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及對策研究
本文選題:成都市 + 社會體育指導員。 參考:《成都體育學院》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1994年我國頒布了《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使得社會體育指導員出現在社會體育發(fā)展的舞臺,1995年《全民健身計劃》的出臺使得全民健身觀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人民物質生活的不充裕,全民健身運動并未真正得到普遍的發(fā)展,真正意義上說,2008年之后,我國才進入了以發(fā)展群眾體育為重心的后奧運時代,隨著國家各項體育政策和文件的出臺,全民健身運動掀起了一番熱潮。成都市作為四川省的省會城市,2012年10月被評為‘中國最佳休閑城市’,同年擠入‘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第四名行列。體育活動作為人民休閑的一種重要方式,也作為人民獲取幸福感的一種有效途徑,成都市的全民健身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中。社會體育指導員是全民健身運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推動力量,隨著近年來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壯大,其發(fā)展也逐漸暴露出各種問題,本研究通過對成都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發(fā)展進行分析,期望對整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發(fā)展提供思路。論文通過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文獻資料法等方法對成都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整體現狀進行了剖析:成都市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上基本能夠滿足成都市群眾體育的發(fā)展,但年齡結構、性別比例、學歷層次不合理;成都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在工作質量上‘不稱職’,其工作重心多集中在行政管理的文職工作,實踐的健身技術指導情況令人擔憂;成都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內容與工作實踐不匹配,缺乏實踐運動技能的培訓,沒有運動項目及受指導對象的區(qū)分,在培訓時間上也未能保持連續(xù)性;論文通過專家訪談法對制約成都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發(fā)展的因素進行了分析:支持社會體育指導員發(fā)展的資金短缺;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不到位,再培訓缺失;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機構未能重視協會力量;社會輿論和宣傳的不到位導致社會體育指導員社會地位的不重視等,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進行剖析,期望成都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得到合理化的提升。論文通過走訪相關專家提出以下建議:充實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優(yōu)化隊伍機構;改革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方式,多樣化培訓內容;優(yōu)化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協會力量;借助現代化的平臺,做好再培訓。
[Abstract]:In 1994, our country promulgated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technical grade system, which mad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ppear on the stage of soci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1995,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was introduced in 1995, which made the national fitness concept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But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people's material life is not abundant and the national fitness movement is not really good. To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in a real sense, after 2008, China has entered the post Olympic age of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national sports policies and documents, the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has set off a upsurge. As the capital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was rated as "the best Leisure City in China" in October 2012. In the same year, the fourth ranks of "China's most happy city" are ranked in the same year. As an important way of people's leisure, sports activities are also an effective way for people to obtain happiness. The national fitness activities in Chengdu are in full swing.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re indispensable groups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team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has gradually exposed a variety of problem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Chengdu,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team. Law, literature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the overall status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Chengdu. The number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Chengdu can basically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Chengdu mass sports, but the age structure, sex ratio, and educational level are unreasonable; Chengdu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re "incompetent" in the quality of work. The focus of its work focused on the civil work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fitness technology guidance is worrying; the training content of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Chengdu is not matched with the work practice, lack of training of practical sports skills, no sports items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subject, and the training time has not kept continuity; Through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Chengdu: the shortage of fund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he lack of training for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he lack of retraining, and the failure of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ssociation strength; the social public opinion and propaganda are not available. As a result,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social status is not attached to the social statu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are analyzed, and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team in Chengdu is expected to get a reasonable promotion. Through visiting relevant exper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enriching the number of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instructors, optimizing the team organization; reform society. The training mode of sports instructors, diversified training contents, optimized management methods, full us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association, retraining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platform.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1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堅,柳川;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基本框架的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黃勝,林紅;中、日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及資格認定制度的比較研究[J];體育學刊;2000年05期
3 依惠琴;努力搞好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J];體育函授通訊;2000年03期
4 樊西寧;21世紀初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的幾點構想[J];咸陽師范?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5 朱寒笑,余健;浙江省社會體育指導員調查與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00年06期
6 “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研制工作組;“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政策法規(guī)體系的研究與建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7 肖謀文;廣州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與發(fā)展[J];體育學刊;2001年06期
8 張學綱,楊琬;對北京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現狀及對策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9 陳然;對廣西社會體育指導員基本現狀的調查分析[J];體育科技;2001年02期
10 賈春佳,于言利;淺談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耿丹;許全成;;面向2010年的番禺區(qū)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體制的改革與發(fā)展研究[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劉芳;馬鴻韜;;試探影響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指導效果的原因及解決對策[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李光;;老齡化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yǎng)[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李小龍;;淺析社會體育指導員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5 呂旭濤;;河南省職業(yè)社會體育指導員開發(fā)與管理研究[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李相如;;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發(fā)展歷程與未來走向[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徐煥新;;我國公益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分級分類與指導模式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羅立新;;湖南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劉志紅;王淑英;孔寧寧;;關于河北省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模式的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張利鋒;孫晉芳;;建設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問題的法律分析[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旭光;社會體育指導員何時走近你我他[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平萍;社會體育指導員在上海[N];中國體育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曹_g;社會體育指導員面臨三大選擇[N];中國體育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曲曉陽;社會體育指導員期待規(guī)范發(fā)展[N];中國體育報;2005年
5 張立中;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不斷壯大[N];中國體育報;2007年
6 劉雨時;社會體育指導員在河北培訓[N];中國體育報;2008年
7 見習記者 王韶韻邋通訊員 王琴芬;南湖區(qū)成立全市首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N];嘉興日報;2008年
8 記者 劉臻 通訊員 程俊渤;我市二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全面展開[N];德州日報;2008年
9 王燕;甘肅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N];中國體育報;2008年
10 記者 劉瀧;我市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N];赤峰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仝云;社會體育指導員激勵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2 張潤紅;呂梁市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yè)素質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3 王煒;長沙市健美操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yè)能力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彭輝;鄭州市城區(qū)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調查與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年
5 曾超凡;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yǎng)現狀及其市場需求的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耿廷芹;山東省城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與對策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7 靳娟;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價值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石祥;上海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專業(yè)能力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9 隋志宇;遼寧省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現狀與對策的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0年
10 李光;老齡化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yǎng)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373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83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