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六屆全運會看我國賽艇競技格局及變化特點分析
本文選題:全運會 + 賽艇項目。 參考:《天津體育學院》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賽艇項目作為水上獎牌項目大戶之一,各代表團的競技實力足以凸顯出其在全運會中的地位,近年來國內(nèi)賽艇項目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同時作為全運會項目中獎牌爭奪大戶,受到了各界的大力關(guān)注。本文通過文獻綜述、數(shù)理統(tǒng)計、比較分析、個案研究以及訪談法對我國近六屆全運會賽艇項目競技格局及變化特點進行了分析研究,旨在對第十三屆全運會天津市賽艇項目成績的突破提供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上參考。最終結(jié)果表明:1、在獎牌榜和金牌榜上我國賽艇項目競技格局均分為四個集團,各省市之間賽艇項目的發(fā)展也較不均衡,其中廣東省屬于傳統(tǒng)強隊,位于集團之首,某些省份雖然在綜合實力上突出,但是絕對實力上卻得不到很好的展現(xiàn);2、我國賽艇項目競技格局地域分布呈不均衡態(tài)勢,主要表現(xiàn)在華東、華南、華中地區(qū)發(fā)展較好,西南、西北地區(qū)發(fā)展相對較弱;3、東道主效應對賽艇項目競技成績影響不明顯,且一枚賽艇項目金牌的獲得,必須至少經(jīng)過前兩屆全運會中出現(xiàn)的潛優(yōu)勢項目作為鋪墊;4、賽艇各小項優(yōu)勢確定后,可以得到很好地延續(xù),但是中間也可能出現(xiàn)反復的情況;5、競技成績變化方面除男子四單與男輕雙雙項目成績有所下滑之外,其余項目均成上升趨勢。
[Abstract]:As one of the biggest water medal athletes,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each delegation is enough to highlight its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Games. 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rowing events have been greatly developed, and at the same time, as a medal contender in the National Games, It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case studies and interview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 pattern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rowing events in the recent 6th National Games of China. The aim is to provide a strategic and t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breakthrough of Tianjin rowing events in the 13 th National Games. The final result shows that in both the medal table and the gold medal table, the competitive pattern of our country's rowing events is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owing events among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is also relatively uneven. Among them, Guangdong Province is a traditional strong team, ranking first among the groups. Although some provinces are outstanding in their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ir absolute strength is not well demonstrate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ompetitive patterns in China's rowing events is uneven,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East, South, and Central China, and the southwest,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is relatively weak, the host effect has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rowing events, and a gold medal in rowing is obtained. We must at least pass through the latent advantage items that emerged in the previous two National Games as pavers.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rowing in each of the small events, we can get a good continuation. However, there may also be a repeat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In terms of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changes, except for the men's four single and light double events, the results of the four single and light double events have declined, and the other events are all on the rise.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861.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明宇;;初級賽艇賽艇隊伍管理措施探討[J];成功(教育);2012年06期
2 黎涌明;;世界賽艇科學的德國流[J];體育科學;2013年06期
3 水二;;賽艇[J];中國體育科技;1989年Z1期
4 羅俊;;賽艇競賽主任 陳春新 “讓更多的人喜歡賽艇”[J];中國體育(中英文版);2007年08期
5 張蕾;;名校賽艇夢:于起航處擱淺[J];中國新聞周刊;2010年23期
6 楊虎生;誘導法在賽艇教學中的應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7 胡一平,孫傳寧;賽艇技術(shù)診斷人機智能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研制與開發(fā)[J];山東體育科技;2003年02期
8 歐陽波,王培勇,沈杜,張鑫,時永樂;賽艇訓練多參數(shù)遙測系統(tǒng)的研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9 曹棉英;;從2006世界杯前三站成績看當前賽艇項目世界競爭格局[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10 鄭曉鴻;;賽艇公開級運動員形態(tài)特征與比賽全程競技表現(xiàn)[J];山東體育科技;2007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宗強;周耀芳;;女子賽艇四人雙槳項目不同賽事速度分配特征比較分析[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2 盧德明;王慶軍;王云德;劉愛杰;;賽艇技術(shù)的生物力學研究[A];第七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1年
3 李鐸;鄭偉濤;;賽艇項目戰(zhàn)術(shù)能量學的初步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shù)交流大會(CABS2012)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4 閻守扶;吳昊;黃興;;賽事對賽艇教練員和運動員成就動機、主觀疲勞感和教練員創(chuàng)新心理品質(zhì)的影響[A];2013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李鐸;石清;;超等長訓練在賽艇項目中的應用初探[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6 吳昊;劉愛杰;黎健冰;;專項功率評價與賽艇水陸訓練強度的統(tǒng)一[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7 王越;;建立八人賽艇訓練方法的理論依據(jù)及實踐總結(jié)[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8 賴寒;魏薇;鄭偉濤;;賽艇男子公開級運動員劃槳技術(shù)分析[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9 高炳宏;王道;高歡;王敬茹;尹峻;;賽艇項目長時間高原和低氧訓練科研監(jiān)控模式與內(nèi)容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shù)會議、第二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胡艷龍;劉正冬;焦穎;;賽艇項目生化監(jiān)控及營養(yǎng)恢復措施的探討[A];2002年第9屆全國運動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羅俊;“讓更多的人喜歡賽艇”[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2 錢煒;無敵賽艇:從奧運賽場走向世界[N];科技日報;2008年
3 ;賽艇比賽規(guī)則要點[N];人民日報;2007年
4 ;賽艇比賽規(guī)則要點[N];人民日報;2007年
5 羅俊;嗬,賽艇也拿金牌了[N];人民日報;2008年
6 蔣金萍;奧運會賽艇項目錦州獲一金一銀[N];錦州日報;2008年
7 陳思彤;中國賽艇風雨中槳頻依舊[N];中國體育報;2008年
8 蘇海萍;化蛹成蝶[N];人民日報;2008年
9 記者 高進;中國賽艇期待奧運突破[N];中國體育報;2003年
10 鄭莉;“在他們身上我學到的更多”[N];工人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鐸;賽艇項目技戰(zhàn)術(shù)特征及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的數(shù)字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5年
2 茅潔;我國賽艇項目特點及制勝規(guī)律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揚;從近六屆全運會看我國賽艇競技格局及變化特點分析[D];天津體育學院;2017年
2 潘毅;賽艇項目功能性力量訓練方法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3 何翌;上海賽艇男子公開級八人單槳備戰(zhàn)2013年全運會冬訓與賽前訓練負荷結(jié)構(gòu)特點的比較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6年
4 齊曙光;世界賽艇主流技術(shù)淺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5 吳凱強;中國·臨汾國際名校賽艇挑戰(zhàn)賽的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年
6 劉鵬鶴;中美兩國賽艇教練員培養(yǎng)模式比較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09年
7 郎海雨;意大利賽艇青少年年度訓練負荷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8 馬永利;賽艇陸上訓練及水上遙測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清華大學;2004年
9 耿睿;女子賽艇單人雙槳兩種劃槳技術(shù)的運動學研究[D];寧波大學;2012年
10 張子華;賽艇阻力板空氣動力性能數(shù)值模擬[D];武漢體育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18721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87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