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對42式太極拳平衡動作完成質量影響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11:57
42式太極拳是武術運動競技套路之一。平衡動作在競技武術套路運動中是難度動作和高扣分率動作,42式太極拳的平衡動作主要有舉腿平衡和提膝平衡,對運動員的下肢平衡能力、柔韌性、腰腹力量具有一定的要求。身體運動功能訓練作為當前一種先進的訓練理念,為提高身體運動能力,提高力量訓練質量提供了新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其強調身體不同部位和肌肉間協(xié)調配合能力,針對核心力量和關節(jié)周圍的小肌肉群、韌帶和肌腱具有良好的訓練效果,能有效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從而提高技術動作水平。本文以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對四十二式太極拳平衡動作完成質量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tǒng)計法、實驗法,對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和傳統(tǒng)武術訓練的對動作質量的提高效果進行對比分析,以期為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在武術運動中更好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本文以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民傳系兩個班為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12周的干預訓練,實驗組開展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武術訓練,通過對實驗對象身體素質、運動成績測試,前中后期的數據分析,主要結論如下:(1)運用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對比傳統(tǒng)武術訓練發(fā)展專項身體素質,結果顯示,實驗組數據...
【文章來源】:山西師范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驗前后坐位體前屈變化圖
圖 4-2 實驗前后腿部柔韌性變化圖 4-2 可以看出,實驗組的橫叉和豎叉成績在實驗的前 4 周開始有明顯的提升相對較慢。對照組變化是穩(wěn)定而緩慢上升的,橫叉第八周略微有明顯提
圖 4-3 實驗前后腿部鶴立支撐變化圖圖 4-3 可以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經過 12 周訓練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撐數據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其中實驗組在第四周和第八周有明顯提升,率相對較慢,成績較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核心力量訓練對競技武術套路運動的作用研究[J]. 丁意軒.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8(01)
[2]武術套路運動員柔韌素質訓練的探討[J]. 張穎. 遼寧體育科技. 2017(02)
[3]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在國家跳水隊訓練中的實踐及效果分析[J]. 孫永生,尹軍,鄒佳洄,陳亞中. 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 2016(05)
[4]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研究進展與趨勢[J]. 李燕,趙煥彬.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16(02)
[5]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比賽成績影響因素分析[J]. 桂源海. 當代體育科技. 2015(05)
[6]墊上功能性組合訓練提高競走運動員柔韌性素質的方法手段探析[J]. 徐翔,李建臣,盧丙華. 運動. 2014(15)
[7]身體功能訓練團隊的實踐探索及發(fā)展反思[J]. 王雄,劉愛杰. 體育科學. 2014(02)
[8]第一講:提高學生體質的有效課堂教學法: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理念與內容體系概覽[J]. 尹軍. 體育教學. 2014(01)
[9]功能性訓練與人體功能鏈的若干訓練學問題研究述評[J]. 姜宏斌. 體育學刊. 2013(06)
[10]運動技術與身體素質的關系論述[J]. 李長東,馬勝毅,趙軍. 福建體育科技. 2013(02)
博士論文
[1]競技太極拳技術分類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D]. 李英奎.北京體育大學 2015
[2]人體運動協(xié)調能力的理論詮釋及其構成要素的實證研究[D]. 張珂.北京體育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功能訓練對舞蹈啦啦操運動員平衡能力影響的研究[D]. 張聰聰.山東師范大學 2017
[2]身體功能訓練對大學生武術動作學習效果的影響[D]. 朱輝成.華中師范大學 2017
