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引入體育領域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以肌動蛋白、肌球蛋白和人類神經(jīng)元鈣傳感蛋白為例
本文選題:分子動力學模擬 + 體育; 參考:《體育科學》2017年01期
【摘要】:分子動力學模擬是基于牛頓運動方程來研究體系結(jié)構(gòu)隨時間變化的計算機模擬方法。該方法可應用于物理、化學、生物學及其交叉學科領域的相關問題研究,能夠描述蛋白質(zhì)等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的運動隨時間最詳實的變化情況,從原子水平上解釋實驗結(jié)果,預測新的結(jié)構(gòu)和現(xiàn)象,為實驗提供參考和啟示。鑒于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的應用價值和國內(nèi)鮮有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應用于體育運動機制的相關研究,在系統(tǒng)考察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及其應用的基礎上,以肌動蛋白、肌球蛋白和人類神經(jīng)元鈣傳感蛋白為例,說明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在體育領域研究中的應用,闡述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潛在的體育研究領域,并對其應用前景進行展望,以期為體育領域研究專業(yè)化探索一條創(chuàng)新的途徑。
[Abstract]: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is a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 based on Newtonian equation of motion to study the change of system structure with time.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and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interdiscipline. It can describe the movement of proteins and other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 over time and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t the atomic level. To predict the new structure and phenomenon,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experiment. In view of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ethod and few related researches on sports mechanism in China,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actin was used as actin. Taking myosin and human neuron calcium sensing protein as example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ethod in sports research, expounds the potential sports research field o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ethod, and looks forward to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order to explore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the research specia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sports.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
【基金】: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科研項目資助(yjscx2015003)
【分類號】:G80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曉波;;碳納米圓環(huán)的分子動力學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2 劉倩君;扈國棟;王吉華;;DSS1對蛋白質(zhì)PCID2構(gòu)象穩(wěn)定性影響的分子動力學研究[J];德州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3 龐海龍;;晶體鎳中氦泡生長的分子動力學模擬[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4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康英永;呂守芹;霍波;龍勉;;利用力致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構(gòu)建剪切流場[A];第九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張志勇;劉海燕;施蘊渝;;分子動力學與粗;P拖嘟Y(jié)合提高采樣效率的方法[A];第九次全國生物物理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春華;孫庭廣;陳慰祖;王存新;;谷氨酰胺結(jié)合蛋白與谷氨酰胺結(jié)合機制的分子動力學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4 周圓兀;;基于分子動力學的酶柔性分析[A];第十屆全國酶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5 徐昌建;李德昌;季葆華;;蠶絲蛋白β片結(jié)構(gòu)破壞動力學過程分子動力學模擬[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李有勇;侯廷軍;;聚乙二醇修飾的樹枝狀聚合物用于藥物傳遞的分子動力學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7 王傳奎;孟慶田;;超強超短脈沖激光場下分子動力學行為的含時理論研究[A];2006年全國強場激光物理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梁中潔;石婷;朱維良;羅成;蔣華良;;沉默調(diào)控因子SIR2酶催化反應機制的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9 高鳳鳳;苑世領;;泡沫破裂機理的分子動力學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第5分會:膠體與界面化學中的理論問題[C];2013年
10 袁泉子;趙亞溥;;微柱陣列親液表面的潤濕動力學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蛋白質(zhì)的分子動力學基礎[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2 ;QCDoC上研究 分子動力學[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Tekalign Terfa Debela;金屬熔體凝固和形核過程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2 孔紅艷;單分子層熒光薄膜結(jié)構(gòu)特性的分子動力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3 于洪雨;高壓下疊氮化銨和硝酸銨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4 于影;微納流動和電池的多尺度模擬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楊華;活性聚合物熱力學行為的分子動力學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6 趙奎文;水通過納米通道傳輸行為及物理機制的分子動力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7 陸中s,
本文編號:1964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96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