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優(yōu)秀男子健美運動員體能評價模型構建及現(xiàn)狀研究
本文選題:男子健美運動員 + 體能 ; 參考:《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通過構建我國優(yōu)秀男子健美運動員體能狀態(tài)評價模型,運用實驗測試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對選取的12名優(yōu)秀男子健美運動員進行體能狀況研究。模型參數(shù)篩選是建立在運動員負重訓練的基礎上,選擇與體能狀態(tài)最為密切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和運動素質(zhì)相關的指標,采用肌電采集系統(tǒng)、等動測力系統(tǒng)、三維人體掃描系統(tǒng)及DXA等實地測試運動員備賽期12周訓練中體能變化的相關數(shù)據(jù),通過生化監(jiān)測系統(tǒng),追蹤受試者訓練時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情況,準確評估運動員的體能現(xiàn)狀,為建立中國健美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科學模式提供理論依據(jù)。結果:身體形態(tài)的均衡性,機能的穩(wěn)定性和素質(zhì)的可控性是評價我國優(yōu)秀男子健美運動員體能狀況的主要依據(jù)。結論:身體形態(tài)研究表明,受試運動員身體各個部位的圍度發(fā)展不均;四肢與軀干及全身脂肪分布失衡。身體機能研究表明,受試運動員血睪酮水平處在中下區(qū)間;血尿素水平處于偏高區(qū)間;肌酸激酶高于參考值上限。運動素質(zhì)研究表明,受試運動員大腿正面肌群與后側肌群、手臂前側肌群與后側肌群力量發(fā)展不均衡,大腿肌肉各個肌群的發(fā)力控制能力相對較薄弱;伸肘關節(jié)在等動模式運動時的肌肉力量控制能力較差;手臂肌群發(fā)展較好,腿部肌肉發(fā)展不夠理想。
[Abstract]: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12 elite male bodybuilders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experimental test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hrough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state of the elite male bodybuilders in China. The selection of model parameters is based on the training of athletes' weight loading, selecting the indexes related to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physical form, body function and sports quality, adopting the electromyography acquisition system and the isokinetic force measuring system. Three-dimensional human body scanning system and DXA were used to track the chang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through biochemical monitoring system.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establishing the scientific model of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of Chinese bodybuilders. Results: the balance of body form, the stability of function and the controllability of quality are the main basis for evaluating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elite male bodybuilders in China. Conclusion: the study of body morphology showed that the circumference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was uneve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fat in limbs, torso and whole body was out of balance. The study of body function showed that the serum testosterone level wa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ange, the blood urea level was higher and the creatine kinase was higher than the upper limit of the reference value. The study of sports quality showed that the strength of front and posterior muscles of thighs and forearm of athletes was not balanced, and the ability of generating force control of each muscle group of thigh was relatively weak. The muscle strength control ability of the elbow extension joint in isomotor mode is poor, the arm muscle group develops better, and the leg muscle development is not ideal.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體育部;清華大學體育部;
【分類號】:G88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陳小平;褚云芳;紀曉楠;;競技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熱點及啟示[J];體育科學;2014年02期
2 黎涌明;紀曉楠;資薇;;人體運動的本質(zhì)[J];體育科學;2014年02期
3 王智明;朱宏偉;王宏;李雪萍;;我國優(yōu)秀男子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專項體能指標的構建與評價體系[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4 楊世勇;錢光鑒;張婕;;優(yōu)秀男子舉重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指標體系的綜合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10期
5 黃濱;賈思敏;;體能訓練理論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2年04期
6 邱俊強;;最大攝氧量及其派生指標的研究進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7 劉敏;李建英;相建華;;我國男子健美運動員體能特征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趙秋爽;我國優(yōu)秀鐵人三項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何強;我國優(yōu)秀女子摔跤運動員體能特征與評價體系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麗;孟國正;;力量訓練中面對的三個問題:方法、內(nèi)容與周期[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2 周國海;季瀏;尹小儉;;兒童青少年體能發(fā)展敏感期相關熱點問題[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3 劉博;;陜西省高校田徑隊800m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年34期
