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體育場地低效供給及其成因
本文選題:體育管理 + 農(nóng)村體育; 參考:《體育學刊》2017年02期
【摘要】:為探索農(nóng)村體育場地低效供給根源,提高農(nóng)村體育場地使用效率,對農(nóng)村體育場地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并對其低效供給的成因進行剖析。研究認為:農(nóng)村體育場地低效供給的原因涉及體育場地供給側(cè)供給盲目、需求側(cè)農(nóng)村居民群體需求動力不足以及管理方村委會管理不力3個方面。供給側(cè)供給盲目表現(xiàn)為計劃管理體制難以兼顧農(nóng)村居民實際需要,"一刀切"供給方式難以實現(xiàn)農(nóng)村居民多樣化需求,城市社區(qū)文化與鄉(xiāng)村文化契合度低;管理方村委會管理不力體現(xiàn)為集中型布局模式?jīng)]有考慮農(nóng)村實際特點,場地開放時段與農(nóng)村居民閑暇時間不一致,管理理念沒能跟上農(nóng)村體育發(fā)展需求;需求側(cè)農(nóng)村居民群體需求動力不足表現(xiàn)為農(nóng)村居民收入水平難以實現(xiàn)體育消費,體育觀念認知難以促動健身實踐,現(xiàn)代體育項目與農(nóng)村居民興趣相背。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oot causes of the inefficient supply of rural sports venu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rural sports venu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sports venue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causes of its inefficient supply were analyzed.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inefficient supply of rural sports venues involve blind supply on the supply side of the sports venues, insufficient demand motivation of the rural residents on the demand side and weak management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of the management side.The supply-side supply blindly shows that the planning management system is difficult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needs of rural residents, the "one-size-fits-all" supply mode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diversified demand of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degree of conformity between urban community culture and rural culture is low;The lack of management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reflected in the centralized layout model did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areas, site opening period and rural residents' leisure time is not consistent, the management concept can not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rural sports;The demand-side rural residents' lack of demand motive force shows that the income level of rural residents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sports consumption, sports concept cognition is difficult to promote fitness practice, and modern sports items are contrary to rural residents' interests.
【作者單位】: 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農(nóng)村公共體育場地有效供給與合理布局研究”(14YJC890035) 重慶市教委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重慶市體育公共服務發(fā)展困境與建改路徑研究”(15SKG159)
【分類號】:G81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孔慶波;崔瑞華;;農(nóng)村體育場地的供需認知與矛盾剖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2 謝洪偉;趙克;張紅艷;蔣宏宇;;城市居住社區(qū)體育場地、設施有效供給的經(jīng)濟學分析[J];體育科學;2011年11期
3 孟凡強;李宏印;;農(nóng)村公共體育產(chǎn)品的供給困境及成因——基于供給主體利益博弈的分析視角[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4 于文謙;孔慶波;;中國農(nóng)村體育發(fā)展的質(zhì)層文化力分析——農(nóng)民體育思想對農(nóng)村體育的影響探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5 劉世敏;李文峰;;政府管理理念革新過程中的農(nóng)村生產(chǎn)發(fā)展分析[J];改革與開放;2009年07期
6 王健;胡慶山;;以人為本——農(nóng)村體育“科學發(fā)展”的新理念[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12期
7 鄭淑芬;論政府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陳勇軍;不同經(jīng)濟模式下體育資源的配置方式及評價[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爽;張玲燕;;重慶市社區(qū)居民體育認知與參與的協(xié)同發(fā)展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年06期
2 馬艷輝;周紹文;;鄉(xiāng)村公共體育設施優(yōu)化配置研究——以曲靖市南盤江沿線村莊為例[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7年07期
3 張玲燕;孔慶波;熊祿全;譚青山;;農(nóng)村體育場地低效供給及其成因[J];體育學刊;2017年02期
4 岳文言;;論公共體育場地投入與全民健身良性互動[J];體育文化導刊;2017年02期
5 高向陽;陳苗;;武漢市封閉式戶外活動中心建設可行性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7年01期
6 張玲燕;羅春燕;譚青山;;農(nóng)村體育場地低效使用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基于農(nóng)民消費微觀視角[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年12期
7 劉瀟;;基于園林藝術視角下寧夏體育場館設施風格研究——以賀蘭山體育場館為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年09期
8 陳珍懷;;農(nóng)村公共體育服務的需求對策研究——以成都市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6年22期
9 韓秋紅;;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農(nóng)民體育鍛煉行為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07期
10 劉艷秋;王勇;;福建省公共體育場地投資效率分析[J];三明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慶波;崔瑞華;;基于供求理論反思公共體育場地建設的合理規(guī)劃與布局[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 葉可新;鄧智團;徐靖;;中國城市公共產(chǎn)品需求的決定因素及發(fā)展趨勢[J];上海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3 鄭志強;陶長琪;冷毅;;大型體育設施供給PPP模式的合作博弈分析[J];體育科學;2011年05期
