5.1 大型賽事對于促進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研究綜述
2.5.2 大型賽事對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研究綜述
2.5.3 大型賽事對于提升高校的社會關注度與影響力的研究綜述
2.6 文獻總結
2.6.1 大型賽事高校比賽場館建設及分布綜述總結
2.6.2 大型賽事高校比賽場館建設的效益綜述總結
3 研究對象及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3.2.2 實地調查法
3.2.3 專家訪談法
3.2.4 問卷調查法
3.2.5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4 沈陽高校承辦第十二屆全運會場館建設及分布情況
4.1 沈陽各承辦高校比賽場館介紹
4.1.1 東北大學劉長春體育館
4.1.2 遼寧大學體育館
4.1.3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
4.1.4 沈陽農業(yè)大學體育館、體育場
4.1.5 沈陽工業(yè)大學體育館
4.1.6 沈陽大學體育館
4.1.7 沈陽醫(yī)學院體育館
4.2 第十二屆全運會比賽場館的建設理念
5 全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建設的外溢效應分析
5.1 全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建設的直接效益
5.1.1 改善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和標準
5.1.2 提高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
5.1.3 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
5.2 全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建設的間接效益
5.2.1 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
5.2.2 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及學校的服務社會職能
6 高校場館未來經(jīng)營和發(fā)展的可拓展途徑
6.1 體育場館利用由課堂教學向課外多樣性體育活動的延伸性
6.2 體育場館利用由一次性賽會向承辦序列性賽會的擴展性
6.3 體育場館利用面向社會開放形式的操作性
6.4 體育場館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化的開發(fā)性
7 結論
參考文獻
附件一
附件二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育賽事影響下的高校體育發(fā)展的軟實力訴求[J]. 張浩.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11(06)
[2]十六屆亞運會對廣州高校體育發(fā)展的影響[J]. 彭坤,劉勉. 宜春學院學報. 2011(04)
[3]承辦第12屆全運會對遼寧省高校體育文化發(fā)展的現(xiàn)實意義[J]. 孫運偉. 搏擊(體育論壇). 2011(02)
[4]2008年奧運會后北京高校體育的發(fā)展研究[J]. 高瞻. 運動. 2011(01)
[5]大型體育賽事與高校優(yōu)勢物質資源配置的路徑分析[J]. 陳衛(wèi)華,盧亮球.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0(06)
[6]2010年亞運會對廣州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J]. 陳華東,鈔飛俠,張曉紅,單宇.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0(06)
[7]亞運會對廣州高校體育的影響探析[J]. 汪文杰.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0(11)
[8]高校體育場館在社會體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J]. 楊宇飛. 運動. 2010(08)
[9]大型體育賽事高校優(yōu)勢資源利用研究[J]. 陳漢修,孫世明,盧亮球.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9(05)
[10]北京奧運會對大學生體育態(tài)度影響的調查研究[J]. 童錦,縱艷芳. 安徽體育科技. 2009(03)
碩士論文
[1]北京高校奧運場館賽后利用研究[D]. 李海燕.北京體育大學 2008
[2]北京高校奧運場館賽后利用研究[D]. 魏宏遠.北京工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34299
【文章來源】:沈陽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獻綜述
2.1 本論文研究相關概念的界定
2.1.1 體育場館
2.1.2 全運會體育場館
2.1.3 外溢效應
2.1.4 置入
2.1.5 全運會場館置入高校的外溢效應
2.2 近些年高校承辦大型賽事體育場館分布情況
2.2.1 北京奧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分布情況
2.2.2 廣州亞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分布情況
2.2.3 第十一屆全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分布情況
2.3 大型賽事場館在高校的建設情況研究綜述
2.3.1 北京奧運會場館在高校的建設情況研究綜述
2.3.2 廣州亞運會場館在高校的建設情況研究綜述
2.4 大型賽事高校場館建設的直接效益研究綜述
2.4.1 高校體育場館大型賽事后利用情況研究綜述
2.4.2 大型賽事對于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研究綜述
2.5 大型賽事高校場館建設的間接效益研究綜述
2.5.1 大型賽事對于促進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研究綜述
2.5.2 大型賽事對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研究綜述
2.5.3 大型賽事對于提升高校的社會關注度與影響力的研究綜述
2.6 文獻總結
2.6.1 大型賽事高校比賽場館建設及分布綜述總結
2.6.2 大型賽事高校比賽場館建設的效益綜述總結
3 研究對象及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3.2.2 實地調查法
3.2.3 專家訪談法
3.2.4 問卷調查法
3.2.5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4 沈陽高校承辦第十二屆全運會場館建設及分布情況
4.1 沈陽各承辦高校比賽場館介紹
4.1.1 東北大學劉長春體育館
4.1.2 遼寧大學體育館
4.1.3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
4.1.4 沈陽農業(yè)大學體育館、體育場
4.1.5 沈陽工業(yè)大學體育館
4.1.6 沈陽大學體育館
4.1.7 沈陽醫(yī)學院體育館
4.2 第十二屆全運會比賽場館的建設理念
5 全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建設的外溢效應分析
5.1 全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建設的直接效益
5.1.1 改善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和標準
5.1.2 提高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
5.1.3 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
5.2 全運會高校體育場館建設的間接效益
5.2.1 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
5.2.2 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及學校的服務社會職能
6 高校場館未來經(jīng)營和發(fā)展的可拓展途徑
6.1 體育場館利用由課堂教學向課外多樣性體育活動的延伸性
6.2 體育場館利用由一次性賽會向承辦序列性賽會的擴展性
6.3 體育場館利用面向社會開放形式的操作性
6.4 體育場館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化的開發(fā)性
7 結論
參考文獻
附件一
附件二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育賽事影響下的高校體育發(fā)展的軟實力訴求[J]. 張浩.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11(06)
[2]十六屆亞運會對廣州高校體育發(fā)展的影響[J]. 彭坤,劉勉. 宜春學院學報. 2011(04)
[3]承辦第12屆全運會對遼寧省高校體育文化發(fā)展的現(xiàn)實意義[J]. 孫運偉. 搏擊(體育論壇). 2011(02)
[4]2008年奧運會后北京高校體育的發(fā)展研究[J]. 高瞻. 運動. 2011(01)
[5]大型體育賽事與高校優(yōu)勢物質資源配置的路徑分析[J]. 陳衛(wèi)華,盧亮球.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0(06)
[6]2010年亞運會對廣州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J]. 陳華東,鈔飛俠,張曉紅,單宇.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0(06)
[7]亞運會對廣州高校體育的影響探析[J]. 汪文杰.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0(11)
[8]高校體育場館在社會體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J]. 楊宇飛. 運動. 2010(08)
[9]大型體育賽事高校優(yōu)勢資源利用研究[J]. 陳漢修,孫世明,盧亮球.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9(05)
[10]北京奧運會對大學生體育態(tài)度影響的調查研究[J]. 童錦,縱艷芳. 安徽體育科技. 2009(03)
碩士論文
[1]北京高校奧運場館賽后利用研究[D]. 李海燕.北京體育大學 2008
[2]北京高校奧運場館賽后利用研究[D]. 魏宏遠.北京工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342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0342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