4 周桂琴;;博爾特專項力量訓練感悟[J];當代體育科技;2016年30期
5 王智明;;警察類院校學生體能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6 黎涌明;陳小平;烏里·哈特曼;;4min跑步和自行車全力運動中運動方式對有氧供能比例的影響[J];體育科學;2016年09期
7 王智明;;我國優(yōu)秀男子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形態(tài)模型研究[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8 陳志瑋;;淺析體能訓練對消防員患脛骨疲勞性骨膜炎的影響[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年16期
9 姜麗;;草蓯蓉提取物對健美運動訓練的應用價值[J];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4期
10 陳青;張建華;常毅臣;王增喜;;民族體育的身體行為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青;乒乓球技戰(zhàn)術三維評估模型的構建與應用[D];上海體育學院;2016年
2 劉一陽;優(yōu)秀男子健美運動員負重訓練模式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3 趙魯南;競速運動制勝因素及訓練特征的集成與分群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黎涌明;;不同運動方式的能量代謝——共性與區(qū)別[J];體育科學;2013年12期
2 黎涌明;陳小平;馬格特·尼森;烏里·哈特曼;;靜水皮艇500m供能特征[J];中國體育科技;2013年02期
3 黎涌明;;對體能訓練相關問題的重新認識[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2年02期
4 韓春遠;趙曉雯;王衛(wèi)星;;我國優(yōu)秀男子水球運動員專項素質(zhì)指標的構建與評價體系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5 黎涌明;陳小平;烏里·哈特曼;;靜水皮劃艇比賽成績75年發(fā)展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2年03期
6 黎涌明;徐權;陳小平;;“核心力量”和力量訓練芻議[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1年04期
7 陳小平;;重塑我國訓練理論的運動生物學基礎[J];體育科學;2010年11期
8 陳月亮;王旋;趙玉華;;體能概念研究綜述[J];體育科學研究;2009年04期
9 甘運標;周在平;羅智;;我國優(yōu)秀舉重運動員體能模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10 黎涌明;于洪軍;資薇;曹春梅;陳小平;;論核心力量及其在競技體育中的訓練——起源·問題·發(fā)展[J];體育科學;2008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丹;中國優(yōu)秀女子沙灘排球運動員體能特征及其評價體系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2 孫良勇;論異屬多項組合項群競技選手培養(yǎng)過程的多元性特征[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3 陳笑然;運動訓練方法的項間移植[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4 曹景偉;面向2008年奧運會我國優(yōu)秀皮劃艇(靜水)運動員科學選材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5 龔波;我國職業(yè)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4年
6 金宗強;我國優(yōu)秀排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體系與診斷方法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7 劉慶山;體能訓練基本理論與我國高水平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8 鄭曉鴻;高水平運動員年度周期的項群特征[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9 袁運平;我國高水平男子百米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理論體系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10 劉愛杰;耐力性競速項目專項運動素質(zhì)的整合[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偉;;高水平健美運動員賽前訓練方法的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年11期
2 D.B.Piccoli ,姜文凱;使用合成類固醇激素的健美運動員左心室形態(tài)和機能的超聲心動圖研究[J];體育與科學;1992年04期
3 本刊編輯部;陳久蓀;曹曉軍;蔣志華;李奕;文濤;;大家看法:70公斤級:哈建偉與錢吉成誰應是冠軍?[J];科學健身.健美先生;2005年10期
4 王立明;楊立書;;健美運動員成功的秘訣[J];當代體育;1986年03期
5 周體;;她也是個勇者——記業(yè)余健美運動員孫恒[J];當代體育;1987年01期
6 黃明強;;對健美運動員選編和表演自選動作的探討[J];體育師友;1997年03期
7 歐佑德;吳平;;談大學生健美運動員的營養(yǎng)處方[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張亞平;田里;;我國女子健美運動員體成分與競賽成績的關系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8期
9 湯德錠;徐玲;;探析健美運動員科學的營養(yǎng)搭配[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10 郭毅;;中國男子健美運動員體型特征的研究——身體比例特征[J];搏擊(體育論壇);201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盛海;田里;;對我國男子健美運動員形態(tài)指標的測定[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2 張盛海;;我國女子健美運動員賽前訓練的心理特征分析[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黃艷;四周運動打造好身材[N];健康時報;2007年
2 汪文;長肌肉的秘訣[N];江蘇科技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一陽;優(yōu)秀男子健美運動員負重訓練模式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高飛;中國男子健美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特征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2 溫俊;二級男子健美運動員不同備賽方法的實驗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6年
3 趙瑾;中國優(yōu)秀競技健美運動員賽場表現(xiàn)力訓練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4 郭毅;中國男子健美運動員體型特征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6年
5 劉偉;高水平健美運動員賽前訓練的研究[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2年
6 張寶花;對優(yōu)秀女子健美運動員張萍訓練計劃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7 王政;中國優(yōu)秀男子健美運動員身體成分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8 王曉桃;上海體育學院優(yōu)秀女子健美運動員賽前訓練身體形態(tài)及機能狀態(tài)監(jiān)測的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20966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09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