4 劉玉;;發(fā)達國家體育公共服務社會化改革實踐及啟示[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孟凡強;李宏印;鐘晨;山華;蘭茹;屈德新;王峰;;農(nóng)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價值訴求[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劉宛晨;諶君;何妍;;城鄉(xiāng)基本公共產(chǎn)品需求比較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7 湯際瀾;徐堅;;公共體育服務的公共性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8 胡小明;;分享運動——體育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路徑[J];體育科學;2010年11期
9 孟凡強;;農(nóng)村公共體育產(chǎn)品的特征及供給問題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11期
10 趙克;;“建老百姓身邊場地”問題的政府法律責任[J];體育科學研究;201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體育場地與設備[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0年08期
2 ;體育場地與設備[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3年09期
3 曹可強;高校體育場地的社會開放策略[J];體育學刊;2004年02期
4 李賁,李鳳樓;淺談市場經(jīng)濟中的體育場地建設[J];理論觀察;2004年06期
5 ;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概況[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5年01期
6 馬沛軍;昌吉回族自治州體育場地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7 翟偉,高莉;烏魯木齊市中小學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的調(diào)查與研究[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8 趙煒,趙茹,董誠;新疆北疆地區(qū)體育場地發(fā)展狀況調(diào)查與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9 董曉虹,郭海英;浙江省農(nóng)村體育場地發(fā)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05年05期
10 滕玉鳳,范碧鴻,李小紅,李愛民;南寧市體育場地現(xiàn)狀分析及其發(fā)展構想[J];體育科技;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曉東;;甘肅省體育場地被占成因分析和對策研究[A];甘肅省第十一屆運動會論文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2 夏冰月;;我國體育場地投融資問題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3 許紅峰;婁艷春;許月云;;區(qū)域體育場地空間布局與優(yōu)化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4 陳立勇;黃江發(fā);;“欠發(fā)達、欠開發(fā)”省份體育場地面臨障礙與發(fā)展對策[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5 劉繼承;;新疆多民族地區(qū)體育場地投資結構的變遷規(guī)律研究[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閻宇芳;趙鋼;;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信息的缺失性分析[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7 王雷;;體育場地賽后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A];第五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第二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黃平;楊瀟;合春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體育場地管理課程設計與實施[A];云南省高職高專教育分會第七次全體理事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鄒本旭;;“十一五”期間我國體育系統(tǒng)體育場地建設發(fā)展趨勢和對策研究[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游戰(zhàn)瀾;;基于BSC模型的我國體育場館績效管理體系構建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冉昌龍邋歐陽敏;檀木林體育場 脫去舊裝展新顏[N];自貢日報;2007年
2 李春耕 楊琳;省體育場轉(zhuǎn)身萬民期盼[N];山西日報;2011年
3 王國慶;貴州啟動體育場地普查試點工作[N];中國體育報;2013年
4 記者 李雪穎;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動員會召開[N];中國體育報;2013年
5 體偉;體育場地知多少我省正在做普查[N];安徽日報;2004年
6 ;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在安徽全面開展[N];安徽日報;2004年
7 安徽省體育局 安徽省統(tǒng)計局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農(nóng)委 安徽省文化廳 安徽省工商局 安徽省旅游局 安徽省總工會;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安徽省數(shù)據(jù)公報各項指標增幅較大 人均水平差距不小[N];安徽日報;2005年
8 任可;讓體育場地更好地為民所用[N];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9 李賀普;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工作全面展開[N];今日信息報;2004年
10 ;第五次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體育場地普查數(shù)據(jù)公報[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煉志;我國體育場地流失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維;我國體育先進縣(市)體育場地現(xiàn)狀及縣域體育場地發(fā)展思路[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朱永強;湖北省體育場地經(jīng)營現(xiàn)狀及其經(jīng)營模式選擇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范娟娟;南京市高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5 黃燕霞;福建省各系統(tǒng)體育場地建設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的預測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6 劉獻梅;城市既有體育場適應性改造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萬寶莉;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體育場地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8 劉心潤;湖北省農(nóng)村體育場地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9 陶亦敏;無錫市中小學體育場地對外開放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10 李亞坤;聊城市莘縣中學體育場地設施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599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759915.html