[3]動態(tài)拉伸時間對女子拳擊運動員爆發(fā)力、柔韌及力量耐力的影響[D]. 趙德嶺.北京體育大學 2017
[4]身體功能訓練對體育院校武術套路學生相關身體素質及專項技術影響的實驗研究[D]. 宋遠鳳.揚州大學 2015
[5]大學生體質水平與運動技術學習的相關性研究[D]. 祁振宇.陜西師范大學 2014
[6]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方法的實驗研究[D]. 劉文龍.河北師范大學 2013
[7]核心區(qū)穩(wěn)定性訓練對藝術體操運動員完成身體難度質量影響的研究[D]. 韓青.北京體育大學 2013
[8]核心力量訓練對青少年武術套路運動員身體穩(wěn)定性作用的研究[D]. 袁鑫池.武漢體育學院 2013
[9]功能性訓練視角下提高游泳運動員身體平衡能力的實驗研究[D]. 王保臣.天津體育學院 2013
[10]山東省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理論應用研究[D]. 顏紅英.山東體育學院 2011
本文編號:2927824
【文章來源】:山西師范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驗前后坐位體前屈變化圖
圖 4-2 實驗前后腿部柔韌性變化圖 4-2 可以看出,實驗組的橫叉和豎叉成績在實驗的前 4 周開始有明顯的提升相對較慢。對照組變化是穩(wěn)定而緩慢上升的,橫叉第八周略微有明顯提
圖 4-3 實驗前后腿部鶴立支撐變化圖圖 4-3 可以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經過 12 周訓練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撐數據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其中實驗組在第四周和第八周有明顯提升,率相對較慢,成績較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核心力量訓練對競技武術套路運動的作用研究[J]. 丁意軒.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8(01)
[2]武術套路運動員柔韌素質訓練的探討[J]. 張穎. 遼寧體育科技. 2017(02)
[3]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在國家跳水隊訓練中的實踐及效果分析[J]. 孫永生,尹軍,鄒佳洄,陳亞中. 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 2016(05)
[4]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研究進展與趨勢[J]. 李燕,趙煥彬.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16(02)
[5]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比賽成績影響因素分析[J]. 桂源海. 當代體育科技. 2015(05)
[6]墊上功能性組合訓練提高競走運動員柔韌性素質的方法手段探析[J]. 徐翔,李建臣,盧丙華. 運動. 2014(15)
[7]身體功能訓練團隊的實踐探索及發(fā)展反思[J]. 王雄,劉愛杰. 體育科學. 2014(02)
[8]第一講:提高學生體質的有效課堂教學法: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理念與內容體系概覽[J]. 尹軍. 體育教學. 2014(01)
[9]功能性訓練與人體功能鏈的若干訓練學問題研究述評[J]. 姜宏斌. 體育學刊. 2013(06)
[10]運動技術與身體素質的關系論述[J]. 李長東,馬勝毅,趙軍. 福建體育科技. 2013(02)
博士論文
[1]競技太極拳技術分類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D]. 李英奎.北京體育大學 2015
[2]人體運動協(xié)調能力的理論詮釋及其構成要素的實證研究[D]. 張珂.北京體育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功能訓練對舞蹈啦啦操運動員平衡能力影響的研究[D]. 張聰聰.山東師范大學 2017
[2]身體功能訓練對大學生武術動作學習效果的影響[D]. 朱輝成.華中師范大學 2017
[3]動態(tài)拉伸時間對女子拳擊運動員爆發(fā)力、柔韌及力量耐力的影響[D]. 趙德嶺.北京體育大學 2017
[4]身體功能訓練對體育院校武術套路學生相關身體素質及專項技術影響的實驗研究[D]. 宋遠鳳.揚州大學 2015
[5]大學生體質水平與運動技術學習的相關性研究[D]. 祁振宇.陜西師范大學 2014
[6]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方法的實驗研究[D]. 劉文龍.河北師范大學 2013
[7]核心區(qū)穩(wěn)定性訓練對藝術體操運動員完成身體難度質量影響的研究[D]. 韓青.北京體育大學 2013
[8]核心力量訓練對青少年武術套路運動員身體穩(wěn)定性作用的研究[D]. 袁鑫池.武漢體育學院 2013
[9]功能性訓練視角下提高游泳運動員身體平衡能力的實驗研究[D]. 王保臣.天津體育學院 2013
[10]山東省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理論應用研究[D]. 顏紅英.山東體育學院 2011
本文編號:29278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9278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