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回族武術的發(fā)展歷程與文化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7 11:56
【摘要】:滄州是一座以武術而聞名世界的城市,其中有關武術的名人軼事也傳播了“武術之鄉(xiāng)”的美譽。滄州回族武林中門派眾多,英杰輩出,所有拳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在2006年,滄州回族武術被列入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可見滄州回族武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研究滄州回族武術,不僅是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武術,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需要,也是探索民族傳統(tǒng)武術發(fā)展規(guī)律,促進滄州回族武術發(fā)展,傳承民族文化的需要。滄州的回族人民,自古以來,尚武風氣不減,滄州回族武術與民族信仰、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至今還保持著習武習慣,同時也傳承下來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武術文化。文章主要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地考察法、邏輯分析法、運用這些方法,對文章內容進行梳理,剖析了滄州回族武術的起源,尚武原因,社會環(huán)境及風土人情等各方面的聯(lián)系。本文以滄州回族武術為主線,滄州回族的發(fā)展歷程為引,對滄州回族武術所處的不同社會文化背景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可知:經過歷史變遷,從元朝時期回回人遷入中原,經過戰(zhàn)爭催化使回族武術得到發(fā)展;隨后在明朝興起,滄州回族的尚武精神和武術傳承方式在軍隊中傳播,回族武術漸漸成熟;清朝時期尚武之風濃厚,民間開始普及滄州回族武術,回族武術發(fā)展有所成就;民國時期建立了國術館,大批的滄州回族武術名家在武術界交流活躍,使滄州回族武術得到廣泛傳播,加上積極參加抗日戰(zhàn)爭,愛國主義色彩明顯,加大了滄州回族武術的影響力;建國初期雖然滄州回族遭受文革影響,但恢復正常后又得到了保護;改革開放后滄州回族武術百家爭鳴,打破民族界限開始廣納人才。還整理出滄州回族武術的文化特征,滄州回族武術文化與宗教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地域文化及風土人情文化之間存在的不可磨滅的關系。并介紹了滄州回族武術的主要門派,分析滄州回族武術發(fā)展的現(xiàn)狀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議。滄州回族武術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地域文化的影響下,經歷了不同的文化認同,與外來文化求同存異的協(xié)調發(fā)展,得以讓滄州回族武術文化及民族精神得到弘揚?偠灾,在探索民族傳統(tǒng)武術的道路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以后的傳統(tǒng)武術發(fā)展做更好的鋪墊作用,以及豐富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文化并為其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方法與思路。才可以讓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得到傳承和保護,才能成為滄州建設精神文明城市的助推器。
【圖文】:
吳連枝老師指導筆者八極拳動作
石同鼎老師在六合武館輔導學生練六合拳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852
本文編號:2617877
【圖文】:
吳連枝老師指導筆者八極拳動作
石同鼎老師在六合武館輔導學生練六合拳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8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秀萍;;明清以來北方武術發(fā)展述略——以河北滄州回族李氏“六合門”為例[J];回族研究;2015年02期
2 郭玉峰;丁傳偉;;我國武術文化研究現(xiàn)狀的文獻綜述[J];運動;2014年22期
3 李文博;;影響滄州市回族武術傳播的因子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13年08期
4 尹勝泰;;滄州尚武之風的緣由及影響[J];搏擊;2013年05期
5 肖秀杰;;滄州回族尚武史因探析[J];黑龍江史志;2013年09期
6 肖秀杰;;滄州回族武術的武德教育及傳承方式[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7 趙鐘華;;論武術文化的現(xiàn)實價值[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8 王崗;邱丕相;;中國武術:尷尬的境遇與發(fā)展的新策略[J];體育與科學;2006年04期
9 陳寶強;郭乃輝;;西北軍“破鋒八刀”考[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馬建春;元代的回回軍士及其活動[J];回族研究;2005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雷;回族武術在其文化背景下的發(fā)展歷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2 李文博;新中國以來滄州回族武術變遷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26178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6178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